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保险知识竞赛(六)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 工伤保险条例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_那么同时废止。 2按规定应参力口而未参加工作保险的用人单位,由_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_。 4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处理_的有关规定处理。 5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率不服的可以_行政复议。 6已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_。 7职工因工外出发生事故而下落不明,其家庭生活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_。 8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
2、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_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 9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_工亡补助金。 10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可享受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丧葬补助金为_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A 1年 B8个月 C6个月 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_平均工资。 A月 B季 C年 3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的一定比例发给。 A职工本人工资 B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 C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 4被评为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_本人工资。 A36个月 B24个月
3、 C12个月 5被评为十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_本人工资。 A36个月 B12个月 C6个月 6被评为一级伤残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_。 A75 B80 C90 7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_伤残津贴,享受根本养老保险待遇。 A继续享受 B停发 C再享受1年 8根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由_补足差额。 A用人单位 B工会 C工伤保险基金 9一至四级伤残职工的根本医疗保险费由_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 A用人单位 B职工个人 C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 10被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用人单位可安排适当工作,如难以安排,那么由_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A用人单位 B工伤保险基金
4、C工会 11被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职工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由_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A用人单位 B工伤保险基金 C工会 12工伤职工经伤残等级评定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生活护理的,其费用由_支付。 A用人单位 B伤保险基金 C工会 13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护理的,其费用由_支付。 A用人单位 B工伤保险基金 C工会 14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工资由所在单位按_支付。 A年 B月 C天 15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 A6个月 B24个月 C12个月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画“,不正确的画“,每题2分,共计20分) 1工
5、伤职工安装假肢、假眼等,不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 ) 2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同样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 ) 3工伤职工可随意到外地就医,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 4职工住院治疗工伤,单位不补助伙食费。 ( ) 5职工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 6职工治疗工伤可以随意选择医疗机构。 ( ) 7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 ) 8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 ) 9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 ) 10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由医疗卫生专家
6、组作出。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拖延不报怎么办? 2在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中,为什么从事这项工作的相关人员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生活自理障碍如何分级? 4劳动功能障碍如何分级? 5工伤保险基金由什么构成? 6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的行业差异费率由谁制定?答案 一、填空题 1试行方法 2劳动保障 3监督检查 4。劳动争议 5依法申请 6变更登记7.50 8平均工资 9一次性 10工伤待遇 二、选择题 1C 2A 3A 4B 5C 6C 7B 8C 9C 10A 11A 12B 13A 14B 15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答:为了保证工伤认定工作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客观、公正。 3答:分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局部不能自理和生活局部不能自理。 4答:分十个伤残等级:一级至十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5答: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6答: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