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组织工作实践中的微思考 1。关于干部工作与考实评准的“微思考。干部考核考察谈话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最常见的就 是“只谈发生了什么,不谈为什么发生、“a和b的事情,a直爽谈到了,b宽厚没在意,c委婉避谈了,有些事情不好映证也不好下结论。事情开展就如一条数轴,本来一般是从零开始的,却从2或3开始表达,容易“断章取义。如果谈话的导向性和克制力缺乏,就有可能会导致错误认知。 2。关于组织工作与认知导向的“微思考。有些工作没有到达理想效果,是由于没有把现有的制度章程执行落实到位,而不一定是现有制度章程有问题。要从搞专项工作、试点工作、学教活动、现场会议的思维定势或套路、工作惯例或惯性、认知角度或导向
2、中转变出来。比方我们老在研究畅通党员干部出口,其实党章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里都有规定,关键在于排除外部的干扰。 3。关于人才工作与根底前提的“微思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目前上级一直没有出台关于专项编制、职称评聘、待遇兑现方面的政策,造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稳定、社会工作专业水平提不高。这个事情可以参照教育、卫生部门的编制、职称、待遇体系来做,解决了岗位编制、兑现了职称待遇,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和平台,才能有人愿意做这件事,才可能把这件事做好。 4。关于统筹整合与理顺工作的“微思考。这几天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已经公布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也正在深入落实,组织系统机构职能的统筹整合、工作
3、条块的统筹整合、文件刊物的统筹整合、会议制度的统筹整合,需引起重视并积极推进。党内统计、党费收缴、组织关系转接可用软件统筹整合起来,实现同步掌握、同步推进、同步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可能更好。 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光靠人治也不行、光靠制度也不行。好制度需要集思广益来健全完善,有了好制度还得很好地贯彻执行,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通过对组织工作的“微思考,形成了一些粗浅认识,祈望我从意识形态和工作方式的角度阐述的个人看法,能有一些“微作用。 第二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中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
4、开展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社会管理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突破点也在基层,基层根底建设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武进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近年来我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成效 针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建双赢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居(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对接与融合,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效劳力得到有效提升,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在条块结合中推进基层党建工
5、作全面覆盖。近年来,我区按照原那么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那么,突破传统“单位式的党组织组建模式和城乡界限,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切实提升基层组织设置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形态稳定、机制开放的区域性组织网络。根据全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优化村域布局的需要,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将全区有关村党组织升格为党委或总支;按照城市社区模式建立农村社区和拆迁安置小区党组织,探索了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根据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那么,推行村企联建、企企联建等党组织设置模式,使行业党组织活动与行业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统筹城乡党建,打破城乡界限,推行机关事业单位与村、社区、
6、企业结对共建党组织模式,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在经费保障、人才聚集、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镇、开发区成立流动党支部,加强对流动党员 的教育管理和效劳工作。通过标准建设,目前全区269个村,98个社区,已建立31个村(社区)党委,286个村(社区)党总支,41个村(社区)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本实现全覆盖,有效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在开放互动中实现基层党群工作优势互补。整合党群资源,牢固树立大党建意识,积极推进党群工作一体化,通过整合阵地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行政资源等,将党群工作统一部署、统一配置力量,使党群组织在人、财、物的利用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
7、合城乡党建资源,积极适应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组织联建、队伍联抓、活动联办、信息联通、开展联促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组织联建,共促党建活动,通过机关党组织与村、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结对联建,大力推进城乡党建工作的对接与融合,有效建立起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开展共赢的长效机制。整合党组织自身资源,利用武进党建网、武进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小编络和组织工作视频会议系统等平台,建成了武进区党建信息化系统,为共享党建信息资源,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在村居自治中促进基层管理效劳标准民主。在村委、居委的日常建设中,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效劳、自我管理的方针,村里的重要
8、公务、公益事业、财务管理等变过去的干部“说了算为村民“说了算,变“行政命令式为“民主商量式,变过去的“为民作主为现在的“由民作主。如今,村中的大事都由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全区镇、村自觉按照组织法办事已经蔚然成风,村务公开率达20230%,涌现了一大批村民自治模范村。特别是在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中,礼嘉镇、湖塘镇、邹区等镇把涉农、惠农政策交给群众,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决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医疗卫生、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在强化效劳中保障基层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开展大局,以预防化解开展中的各类矛
9、盾为着力点,切实加强群众工作,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及时详细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区有关政策宣传贯彻给全体居民,确保政令畅通,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开展。特别是在相对复杂的征地拆迁工作中,基层干部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全力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推进了农村城镇化步伐。同时,村级组织积极组织开展基层社会治安防范和群防群治建设,在暂住人口效劳管理,村级治安监控系统建设等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并通过细致入微的群众工作,在源头及时预防和化解大量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仅今年以来,村级组织调解和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就达8
