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读《鹬蚌相争》有感.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43274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读《鹬蚌相争》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读《鹬蚌相争》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读《鹬蚌相争》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读鹬蚌相争有感 读让学生学会质疑解难有感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源于思,它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它是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渴望了解、或解决的需要后才开始的。要是学生认识深入,就要启发学生多疑多问。 怎样让学生学会质疑呢。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发问能表达学习语文得“个性特点,比方,可以从课题发问;从标点符号和词语的特别用法或句子作用以及特殊含义方面发问;从句子和课文内容本身前后有没有矛盾方面发问。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凡事问个为什么的习惯,使他们明白多疑多问是好学深思的一种良好学习品质。在预习中要让学生提出并讨论

2、通过学习都还没懂的问题。但凡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要鼓励他们大胆发问;但凡学生有可能发现的问题,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 学生有疑了,又怎样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到达无疑呢。一是把握中心深入思考;二是结合上下文认真分析;三是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外阅读的知识去解决。但凡通过努力能自己解答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由于学生理解力、知识面不同,他们质疑的层次也存在差异,质疑能充分表达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质疑总的分为理解性和疑心性,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生活经验贫乏,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提出的问题不可防止的带有浅薄性和片面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恰当的鼓励、肯定,保护他们乐于发问的兴趣和热情。应使学生提出的

3、问题初步到达深刻性和理解性。 理解性,即在理解的根底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思、查、问等手段到达懂,这是对理解的加深。如在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学生提出“人们还是向着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的站着、站着,好象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句话是含着人们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这个问题问得深刻,让孩子们能透过这句话去感受文章的中心。 疑心性是对课文内容的疑心或否认,如学青蛙的眼睛一文时,学生提出“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得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中的迟钝用词不当。因为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是“看不见而不应是很迟钝,这是课文内容的否认。这种问题更进了一层。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哪些浅薄的问题,切忌武断,更不能讥讽嘲笑,只要我们不断的给与鼓励,并循序渐进的诱导。学生不但乐于发现问题,而且还会善于发现问题。在学生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中,你会看到他们在思维中闪耀的灿烂火花。 教师利用质疑问难,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的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发现知识,开拓和创造新的知识领域。 第3页 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