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管理实现梅州教育振兴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读完整套文化梅州与梅州教育现代化研究丛书,我感慨万千,心中波澜起伏。是的,教育是国家开展的根底和国际竞争的热点,振兴教育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已成为人们常常流于口中,行于笔端的语言。正如感悟美国教育所说,美国的教育就有很多方面的成功处很值得我们中国的教育者借鉴,譬如他们倡导的娱乐式教学,自由课堂等等,然而,要振兴教育,贵在付诸行动。近日全面启动的2022202223年梅州教育振兴行动方案之所以取名“行动方案,意在突出“行动二字,给人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教育振兴,贵在行动,那么方案方略本身首先要具有可行性。“行动
2、方案正是这样一种操作性强,目标具体的好方案。方案的制定者从根本国情出发,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全面分析和正确处理了假设干重大关系,抓住了解决牵动全局的重点问题。诸如在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上,将实现“两基作为重中之重,同时积极稳步开展高等教育;在立足现实与面向未来的关系上,优先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开展与改革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着眼教育长远开展,把培养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水平人才放在突出位置。有道是,“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可行的方略必须有组织上、行政上的监督和保证,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那么,再好的方案也会变成一纸空文。如何努力实现梅州教育振兴便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窃以为应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一
3、、抓根底,打根底,高度重视师范教育。科教兴国,师范教育是前提、是根底,振兴教育,必须重视师范教育。为此,我建议:一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大师范教育投入。二是在人才培养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特别需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三是对于师范学校本身,更需要努力增强办学经营意识。四是正在着手进行的非师范专业“教师资格证书认证工作,由地方行政部门管理转向专门教育机构归口管理。文化梅州与现代教育理论说得好,梅州的教育具有地区地域局限性,而因地制宜,切实从本身的实际出发搞好工作,重视师范教育是一条必要前提。 二、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
4、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教育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战略性任务。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领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事实已经充分说明,“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
5、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力量。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坚持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四个统一的要求,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的“四有新人。要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党政领导的重要职责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紧密配合,齐抓共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贯穿于
6、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并将教育内容有机统一在德智体美劳等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开展。 四、提高教师待遇,优化教育开展环境。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气氛,提高教师待遇,维护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优化教育开展环境。要建立有效保障机制,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将教师住房建设列入各地安居工程规划,实行划拨用地、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等优惠政策。对取得重大教学科研成果、作出突出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重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开展的职责,坚决制止各种侵犯学校与师生合法权益的现象和对学校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同时学校也要标准收费行为
7、,不得乱收费。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部门积极参与行动,层层抓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扎扎实实抓落实,一级抓一级,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制定振兴当地教育事业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创造性地贯彻行动方案。社会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参与行动,地方政府尤其应主动响应,想方设法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因为教育振兴关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只有形成教育界与社会各界协调行动,内外结合,互相支持的局面,才会有教育的全面振兴。要使教育振兴变成全社会的行动,舆论支持也不可或缺。行动方案一旦深入人心,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潜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振兴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让我们真正行动起来,共同迎接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振兴。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