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建议加快推行运用区块链溯源进口冷链食品据环球网11月15日消息,11月12日上午,天津市津南区疾控中心在金福临冷冻批发市场一冷库排查发现1份混检样品核酸检测呈阳性。前一日,静海区在一水产批发店发现1份外包装阳性的进口大比目鱼,经溯源同样出自这里。自天津通报第138例本地病例以来,进口冷链食品成为疫情防控的焦点。近几个月,进口冷链食品频频被发现核酸检测呈阳性,成为个别地区疫情反复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精准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有效防范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冷链产品风险防控目前已进入防疫新常态阶段。基层反映当前进口冷链食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国外疫情仍
2、蔓延多国迎来第二波疫情顶峰。据新浪财经11月14日消息,英国是继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法国、西班牙、阿根廷和哥伦比亚之后,第9个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突破百万的国家。当地时间11月12日,英国单日新增病例33470例,创下历史新高,累计确诊病例1321031例,死亡病例51396例。据潇湘晨报11月14日消息,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最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突破18万例。据人民日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1月14日15时32分北京时间22时32分,全球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超65.7万例,达657312例;全球确诊病例超5316万例,达53164803例
3、;全球报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130万,达1300576例,较前一日增加9797例。二是进口冷链食品已成为新冠病毒的“潜伏地。疫情之下,与冷链物流相伴而来的是潜在的感染风险。据环球网11月15日消息,国内10余省份曾检出进口冷链核酸阳性。11月7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班通报,经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从德国进口的冷冻猪前肘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弱阳性。据新华网11月13日消息,济南市疾控中心在盖世物流园区冷库贮存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据澎湃新闻网11月14日消息,11月13日兰州市城关区焦家湾冷冻厂一份进口冷
4、链食品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后,兰州市已检测2270份人员样本,结果均为阴性,尚未发现有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三是仍需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给缺乏。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进口食品量增长迅速。11月7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2023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高达90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来源地达189个。从金额来看,17个品类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肉类及制品、水海产品及制品、乳品,进口额均超过100亿美元。前五大食品进口来源地分别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前三大口岸分别是上海口岸、天津口岸、深圳口岸。报告称,尽管当前新冠疫情使国际交往受到了很大影响,但预计2023年进口食品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在众多进口食品中,包括生鲜在内的相当一局部品类高度依赖冷链物流。对此,基层建议:一是全国海关加大进口冷链食品检疫力度,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二是将冷链防控纳入常态化管理,对进口冷链食品要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三是加快推行冷链溯源系统在全国普及应用,实现“来源可溯、流转可查、去向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