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19647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3年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底座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机械及自动化专业 届 别: 课任老师: 2023年12月13日至2023年1月12日 目 录 一、前言 3 二、零件工艺分析4 2.1、零件的作用4 2.2、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机加工面的选择4 2.3、底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5 2.4、底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5 三、切削用量确实定6 四、定位方案设计8 4.1、方案选择8 4.2、定位误差分析8 4.3、选取定位元件 10 4.4、导引元件的选择 10 五、夹紧方案设计 11 5.1、夹紧机构设计 11 5.2、切削力计算 12 5.3

2、、夹紧力计算13 六、夹具总体设计14七、小结 15 八、参考文献 16 九、附录16 前 言 夹具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既要求我们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根本能力,这也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在我们学完过机械制造工艺学,工艺技术根底课以及专业课之后并参加了一些实践活动后,此次的设计是对大学期间所学各课程及相关的应用绘图软件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学习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根本原理和方法;锻炼自己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根本技能。而实际机械加工是讲究经济性,高效

3、性,以及美观合理,作为学生的设计肯定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与实际不合,再所难免,望老师指出并给予指导。希望自己通过这次夹具课程设计能够掌握和理解对知识的应用,找出自己的缺乏,在步入社会之前补充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夹具工序图 2.1、零件的作用 上枕座用于支销轴,起支撑,定位,保护等作用,是机器的重要组成局部之一。 2.2、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机加工面的选择 底座材料45#。根据工程材料知识可以知道: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经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

4、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外表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外表淬火提高零件外表硬度。再经过时效处理后可以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消除剩余应力,稳定钢材组织和尺寸。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由生产批量可得到相关信息为:毛坯精度中等,加工余量中等;加工机床局部采用通用机床,局部采用专用机床,按零件分类,局部布置成流水线,局部布置成机群式;广泛采用专用夹具,可调夹具和钻模模板等;按零件产量和精度,局部采用通用刀具和量具,局部采用专用刀具和量具;局部采用划线找正装夹,广泛采用通用或专用夹具装夹;有较详细的工艺规程,用工艺卡管理生产。 2.3、上

5、枕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根据零件图可得到:零件整体要求精度较高,其所有的外表均为加工面,其中水平面的平面度要求较高,销轴槽的侧边距离精度和相对于中心轴线A的对称度要求也较高,粗糙度整体要求也很高。上枕座的零件尺寸很大,但又是板状零件,整体装夹比较困难。因此机械加工工序应该: 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那么,首先加工精基准外圆面A和底面B。 遵循“先粗后精原那么,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遵循“先面后孔原那么,孔和螺纹孔在各个面加工完后再加工。 2.4、上枕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 2.4.1、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对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而对有假设干不加工外

6、表的工件选用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外表作为粗基准;同时根据零件毛坯的形式。加工上枕座时,先以毛坯面C为粗基准车外圆面,而后以外圆面A为精基准作为而后工序的加工基准,具体的工序应根据其位置距离精度和公差来具体看待。 2.4.2、工艺过程的分析 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够到达的经济度和粗糙度能力,查阅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机械制造工艺手册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如表1): 表1、工序流程表 工序号 工序 定位基准 工序1 车外圆面A 平面C 工序2 铣平面C,D 平面C,平面D 工序3 铣底面B 中心轴线A 工序4 铣平面J,倒圆角R3,铣平面I 平面B 工序5 铣上端面 平面B 工序6

7、铣平面F,G,倒圆角R1.5 平面B 工序7 铣平面K,L 中心轴线A 工序8 铣销轴槽 平面B 工序9 磨平面G 中心轴线A 工序10 钻-铰孔12 中心轴线A 工序11 钻扩孔18 中间面 工序12 钻-攻螺纹孔M16,M10 中间面 工序13 清洗、去毛刺、倒角 三、切削用量确实定 3.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那么 正确的选择切削用量对提高切削效率,保证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和经济性,保证加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3.1.1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那么 粗加工时加工精度于外表粗糙度要求不太高,毛坯余量较大。因此,选择粗加工的切削用量时,要尽可能保证较高的单位时间金属切削量(金属切除率)和必要的刀具耐

8、用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加工本钱。 金属切除率可以用下式计算:ZVfa1000 式中:Z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切除量(mm /s) V切削速度(m/s) F进给量(mm/r) a切削深度(mm) 提高切削速度、增加进给量和切削深度,都能提高金属切除率。但是,在这三个因素中,影响刀具耐用度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影响最小的是切削深度。所以粗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原那么是:首先考虑选择一个尽可能的大的吃刀深度a,其次选择一个较大的进给量f,最后确定一个适宜的切削速度V。 选用较大的a和f以后,刀具耐用度t显然也会下降,但要比V对t的影响小得多,只要稍微降低一下V便可以是t上升到规定的合理的数值,因

