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xx《铁杵磨成针》读后感新编.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34175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xx《铁杵磨成针》读后感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xx《铁杵磨成针》读后感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xx《铁杵磨成针》读后感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xx《铁杵磨成针》读后感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xx《铁杵磨成针》读后感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3年xx《铁杵磨成针》读后感新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篇:铁杵磨成针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铁杵磨成针。 讲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是个不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很差,爱逃学去玩的孩子。一天,李白又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走着走着,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矮凳上,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铁杵在磨刀石上磨来磨去,李白忍不住好奇,就问道:“老奶奶,您在做什么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老奶奶答复,她头也没抬,认真的磨着手里的铁杵。李白听了心中暗笑,说:“老奶奶,针是非常细小的,而您磨得是一根粗大的铁杵啊。老奶奶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细小的针。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大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抬起头来,慈祥的说:“是的,要把铁杵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

2、我每天不停的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呀。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心想:只要有恒心,什么事都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只要用功读,就会读好。想到这,李白快乐地说:“我懂了,老奶奶,谢谢您。说完,李白跑回了家,拿起书本,认真的读了起来。从此李白不再贪玩,他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大诗人。 这说明做任何事只要肯下苦功夫,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三(5)班小蚂蚁中队朱明珠 第二篇: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 明德小学二年级一班林一诺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遛遛、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

3、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慨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他看见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问:“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

4、,再没有逃过学。每天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第三篇: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

5、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突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 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方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分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哀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

6、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2023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

7、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容许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赤壁 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领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

8、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分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瑁张允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瑁张允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

9、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那么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

10、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方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第四篇:“铁杵磨成针的主角 “铁杵磨成针的主角 刚看到一位老师的感慨,说现在的学生没有生活,阅读又少,理解浅显,以至于做一些常识性的题目时,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答案。比方,老师出题,铁杵磨成针的主角是谁。学生答曰:铁杵。不可否认,题目出得很有意思。无厘头只是浅薄的外衣,动机才是精髓所在。不怕各位笑话,看到这里,我第一反响是:学生有才。第二反响: 为什么老师要说这个答案啼笑皆非。要想弄清楚,我的原那么是:先查查题目的出处。 宋代祝穆著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云:“在象

11、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我查了查方舆胜览的局部资料,书中主要记载了南宋临安府辖地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各地名胜古迹及有关的诗赋序记,记载尤其详细。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方舆胜览“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证,实那么类书也。于是,我对这那么故事的出现深表质疑。既然不为考证而设,为什么老师们总喜欢用这样的故事教育学生。真的有这个故事吗。是不是有某种陷害的成分。再看老师出的题:铁杵磨成针的主角是谁。老师说,标准答案是:李白。先不管到底什么是标准答案,先仔细看原文。全篇出现的人和物,李白、老媪、铁杵、针。没有李白,

12、故事没有影响力。没有老媪,李白不会反响这么大。我不解的是:这么大一根铁杵,招谁惹谁了。 我无意褒贬老媪的智商,只是觉得,为一根针,浪费一根铁杵,实在不值得。所以我说学生有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抒郁闷的胸臆:铁杵无罪,真主角也。看似另类的答案,给了老师们一记无法承受的耳光:李白、老媪、铁杵、针,全是无辜的,莫名地扛上了所谓教育意思的大旗,凭什么还要无辜的学生们为这些远去的无辜去无奈地感动。 于是我想试图找找动机。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那么多称作“鼓励。在组织行为学中,鼓励主要是指激发人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

13、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原来是这样。这是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内容来源好)宗教。有没有想过文本本身可能存在的蛊惑意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有的学生抱着根铁杵去磨针,这是怎样一副波澜壮阔的图景啊。只是可惜,学生们从此以为针都是这样做出来的,到最后,条件反射般看到长条硬物就想拿起来磨一磨。 你说我极端,我接受。可这不是我现在的主要性格特征。我喜欢如今一句流行语:怎么说是我的事,怎么想是你的事。再回来故事中来。平心而论,你相信一代诗仙李白真是这那么故事的主角吗。真要这么缺心眼儿,我可要疑心那些伟大诗篇是不是跟少女杀手郭敬明一样,靠的是拿来主义了。偏偏美丽的象耳山上潺潺小溪旁,出

14、来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奶奶。你说急人不急人。你说她这么大年纪,磨针来干嘛。补衣服。纳鞋底。怕是等针真的磨出来,衣服鞋子早就灰飞烟灭 了。这铁杵也出现得很是诡异啊。古时妇人家常见常用的针头线脑,老媪没有,却有这么一大根铁杵。杵,古代用来舂米或捶衣的棒。按理说,这两样活儿,用木杵更合理些。那这铁杵原本是用来干嘛的。怎么得来的。可就不好说了。追根溯源,没准儿还得司法介入。老媪稍微食点人间烟火,也知道,拿着这根铁杵下山,换个千儿八百根针,又是什么难题了。也不致浪费了好好一根铁杵。再说说最无厘头的那根针。如果因为这个荒唐的故事,学生们理所当然地以为针都是这么磨出来的,我看还有哪位老师胆敢啼笑皆非。总之,短短

15、几十字的小品,竟出现了如此众多诡异的角色,确实匪夷所思。 我想起了自己上高中时的真事。也是类似的故事,我跟语文老师提出了几点我的看法,不过比我上述观点已经正经太多了,毕竟是学生。没想到,老师沉默良久,甩给我一句:你怎么这么吹毛求疵。自此,我失去了对这位灵魂工程师的信任。可喜的是,我没有失去对语文的热爱。高中三年,每次语文考试,我都是年级第一。我同情那位老师。他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无功无过的庸碌生活成了他最大的目标。我不希望这样的态度影响到那些仍然志存高远的学生们。于是,我喜欢上了反弹琵琶,我喜欢这种自由的形式,喜欢追求真理过程中疑心的态度。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教育专家用看似语重心长的套路,想当然以为构筑的是精钢不坏的混凝土防线,实那么给自己缠上了层层纠结的密网。魔幻现实主义名著百年孤独,曾给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诺贝 尔文学奖。在我看来,方舆胜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