1、全国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创立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省按照优质效劳提质提速的要求,更新效劳理念,加强机制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推动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工作创新开展。我省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思想认识提高,促进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工作转型开展 方案生育优质效劳是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开展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是人口计生工作上质量、上水平的关键所在。202223年,省人口计生委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先进单位创立工作的意见,我们引导全省上下重新认识优质效劳、重新设计优质效劳,促进了各级对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从认为优质效劳只是引进国际理念对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甚至简单定位于“三查
2、、四术,转变到深刻认识优质效劳是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平台,是人口计生事业转型开展的重要引擎,是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方向。全省各地把方案生育优质工作摆在了人口计生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各级人口计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列为人口计生“一把手工程,形成了“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每年在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对“国优、“省优单位予以表彰。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20233个县(市、区)中,国家级优质效劳先进县(市、区)到达51个,省级优质效劳县(市、区)到达84个。 二、抓动态管理建设、促进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创立活动的质量 随着方案生育优质效劳
3、创立活动在全省广泛开展,一局部地区在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后,认为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工作功成名就,不再重视工作的创新开展,存在“到点论和“终身论等倾向。我省及时分析问题原因,研究对策和措施。建立了具有制约和倒逼效应的先进单位退出机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新时期人口和方案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先进单位创立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国优、“省优单位如出现工作水平严重滑坡、发生严重方案生育技术效劳事故等七种情形之一的,按程序取消先进单位称号和评先评奖资格。近两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对2个“国优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6个“省优单位提出警告,在全省产生了强烈
4、的震动,使各地在荣获先进称号后有了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在全省形成了鼓励先进、带动一般、鞭策后进的良好气氛,推进方案生育优质效劳提质提速。 三、抓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工作创新开展 我省主动将方案生育优质效劳融入经济社会开展战略,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城乡一体化改革大局,融入省政府“十件实事、“健康湖北等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不断深化拓展优质效劳的内涵和外延。将202223年确定为全省“优质效劳建设年,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紧紧围绕“优质效劳主线,实现新突破。通过搭建优质效劳平台,不仅促进了方案生育融入经济社会开展改革的大局,也促进了人口计生各业务部门形成合力,推进了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工作创新
5、开展。 一是明确要求人口计生效劳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错位开展,在确保履行“八项职能的根底上,依法拓展效劳工程,并与省卫生厅联合发文,标准方案生育技术效劳文书和实验室建设标准,实行产妇分娩和方案生育手术实名登记制度,实现效劳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共享。二是加大督查调研的力度。全省每季度组织一次人口计生效劳机构管理质量的抽查。每年分专题开展效劳机构运行管理情况的调研。我委主要领导专题调研优质效劳工作,亲自撰写方案生育优质效劳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和对策分析,刊发在调查研究上,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三是加快建立优质效劳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效劳能力。为了快速提高基层效劳能力,我们按照基层人口计生
6、效劳体系标准化建设标准,完成了98个县级效劳中心和786个乡镇效劳站的标准化、标准化建设。通过“以钱养事新机制的建立,上调方案生育技术效劳结算标准,以政府购置效劳的方式,实现对全省方案生育根本公共效劳经费的全额保障。各级财政加大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向优质效劳倾斜。202223年起,我们明确要求优质效劳经费(不包括效劳体系根底设施建设经费)要占到各级人口计生事业经费支出的40%以上。 通过深入开展方案生育优质效劳创立活动,我们的体会是: 更新观念、领导重视是关键。必须坚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一把手亲自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主体,创造良好环境,为优质效劳深入开展提供可靠保证。 依法效劳、标准管理是前提。必须建立完善方案生育效劳机构和人员资质审核准入制度,严格依法开展效劳;要标准效劳流程,严格质量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效劳标准,加强催促检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机制创新、加大投入是保障。必须建立优质效劳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标准管理机制、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优质效劳持续稳定开展。 效劳群众、融入生活是方向。必须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把群众需要、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效劳工程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回归群众在方案生育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