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红色力量有感 今天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红色力量,讲述的是习近平同志走过的足迹,特别是他在河北XX县区的那段岁月,也促使着我参加完活动后从网上搜索着有关XX县区的故事。 XX县区位于XX省西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常胜将军赵云故里。面积缺乏500平方公里,人口缺乏50万,曾是有名的贫困县。 1982年,习近平同志到河北XX县区工作,1983年任XX县区委书记,当时的习近平年仅30岁。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大念“人才经,礼贤下士,爱才敬才,聚才用才。根据习近平同志提议,1982年,正定对全县知识分子进行三次大普查,对各行各业技术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对230
2、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专业、特长、工作经历进行分类、汇总,建立了正定有史以来的第一本“人才账。同年11月,正定下发了关于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改善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规定,给各类人才安心工作、献计出力吃了定心丸。 习近平同志亲自撰写面向全国的“招贤榜。1983年3月,正定公布了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以大布告形式在各生产队、机关、学校、工厂张贴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3月29日,“九条规定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以后,在河北“一石激起千层浪,并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 全国各地人才开始关注古老而又青春焕发的正定,许多有一技之长的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来人来函要求到正定工作,为正定的经济腾飞出力
3、。正定当年就引进各类人才46人,在一年多的时间招来了科技人才257人。 习近平同志亲自向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发出20230多封邀请信,组建正定经济参谋团。 习近平同志坚持“下挖、“内用并举选拔县内人才。起用县社商品生产中一批崭露头角的改革者,为他们清障除卡,让他们领路示范,从基层“挖出人才。根据“人才账对每人所学对号入座,合理安排工作,让他们“人得其所、才适其用。(以上五段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1981年,恢复研究生考试。能够在1982-83年间,有此设想和做法,可见习近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全国各地开始重视知识分子,开始引进人才,应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了,而习近平同志重视
4、选拔人才的做法至少比全国早了十多年。 人才是一个地方飞跃开展的一大法宝,必须发现人才,重视人才,必须让人才得其所适其用,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放心、舒心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既引进外来人才,又从内部挖掘人才,让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又要把熟悉内情、被埋没的人才或者崭露头角的有志有才者启用起来。内外兼修,不但充实了新鲜血液,也促使内部人员积极向上,增强了活力。 反观我们有些地方的做法,真的让人不敢苟同,出台的引进人才的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还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地方官员曾坦言,自政策制定以来,没有一个人才是按照这个规定来引进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制定的文件有问题,不切实际,不实用,
5、只是应付公事,没有实际调查。这样的地区何以开展。 有理想有信念,这是前提,但不能只是停留在外表,落在纸上,要落到实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讲得再好写得再棒,不去实际执行,或者无法实际执行,不过是一纸空文。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制定任何政策都是一样。 红色力量给了我很深的启发,有远见卓识,然后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富民兴国之道。一个家庭有好的家长,一个地方有好的官员,一个国家有好的领导人,这是家庭之幸,地方之幸,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第二篇:观纪录片力量有感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边院中学武厚英 在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际。我观看了力量这部影片。这部纪录片
6、运用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亲历者表达的方式,讲述了沂蒙山区人民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奉献,讲述了历史革命中人民与党的血肉之情。看后,我感慨万分。 影片带着我穿越七十年的时空隧道,来到沂蒙山区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沉重震颤着我的心扉。 明德英,一位靠替人看坟谋生的聋哑妇女,在抗战年代为救伤员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滴进伤员的嘴里,救活了战士、支持了抗日。这一情景在当年那种旧道德观的气氛下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位红嫂没有犹豫,她知道八路军是抗日的、是救国的、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其他的都顾不得了,质朴的沂蒙人。沂蒙红嫂不止一位,在那个年代,每一扇柴门背后都可能存在一个动人的
7、故事,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红嫂、每一家都有一个烈士。共和国忘不了你们、忘不了红嫂。 王换于,XX县区东辛庄村战时部队托儿所的“所长,入托的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才三天,都是革命军人的后代,王换于和乡亲们悉心照料,节俭一尺布、省下一口粮,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后来40余位孩子陆续回到了父母的身边,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为营养不良而先后夭折。同在一个屋檐下成长,同在一口锅里吃饭,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他们的父母打鬼子去了,不一定还能回来,咱得把人家的根留住了,看到此处我无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朴实的妈妈,伟大的母亲。 力量是一面镜子,透过鲜活的画面,重温那段光辉的历史,涤荡思想,净化心灵。联系群众鱼
8、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们一定要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荣耀传统,增强对党的信任,努力工作,把我 们的水文事业做大、做强。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大局部生活都是与学生在一起的,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没有退缩,我认为自己个性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轻言放弃,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好。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忠诚,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党员的行为,映照着人心向背;忠诚,是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 作为一名党员,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
