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议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具有批判性,这是与其他人类文化具有显著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在其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先后对古典哲学、经济学和社会进行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批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具有人民群眾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地位确立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批判性 无产阶级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22)15-0176-02哲学具有广泛的批判性,因此批判性成为哲学的固有属性,它促使人们加深了对于哲学的研究,推动了哲学研究的开展。与此同时批判性也贯穿了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
2、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对于马克思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关键所在。马克思对于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研究和批判建立和抒发了他的思想体系,这也使得批判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与其他哲学思想的最本质区别。通过对于马克思理论批判性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当今社会的前进和开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对于古典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现代哲学一同诞生于19世纪上半叶,处于西方哲学由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型的重要转折时期,他改变了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对象等问题,这便是马克思对于传统哲学的一种批判。马克思在对哲学的研究生涯里,首先进行了对旧哲学的批判。在马克思眼中,哲学
3、应当具有符合时代需求的主题,不能是封建的教条,而应当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对传统旧哲学的批判。随后,马克思通过论证人的对象化活动得出了人的本质问题,并将其哲学理论致力于改造人类的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中,使他的哲学理论具有了其独有的价值取向。之后,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的理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的大局部的哲学思想都与黑格尔的理论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他在那个时期曾是黑格尔派的一员。但在之后,马克思逐渐对黑格尔的思想产生了否认和疑心,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政治哲学、唯心辩证法甚至整个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哲学批判要成为现实批判,哲学必须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
4、的物质武器,哲学假设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实现现实的力量;现实批判也离不开哲学批判,无产阶级必须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不把哲学变成现实,无产阶级就不可能消灭自身,也就不可能解放全人类。1经过随后对于哲学的研究和学习,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观点也进行了批判。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曾对费尔巴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是旧哲学的真正克服者 2。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宗教的问题、人本质的问题以及社会历史观先后进行了批判,使得马克思逐渐走上了超越费尔巴哈之路。二、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在马克思的眼中,传统哲学从来都不会涉及现实的问题以及人民的疾苦问题,
5、永远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因此他将“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设定为自己的哲学的出发点,开始以哲学的批判为根底逐渐诉诸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直到哲学理论思想完全成熟以后才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批判,并先后发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及资本论,都对古典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中,首先马克思揭示出在利润的掩盖下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披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这一被隐藏起来的事实,从实质上说明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之后他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从而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彻底的批判。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
6、制度最根本目的,在于揭露出被掩盖在外表平等交换之下的阶级剥削的关系。三、马克思对社会的批判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利用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人类社会开展史进行科学论述,同时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下的阶级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1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思想来自于19世纪初出现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即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所倡导的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而马克思采取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人类的生活世界为出发点,站在他的社会观以及无产阶级实践的角度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设想,所以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离不开作为前身的空想社
7、会主义。马克思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对空想社会主义予以批判,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进而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直到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以及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为了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一终极目标研究并奋斗了他的一生。四、马克思理论批判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展和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根底,同时也作为社会主义的支柱和精神力量支撑着其持续开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依据马克思的根本理论和社会批判的方法,继续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追随马克思的脚步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深入地探索和思考,继而提出了对现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充分
8、发挥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对于当今时代的积极意义,并为其开展铺就了平坦的道路,也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们寻找最合理的方式去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帮助。(一)对当今世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理论在哲学世界观和哲学思维方式上以及哲学对人的理解等问题的阐述方面,实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变革。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是在实践的指导下探寻真理,而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因此他能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去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由于马克思理论超越狭隘阶级利益与偏见而获得的彻底批判性,使之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具有不可无视的理论指导意义。尽管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全世界都用上了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开展
9、中国家得到了来自兴旺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兴旺国家也获得了开展中國家的廉价劳动力,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能够实时共享,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弊端却越来越显现出来。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已经对于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向全球蔓延的结果和形式做出了精准的预言,一方面扩大了国家内部的贫富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使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的经济开展更加不平衡,使资产阶级变本加厉地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都使得全球经济开展越来越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些归根结底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一直都存在的缺陷问题,因此,只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马克思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也让马
10、克思的批判理论对于当今世界更加显现出其独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的理论一直作为我党建设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理论创新,既关乎自身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繁荣兴盛。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具有强烈现实批判精神的革命理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马克思理论中关于构建现代化的理论论点,注意马克思理论对现代性的批判,只有正确处理好理论与批判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中国马克思理
11、论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下,一定要坚决不移地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社会生活相结合,运用马克思理论的观点、立场与方法科学地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对猖狂进攻的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报以强有力的回击。中国坚持和成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必须自觉应用马克思理论的观点、立场与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并解决问题,在研究和学习马克思理论问题时,必须与当代中国的大量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马克思批判理论来进行科学的阐述说明。中国必须坚持深切的现实关心和彻底的批判精神来推进马克思理论来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在或即将面对的新的开展机遇,满足未来更进一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开展需
12、要,这也是未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对我国未来的开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三)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理论能够提供给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不是以救世主的形象现身人民群众面前,这是马克思理论与人类其他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马克思理论的根本目的就是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了使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更好地转变为人民群众的批判性,要将立足点往人民群众的方面迁移,坚持和确立面对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和劳动人民的“为人民效劳的无产阶级观点,这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也曾经基于这样的观点提出了“为人民效劳的思想。
13、为了表达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揭露和批判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以及腐败丑恶现象,一定要坚决不移地坚持马克思理论中的无产阶级学说,坚持将马克思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无产阶级事业的根本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五、结语马克思的批判思想在完成了对古典哲学、经济学和社会的批判的同时,也对哲学和革命完成了两次转变。马克思始终将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作为其一生的奋斗目标,他把出发点定为现实的物质生活,为无产阶级争取了最大的利益,对旧的制度、学说、理论和信仰都进行了扬弃和全面又无情的批判以及继承,总的来说,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理论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理论批判性功能,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发现和批判开展过程中所发生和遇到的错误。只有将马克思理论广泛应用于以劳动人民为主的人民群众中,才能使马克思理论变成强有力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同时必须严厉批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过程中来自内部的错误思潮。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本色,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逐步走向巅峰。参考文献:1宋天阳.马克思理论的批判逻辑及当代意义D.东北农业大学,2022.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1.3周睿.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特征之解读J.求索,2022(11).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