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壁肠型 小肠梗阻可见扩张的肠袢 可见阶梯状的气液平 结肠梗阻 乙状结肠扭转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概念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early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一般发生在术后术后13 周内周内,系由腹部手术创伤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炎症等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8(7):3871 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肠梗阻术后早期肠
2、梗阻 术后肠梗阻术后肠梗阻 病因 1.术后早期肠梗阻既可以由肠麻痹、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壁血肿等机械因素造成;2.手术操作范围广、创伤重或已有炎症,特别是曾进行过手术的病例,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层有炎性渗出,肠袢相互粘着;由此可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并非发生在术后早期的肠梗阻均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非手术因素的炎性肠梗阻非手术因素的炎性肠梗阻 如:腹部闭合性损伤后、腹腔化疗后、复苏后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重症胰腺炎炎性渗出。手术松解粘连手术松解粘连 腹部手术创伤腹部手术创伤 炎症、异物刺激炎症、异物刺激 腹腔内炎症腹腔内炎症 外伤、医源 狭
3、窄 机械性障碍机械性障碍 动力性障碍动力性障碍 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 粘连疏松 完全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 粘连紧密 肠肠 壁壁 水水 肿肿 渗渗 出出 浆层浆层 膜广膜广 面泛面泛、受、受 浆损浆损 肌肌 病理生理示意图病理生理示意图 腹部闭合性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后、后、腹腔化疗后、腹腔化疗后、复苏后小肠缺血复苏后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重症胰腺炎炎性重症胰腺炎炎性渗出渗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标准:1.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是反复手术的历史;2.有明显肠梗阻表现;3.查体发现腹部质地坚韧;4.腹部CT;5.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
4、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6.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 CT:小肠:轻度扩张、肠袢成团 肠壁及系膜:水肿、增厚 肠腔:狭窄、肠腔内无显影剂等 X 线:多个液平面,并显示有肠腔内积液的现象。西医治疗 1.禁食水,胃肠减压;2.床旁或楼道活动;3.肠外营养支持;4.合理应用激素;5.合理利用生长抑素;6.合理利用抗生素;中医治疗 1.参附注射液50ml(每毫升注射液相当于生药红参0.1g,附片0.2g)加入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点 1/日;2.中药胃管注入:生大黄20g(后下)芒硝15g(冲)厚朴20g,枳实20g,柴胡12g,丹参30g,赤芍12g
5、,煎剂100-150ml胃管注入或保留灌肠 2-3次/日,40;参附注射液及“通里攻下”中药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管张力,协调肠壁运动而缓解或解除肠麻痹症状,并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活化与释放,改善肠系膜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一般采用外周静脉高营养,超过7d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防止分解代谢造成的营养不良;但因老年人热量需要降低,蛋白质合成与更新减慢,葡萄糖利用障碍和脂肪代谢能力下降,调节体液及酸碱平衡能力较差,故应尽早使用,一旦出现营养不良,很难纠正,重在预防。可用生长抑素降低胃肠液分泌,减少肠腔内滞留,减轻肠壁水肿,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研究表明,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有利于术后炎
6、性肠梗阻的恢复,防止肠道菌群移位,保护胃肠粘膜,并且为手术做好准备。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通常剂量为地塞米松5mg iv q8h,应用1周左右逐渐停药;但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肠功能欠佳,伴有内科疾病,应同时使用抗生素及抑酸药。预防预防 1.术中爱惜组织、保护肠管、精细解剖,以减少浆膜面的损伤;2.手术结束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以减少炎性介质、血块、异物和坏死组织的残留;3.以生物蛋白胶封闭保护受损的浆膜层;4.必要时采取内支撑折叠排列术;5.围手术期有效的营养支持和术后必要时预防性地应用生长抑素。讨论讨论 时间:常于腹部术后37天发病。症状:以腹胀为主,无腹痛或轻度胀痛,腹胀症状大与腹痛。腹部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一般不发生肠绞窄,虽有机械性因素,但大多为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黏连引起。本病常见于腹腔内手术操作创面范围广,创伤、污染严重,年龄大,体质差的患者。治疗:保守治疗大多可取的满意效果,但肠功能恢复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