9、此,能够使V、f、a的乘积较大,从而保证较高的金属切除率。此外,增大a可使走刀次数减少,增大f又有利于断屑。因此,根据以上原那么选择粗加工切削用量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刀具消耗,降低加工本钱是比较有利的。 (1)切削深度的选择: 粗加工时切削深度应根据工件的加工余量和有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刚性来确定。在保存半精度加工、精加工必要余量的前提下,应当尽量即将粗加工余量一次切除。只有当总加工余量太大,一次切不完时,才考虑分几次走刀。 (2)进给量的选择: 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是切削力。因此,进给量应根据工艺系统的刚性和强度来确定。选择进给量是应考虑到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刀

10、杆尺寸、刀片厚度、工件的直径和长度等。在工艺系统的刚度和强度好的情况下,可选用大一些的进给量;在刚性和强度较差的情况下,应适当减少进给量。 (3)切削速度的选择: 粗加工时,切削速度主要受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功率的限制。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三者决定了切削功率,在确定切削速度时必须考虑机床的许用功率。如超过了机床的许用功率,适当减低切削速度。 3.1.2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那么 精加工时加工精度和外表质量要求较高,加工余量要小且均匀。因此,选择加工的切削用量是应先考虑如何保证加工质量,并在此根底上尽量提高生产效率。 (1)切削深度的选择: 精加工时的切削深度应根据粗加工留下的余量确定。通常

11、希望精加工余量不要留得太大,否那么,当吃刀深度较大时,切削力增加较为显著,影响加工质量。 (2)进给量的选择: 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外表粗糙度。进给量增大时,虽有利于断屑,单残留面积高度才、增大,切削力上升,外表质量下降。 (3)切削速度的选择: 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小,切削力有所下降,而且不会产生积屑瘤个鳞刺。一般选用切削性能高的刀具材料和合理的几何参数,尽可能提高切削速度。只有当切削速度受到工艺条件限制而不能提高时,才选用低速,以避开积屑瘤产生的范围 。 由此可见,精加工时选用较小的吃刀深度a和进给量f,并在保证合理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选取尽可能高的切削速度V,以保证加

12、工精度和外表质量,同时满足生产率的要求。 四、夹具设计 4.1、方案选择: 方案一:以中心轴线A为基准,用圆形装置夹紧工件进行加工,加工时外圆面A定位3个自由度,再以底面为定位面定位2个自由度。由于前面的加工工序的原因,所装夹外圆面工件的壁厚太小,夹紧力不能太大,且夹紧装置不易制造,要求过高,虽然可以满足侧面的对称度要求,但是方案过于理想,实际生产中不易实现。 方案二:以平面J为基准,以底面定位3个自由度,J定位2个自由度,夹紧力作用于Z和X两个方向,在垂直于铣削方向的两侧面的其中一面,设计两个辅助支承,用以提高夹紧刚度和稳定性。这种方案的缺点是由于选用J为基准,会有基准不重合误差,但是这种方

13、案易于实现,夹紧可靠,相对于方案一更为合理。 4.2、定位误差分析 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在夹具体(或机床上)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定位误差主要的来源有两方面:(1)由于工件的定位外表或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制作不准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位置误差。(2)由于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对于方案二铣槽侧面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基准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由设计图和加工工艺可知基准位移误差为零,而基准不重合误差包括了定位支承板的安装面相对于放置工件底面的支承面得垂直度误差和支撑板的厚度误差。 4.2.1、定位误差: (1)基准不重合误差

14、由于设计基准为中心轴线,定位基准是侧面,二者是不重合的,心轴的基准不重合 误差为支承板的厚度误差与支承板安装面与放置工件底面的垂直度误差之和: (2) 基准位移误差 综上所述,夹具的总定位误差小于零件形位公差,故该设计可行。 4.3、选取定位元件 由于定位是以工件侧面J为主定位,在工件侧面加一支承板,进而设计专用夹具。故主定位元件是用紧固螺钉固定于夹具体上的标准支承板。 五、夹紧方案设计 5.1、夹紧机构设计 方案一:将夹紧力施加于朝底面的方向,在夹具体中间设计一带有可换垫片的压板,用两个螺栓固定紧固,侧面用压紧螺钉和压板的配合夹紧。 方案分析:用可换垫片可提高生产效率,但夹紧力作用点距离工件加工面太长,容易在加工中出现震动和弹性形变使工件不合格。 方案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