9、并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我要立足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积极进取,自觉地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缺乏,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做出一名优秀党员应有的奉献。 第三篇:重温红色经典观红色故事会有感重温红色经典 观红色故事汇有感 江西,一个孕育了革命的地方;江西,一座谱写了无数英雄事迹的地方;江西,一个开辟了中国新历史的地方。在这一片红土地上,英雄的故事代代流传,在这一片蓝天下,红色故事永难忘怀。3年前,我踏上了这片红土地,带着无限的激
10、情与向往;2年前,我离党更近了一步,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断的提高自己;1年前,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坚持不懈地向党靠近。 红色故事汇是由中共XX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对于寻访先辈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对于凝聚广阔人民群众热爱江西、建设江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3年6月25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了首映式。而我,由于总总原因,却是在现在才遇到了它。不是想像中枯燥的重复着一些的故事,不是所认为的说教式的教育片。平实的表达,娓娓道来的故事,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便突破了厚重的历史时空,透过荧幕深深感染了我。让未曾经历过那段激情岁月的我
11、也不禁随着故事的情节而感动、澎湃。 红色故事汇通过一集集的故事集中反映了建党以来发生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革命历史足迹,颂扬了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决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质,深切缅怀了我们的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起来的丰功伟绩。虽然仅有短短的30集,但我们仍旧形象的了解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生活和战斗的经历,以及坚韧的革命精神。 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向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井冈山建立起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先辈都曾经在这里生活战斗过。这一切的一切都正如影片中所说的一样,红色是江西永不退色的颜色。 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
12、红色气息。八一广场上高耸的八一起义纪念碑、难忘的八一起义纪念馆、朴素而又平实的小平小道第一次,我那么近距离得感受到革命的气息,在这座英雄城。红色故事汇无疑再次让我重温了党的开展,让我知道了很多不曾知道故事,更是对我有一种鼓励。江西是一片有着荣耀革命历史的土地:八一的军旗在这里升起,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编织,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孕育。通过影片,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共产党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怀与高尚风范,真切领悟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从中受到教育和鼓励。 红色故事汇,借着这一个个短小却难忘的故事,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红色故事会,带着那一个个感动又坚毅的故事,引领我们重温党的风风雨雨;红
13、色故事汇,讲述着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江西这片永不退色的红色土地。借由这一个个故事,让我们满怀激情,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第四篇:观红色之旅有感缅怀先烈事迹,树立正确人生观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开展必然的民主、自由时;当其为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这就是革命先烈故事,这一切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似乎以被历史的尘封所覆盖。红色之旅又一
14、次把我们带回到上个世纪那腥风血雨的年代:硝烟弥漫于整个中国大地,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国家四分五裂,国恨家仇。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时世造英雄,无数仁人志士怀着一颗赤忱的爱国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艰苦探索在此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带着历史的必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带着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从此,中国的面貌涣然一新。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似乎已渐渐地淡忘了这种幸福的创始者-伟大的革命志士们。二十四烈士、杨靖宇、黄励、刘胡兰、江姐、叶挺、小萝卜头这些名字时常提醒我们要不忘历史,不忘伟大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得胜利。可是,他们究竟伟大在哪里呢。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如何不畏牺
15、牲,宁死不屈,又如何信念坚决、英明勇敢,这话虽然不错,但似乎又缺了些什么,其实,要真正的理解他们的伟大之处,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烈士们对革命的那份挚爱。在书中我们住足在刘胡兰纪念馆时,刘胡兰气宇轩昂、正气凛然的雕像和“生的伟大,死的荣耀又一次使我们想起这位正值妙龄的少女悲惨而悲壮的命运。 时年缺乏十五岁的共产党员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毅然选择死亡,坦然躺在刀坐上,迎接死亡的到来。在临刑前她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一身骇然正气。她牺牲了,然而革命胜利了,刘胡兰永活在我们心中出生于富商家庭的共产党员刘国志,当亲友知道他被捕后,利用上层社会关系四处营救。其五哥专程由香港赶回买通特务头子营救,只要他在悔过书上签个字,脱离共产党便可摆脱这炼狱的痛苦。而他却断然拒绝了。不是他不渴望自由,不是他不珍惜生命。在亲情与酷刑、生与死的抉择中,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后者。他说“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有党在,我等于没有死。这种坚决的共产主义信念。“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假设为自由顾二者皆可抛。为了党和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曾经囚禁了无数革命者的白公馆、渣滓洞,我仿佛看见国民党人狡猾的目光正不怀好意的注视着眼前那张写满正气的脸,他自作聪明的认为只要他用残忍的手段(灌辣椒水、用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