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1、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份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偷窃抢诈、通宵上网、外宿不归屡教屡犯,引起了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我们发现这些学生中大多数的家庭状况是,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家管教甚至无人代管,被称为“留守子女。 经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本课题组成员初步发现:在这些留守子女身上明显存在着监护权缺失,平安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大家达成共识: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
2、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开展有重要影响,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知识上的残缺可以通过学习再补充,而学习兴趣与优良心理素质的补缺难度更大,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能彻底摧残留守子女的人生;许多外出务工者对金钱的片面追求导致留守子女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 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据我们对全校3008名学生家庭调查来看,父亲在外打工的学生有735人,母亲在外打工的学生有236人,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的学生有
3、328人。共计1301人,占全校学生的43.3。从家庭教育看,属溺爱不管或放任不管或管教不了的家庭占留守家庭的56。劳务输出量大的地方,我们这样的学校比比皆是,如果我校“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能取得成功,不但能促进我校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而且将使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全市乃至全国数量极大的农村学校得以推广。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由于这些学生流动性大,一些大中城市难以提前做好学校规划和相应准备,农村流出地对本应就学的当地适龄儿童的去向和是否继续就学不甚了解,出现监管上的真空。农
4、村留守子女现象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是这一代打工家庭不得不承受的社会代价。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如果任其开展下去,它最终会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会影响农村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开展,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开展进程。怎样使“留守子女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为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所关注。 青少年是个性开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开展有重要影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比科
5、学知识教育更为重要,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是摧残留守子女的“重磅炸弹。留守子女个性心理特征异常令人担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留守子女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如果他们的生存环境仍然得不到改善,必然有碍于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最终将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解决此问题,必须依赖监护人、外出父母、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紧密协作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二、课题实验目标 1、以学生为本,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小编络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开展。 2、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后进生大面积提高,为支援他乡经济建设的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奉献。
6、三、课题研究的条件 1、有“科研兴校的实力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以课题实验研究为载体,积极实施“全员参与,科研兴校的战略,营造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气氛。本课题主研人同志在近五年内先后负责组织研究了国家级子课题“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科学研究实验班、国家级子课题“探讨教与学互动,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县级课题“高初中教育质量考核与管理,这些科研成果在县内外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其余主研人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十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中学一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 2、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我校是一所XX县区高完中,学生普及全县各乡镇和街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县
7、关工委、县妇联、县教委将大力支持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县教研室将给予专业支持,县内各媒体都表示将为此课题研究提供帮助,学校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课题组提供保障。本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对本课题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在论证选题过程中已搜集了大量资料,先后进行了走访、问卷,积累了很多素材,对课题研究的成功充满了信心。 四、课题研究的策略 1、形成小编络的合力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在研究中的主体作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研究留守子女的个性特征,将研究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调动局部家长投入研究工作,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8、研究寻找留守家庭学生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对象的最正确教育方法予以推广,取得实验的成功。 2、将研究工作做细做实为了让课题的研究成果更丰富更全面,我们将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细化为以下小专题:留守子女优生成长轨迹研究、留守子女受群众传媒影响研究、留守子女学校教育研究、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留守子女社区教育研究、留守子女心理问题研究、留守子女群体问题研究、留守子女社会保障体制研究等。为了让课题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我们拟订了详实的研究日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五、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县内、市内留守子女典型个案及学校、社区教育先进经验。 (二)研
9、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法等。 (三)研究步骤:实验定为一年(2023年11月2023年4月),分为三个阶段: (1)启动阶段:(2023年11月202223年4月) 从“组、学、订、访、建、联六字上狠抓。即组建课题小组、学习教育理论、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联系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小编络。 (2)实施阶段(202223年5月202223年10月) 按“开、定、组、导、调、改、评、结八字上下功夫。即召开开题会、定实验对象、组成互助组、诱导内因变化、调动家长积极性、改善教育环境、测定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
10、进行阶段总结。 (3)总结、稳固阶段(202223年11月2023年4月)按“总、彰、善、撰、审、结六字开展结束工作。即全面总结成果、大力表彰先进、完善管理制度、撰写课题实验报告、专家评审、召开结题会。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拟订研究日程,建立科研笔记,设立课题档案。 2、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周落实一个环节的工作,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每半年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小结,并按时填写上报课题研究报表。也要求全校班主任、学生管理员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 3、开展对此类家庭学生情况调查。初步方案开展三
11、次调查,准确地弄清此类学生的根本情况,其中两次为问卷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态度及家庭是否和睦等情况);摸清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有心事向谁说、最知心的朋友、在班级里心情愉快程度、喜欢什么、反感什么);摸清老师教育行为(你在班上你是常受到表扬、偶尔表扬、还是批评、较少批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热情、一般、很凶还是说不清);摸清老师的家访情况(经常来、较少来、主要来告状还是交流情况);摸清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耐心讲道理、向家长告状、训斥、罚站);摸清学生对家庭的要求、对学校的要求,并建立留守子女学生档案。 4、和留守学生结
12、“对子、交朋友。为了探索对此类学生教育的成功途径,填补他们残缺的爱,课题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帮辅对象,由课题组老师分两批同这些孩子结“对子、交朋友。 5、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我们将邀请一批结对同学,到纪念馆举行一个别开生面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谈感想拉近大家的距离,融洽大家的情感,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学生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合影留念。 6、开展个案追踪活动。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订帮辅方案,开展谈心,走访调查(家庭和邻居),辅导学习,组织活动。对长期缺乏家庭气氛的学生,老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们过
13、生日,为他们赠送节日礼品,用师生的真情填补残缺的父爱母爱,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7、勤写论文。课题组成员通过课题研究实践写课题研究论文至少30篇,每人3篇以上,以期形成一定的专题理论依据。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大面积转变我校留守子女的教育教学现状,让他们愉快健康地成长。 2、专著、论文、研究报告、影像资料。 3、在全市乃至全国农村学校推广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专家参谋: 课题组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内容总结(1)X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1、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份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2)青少年是个性开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开展有重要影响(3)摸清其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态度及家庭是否和睦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