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断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 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是现阶段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看到,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开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与之相伴的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也可能更多、更复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但是,在对抗性矛盾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社会里,这种理想只是一种梦想、一种愿望,根本无法实现。这是因为,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制度下,阶
2、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最终只能通过剧烈的阶级斗争来解决。马克思、恩格斯是把构建和谐社会同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开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开展的条件。可见,社会主义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抽象地谈论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抗性的阶级矛盾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这种矛盾在社会中已退居次要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根底上的矛盾,也就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在社
3、会主义制度的范围内,通过民主的、讨论的、协商的、说服教育的方式,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予以解决。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谐社会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的规律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开展的根本规律。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开展的动力都是矛盾的运动。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只有成认矛盾,并不断正确处理矛盾,才能保持矛盾双方的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反之,否认矛盾、掩盖矛盾,只会使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并趋于锋利化,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城乡开展不平衡、地区开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开展不平衡的矛盾日趋突出,缩小开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
4、调开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收入差距明显;受经济文化开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各种利益群体的一些利益要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可防止地会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5、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这些矛盾绝大局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妥善加以解决。但如果我们不正视甚至掩盖这些矛盾和问题,使它们积累起来、激化起来,就有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大力气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稳固社会的和谐关系。 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形式新特点 目前,我国改革开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分析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一些新形式和新特点,是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
6、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这一根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和开展要求的,必须长期坚持。毋庸回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两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在目前条件下,这一矛盾必须在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的框架内妥善处理。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稳固和开展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开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最为可靠的经济保证。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一支重要的活泼的经济力量,对开展生产、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等具有重要作用。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开展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