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964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oil environment 2018-09-13 发布 2019-07-01 实施 生 态 环 境 部 发 布 HJ 9642018 i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公 告 2018 年 第 38 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现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
2、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该标准自 2019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查询。特此公告。生态环境部 2018 年 9 月 13 日 HJ 9642018 iii 目 次 前 言.iv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2 5 影响识别.3 6 评价工作分级.4 7 现状调查与评价.5 8 预测与评价.8 9 保护措施与对策.9 10 评价结论.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11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表.13 附录
3、 C(资料性附录)土壤理化特性调查表.14 附录 D(资料性附录)土壤盐化、酸化、碱化分级标准.15 附录 E(资料性附录)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方法.16 附录 F(资料性附录)土壤盐化综合评分预测方法.18 附录 G(资料性附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19 HJ 9642018 iv 前 言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防止或减缓土壤环境退化,保护土壤环境,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首次发布。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附录 G 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组织制订。本标准主
4、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中环博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18 年 9 月 13 日批准。本标准自 2019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HJ 9642018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冶金、矿山采掘、农林、水利等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核与辐射建设项目
5、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HJ 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25.1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 25.2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
6、导则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土壤环境 soil environment 指受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的,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生物有机体等组成的陆地表面疏松综合体,包括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层和污染物能够影响的松散层等。3.2 土壤环境生态影响 ecological impact on soil environment 指由于人为因素引起土壤环境特征变化导致其生态功能变化的过程或状态。3.3 土壤环境污染影响 contaminative impact on soil env
7、ironment 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土壤环境,引起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导致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或状态。HJ 9642018 2 3.4 土壤环境敏感目标 sensitive target of soil environment 指可能受人为活动影响的、与土壤环境相关的敏感区或对象。4 总则 4.1 一般性原则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应对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对土壤环境理化特性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和对策,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4.2 评价基本任务 4.2.1 按照 HJ 2.1 建设
8、项目污染影响和生态影响的相关要求,根据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将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划分为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其中本导则土壤环境生态影响重点指土壤环境的盐化、酸化、碱化等。4.2.2 根据行业特征、工艺特点或规模大小等将建设项目类别分为类、类、类、类,见附录A,其中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4.2.3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应按本标准划分的评价工作等级开展工作,识别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影响途径、影响源及影响因子,确定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完成土壤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对土
9、壤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与对策。4.2.4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或地区的建设项目应按 4.2.3 分别开展评价工作。4.2.5 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两种影响类型的应按 4.2.3 分别开展评价工作。4.3 工作程序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预测分析与评价阶段和结论阶段。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 1。4.4 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4.4.1 准备阶段 收集分析国家和地方土壤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规划等资料;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结合工程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类型,分析可能造成土壤环境影响的主要途径
10、;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确定评价等级、范围与内容。4.4.2 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 采用相应标准与方法,开展现场调查、取样、监测和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工作,进行土壤环境现状评价。4.4.3 预测分析与评价阶段 依据本标准制定的或经论证有效的方法,预测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HJ 9642018 3 4.4.4 结论阶段 综合分析各阶段成果,提出土壤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总结。相关资料收集,了解项目工程背景与概况 工程分析 现场踏勘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内容确定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 土壤环境理化特性调 查、利用状况调查 土壤环境
11、质量 现状监测 土壤环境影响源 调查 土壤环境现状评价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评价结论 准备阶段 结论阶段 环境影响识别 预测分析与评价阶段 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 图 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5 影响识别 5.1 基本要求 在工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土壤环境敏感目标,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三个阶段的具体特征,识别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与影响途径;对于运营期内土壤环境影响源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还应按其变化特征分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识别。5.2 识别内容 5.2.1 根据附录 A 识别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12、5.2.2 识别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与影响途径、影响源与影响因子,初步分析可能影响的范围,具体识别内容参见附录 B。HJ 9642018 4 5.2.3 根据 GB/T 21010 识别建设项目及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土壤环境敏感目标。6 评价工作分级 6.1 等级划分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6.2 划分依据 6.2.1 生态影响型 6.2.1.1 建设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判别依据见表 1;同一建设项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或地区,应分别判定其敏感程度;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态影响后果的,敏感程度按相对最高级别判定
13、。表 1 生态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 判别依据 敏感程度 盐化 酸化 碱化 敏感 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a2.5 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 m的地势平坦区域;或土壤含盐量4 g/kg 的区域 pH4.5 pH9.0 较敏感 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2.5 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 m的,或 1.8干燥度2.5 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8 m 的地势平坦区域;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2.5 或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 m 的平原区;或 2 g/kg土壤含盐量4 g/kg 的区域 4.5pH5.5 8.5pH9.0 不敏感 其他 5.5pH8.5 a 指采用 E601 观测的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与降
14、水量的比值,即蒸降比值。6.2.1.2 根据 5.2.1 识别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与 6.2.1.1 敏感程度分级结果划分评价工作等级,详见表 2。表 2 生态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项目类别 敏感程度 类 类 类 敏感 一级 二级 三级 较敏感 二级 二级 三级 不敏感 二级 三级 注:“”表示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6.2.2 污染影响型 6.2.2.1 将建设项目占地规模分为大型(50 hm2)、中型(550 hm2)、小型(5 hm2),建设项目占地主要为永久占地。6.2.2.2 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判别依据见表 3。6.2.2.
15、3 根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占地规模与敏感程度划分评价工作等级,详见表 4。HJ 9642018 5 表 3 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 敏感程度 判别依据 敏感 建设项目周边存在耕地、园地、牧草地、饮用水水源地或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 较敏感 建设项目周边存在其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 不敏感 其他情况 表 4 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占地规模 类 类 类 敏感程度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敏感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较敏感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不敏感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16、三级 三级 注:“”表示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6.2.3 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与污染影响时,应分别判定评价工作等级,并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6.2.4 当同一建设项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时,各场地应分别判定评价工作等级,并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6.2.5 线性工程重点针对主要站场位置(如输油站、泵站、阀室、加油站、维修场所等)参照 6.2.2 分段判定评价等级,并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7 现状调查与评价 7.1 基本原则与要求 7.1.1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资料分析与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原则。7.1.2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调查、监测等方法获取。7.1.3 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时,应分别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可根据建设项目特征适当调整、优化调查内容。7.1.4 工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在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内开展现状调查工作,并兼顾其可能影响的园区外围土壤环境敏感目标。7.2 调查评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