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基于善治模式乡村治理建设构想.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25789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基于善治模式乡村治理建设构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基于善治模式乡村治理建设构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基于善治模式乡村治理建设构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基于善治模式乡村治理建设构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基于善治模式乡村治理建设构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基于善治模式乡村治理建设构想.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善治模式乡村治理建设设想 基于“善治模式乡村治理建设设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治理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根底,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开展,并从“善治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乡村治理的一些设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乡村治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善治 一、引言 善治理论是21世纪国际社会科学前沿理论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理论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等研究领域。“善治或“良好的治理goodgovernance是指有效的治理,能够实现公共目标,提高组织效率,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和

2、社会治理模式。概括来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的最正确状态。善治理论打破了“国家-社会两分法的传统思维,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乡村治理模式的重构提供了框架和理论支撑,对新农村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开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对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回忆,提出“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治理模式的一些设想。二、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开展 一中国古代乡村“士绅自治模式 中国古代“乡并不能作为国家官僚体制中的一局部,不能将其看成国家政权行政组织,而只

3、能作为国家管理社会的一种类似于行政组织的社会自发组织,即所谓的“皇权止于县政,县为最根底的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自治。在古代乡村中传统的家族、乡绅或地方名流在其社会秩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乡村自有一套相对独立于“皇权的“族权,二者以此形成了两个互不干预的秩序中心。其中“皇权的整合意义只是一个文化象征,拥有实际管辖与治理权的是地方“族权,可见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以家族制为根底的“士绅自治模式:在皇权与绅权博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农村控制体系。二民国时期的“乡政治理模式 清末民国时期,在民族救亡与现代化的召唤之下,国家政权企图在乡村社会建立自己的基层组织,将国家正式权力伸延到乡村社会内部。民国

4、政府试图从法律上界定乡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隶属关系,对乡村进行新的分区编乡,打破封闭自治的村落社会。民国政府的乡村治理以行政化为特征,表现为“乡政治理,但这种乡村治理模式的建立,造成了对于农村和农民的过度掠夺,在强权和暴力的统治形式下,乡村社会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三建国初期的“政社合一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开始致力于中国社会经济及政治的根本性改造,为了加速国家工业化的开展,在缺乏外部经济援助的情况之下,上层政权确立了以人民公社为主体的集体经济模式,将党务渗透到具体的组织工作环节中,形成“政社合一的乡镇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为工业化体系的建设和农村的开展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

5、种国家全面控制的统治方式并不完全适应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农村,其平均主义导致农民丧失了积极性与自主权,阻碍了乡村正常的民主化进程,由于户籍流动的禁锢,形成了城乡二元化对立社会结构,阻碍了乡村开展的进程。四中国现行的“乡政村治模式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现行的乡村治理模式也进行了配套的改革。现行乡村治理趋于行政化与自治化并行,逐步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一方面建立乡镇基层政权,延伸国家的行政根底;另一方面在乡以下实行村民自治,培育基层民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农村管理的自主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现行的乡村治理模式开始遇到一些新的困境,如政府权力缺乏标准,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与

6、自主性;乡镇政府控制村委会等自治组织的选举、任命;乡镇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定位不清晰,以及乡镇财政管理制度不科学,干部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三、乡村治理“善治模式的构建设想 有学者将“善治的根本要素概括为: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和有效性六个方面,基于上述善治理论的理解,结合中国现有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基于“善治模式的乡村治理模式的一些设想: 一在乡村治理模式重构中强调“合法性 即: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明确乡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首先,要明确乡镇与村的角色定位,理清二者的职能权限。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确立的原那么精神,各级人大制定乡村治理的实体性法规,明确划分乡

7、镇和村的利益边界以及管理权限,使政府正确行使其公共权力。同时要确保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乡镇政府顺利贯彻,村民利益通过村民自治得以真正实现。其次,应当完善并协调乡村运行机制。乡村的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一系列民主制度中,其中最主要的有村民委员会制度、村民选举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规民约制度等。现阶段,在全国农村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农村运行的机制,使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一系列民主制度真正得以实施执行,标准乡村治理的行为,保证农村基层的民主管理。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完善农村公共效劳体系建设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开展失衡,城市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经成型

8、,社保覆盖面正在逐步扩大,但是农村社会开展方面却较为滞后,城乡社会开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要统筹城乡开展,加大政府在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社会救济等公共事业方面的财政投资,鼓励、支持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开展。包括大力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公共效劳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社会事业的开展水平等。例如,可以借鉴的一些做法是:通过积极开展土地整理、科学开发自然资源、充分盘活存量资产,大力兴办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物业经济、有效实施资本经营,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开展水平、构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等多种途径,拓宽村集体经济开展

9、空间。与此同时,实施农村地区区域交通网、现代信息网、供水排污网、商贸流通网、卫生健康网、文化小编、就业保障网和社会综治网等公共效劳网络建设,建设连锁超市、农资供给、方案生育、就业培训、村落文化、民防调解、村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村级公共效劳和活动中心。三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构建“以人为本的效劳型基层政府 构建效劳型政府不仅是政府改革与转型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实现基层治理的有效保证。根据“善治理论的思想,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应当集中在社会管理、公共效劳、经济开展、基层建设等方面,应当突出“指导和“效劳这两个核心要素,全心全意为农民效劳。可以借鉴的做法是:树立“小政府,大效劳的观念,大力开展第三部门各种

10、组织以及树立为农民效劳的执政理念等。例如,在保存乡镇作为一级政府的前提下,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变管制型政府为效劳型政府,乡镇政府把一切以满足农民的各种需要为根本点和出发点,为农民提供各种优质的效劳,包括农民最为需要的信息、技术、资金效劳等。政府将乡村问题内部化,让基层化解自己衍生出的问题,建立各式各样属于农民自己的组织,让组织通过市场经济的规那么来办事。精简机构,开展第三部门,加强社会组织的盈利能力等。四优化乡村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提升农民素质与技能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才是真正的主力军,重视新型农民的培育,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开展要求的现代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

11、功的重要保证。可以借鉴的一些做法是:依托专业培训学校、科技企业与相关专业协会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知识与应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引导农民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技能型和专业型兼备的新型农民开展。广泛开展并坚持“大学生村官制,逐步改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励外出的乡村精英回乡创业,组织实施城市人才援助农村建设的活动等。总之,乡村治理是一个过程,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出基于“善治模式的乡村建设设想,应当是一种长远的目标。在乡村治理中通过实现善治,可以协调各种主体,各种关系,各方利益,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效劳,这样就能统筹城乡开展,构建和谐乡村,实现社会和谐。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2、党国英.农村改革攻坚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3. 3、张文斌.农村自我开展能力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研究出版社,2023. 4、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5、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6、林俊国.基于乡村治理视角的乡村债务的成因及治理J.生产力研究,2023(7).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