10、000余起。 二、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区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社会管理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都与基层根底工作跟不上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为: 1、局部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与领导核心地位还不相适应。少数村“两委关系不顺,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一些村党支部越权包办,把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归为己管,村委会只是形式。一些村委会位置不正,揽权越权。村委会认为他们是全村村民选举产生的,比数量不多的党员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应该更有权威,不愿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导致领导关系错位。同时,村委会还认为他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效劳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不用党支部领导。
11、少数党支部自身建设不过硬,凝聚力不强,难以起到领导核心作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2、基层组织建设的推进水平与改革开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撤村建居、村居合并、大型安置小区的管理及组织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乏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各类大型安置小 区的效劳管理中,由原来多个村委拆迁安置到一个社区的,基层党组织还未能有效整合设置,组织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社区效劳管理的体制机制还未理顺,效劳管理工作出现真空,社区居民缺乏归属感,对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 3、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社会开展变化还不相适应。农村地区基层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不高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少数干
12、部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精神缺乏,习惯于方案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一些基层党组织应对竞争剧烈的市场经济能力较差,缺乏开展农村经济新举措新方法。局部基层干部自身素质较差。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漂浮,作风不深入,等靠要依赖思想仍然存在;做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手段方式还有缺乏,对如何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措施不多,影响了基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措施的落实。 4、基层组织建设的保障力度与实际工作需要还不相适应。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局部村集体经济根底较差,经济实力不强,党组织发挥作用缺乏物质根底,影响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没有经济根底为民办实事好事。特别是在城镇社区方
13、面,受经费保障缺乏等限制,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日常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情况相对突出。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建议 在城镇化全面加速的大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树立强基固本的思想,以“一村一社区为模式,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建设,重点围绕组织网络构建和效劳管理工作做好文章,在工作重心上进一步下移,在管理体制上进一步创新,在人财物保障上进一步强化,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根底工作,切实把社会管理效劳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末梢,真正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夯实社会管理根底。 一是加强城乡社区组织建设。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 主体、管理
14、效劳站和综治办为依托、以物业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机制,引导社区多元建设主体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将社区党建工作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纳入总体规划,确保撤村建居、村居合并等工作落实后,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创新社区管理格局,全面建立“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管理模式,积极推广“网格化管理和楼道长、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建立区级机关与社区挂钩联系制度,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加大对社区工作的扶持力度。 二是推进基层效劳能力提升。始终把效劳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重在提升基层的效劳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加
15、大区、镇两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重点推进社区根底设施建设,有效拓展社区效劳工程,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扶贫济困、就业社保、综治平安、便民利民的社区效劳体系,切实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理顺行政事务与社区效劳的关系,把社区工作从纷繁的部门条线下派任务中解放出来,全心投入效劳管理工作。积极打造效劳品牌,通过设置“一站式、“一门式的社区效劳站,通过资源整合,在社区内逐渐形成社会福利效劳、社会互助效劳和市场有偿效劳相结合的社区效劳网络。建立社区效劳社会化引入机制,通过培育中介组织和效劳实体,广泛发动和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效劳,扶持、培育和开展贴近社区居民需求的效劳工程,促进社区效劳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开展。 三是推动基层民主自治落实。把人民群众依法直接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最广泛途径,着力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保障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探索建立符合实际、尊重群众合理意愿的基层民主制度,提高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建立健全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科学界定决策范围,严格标准决策程序,坚持实行“一事一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标准化。建立健全群众当家作主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有力 的监督机制,疏通干部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构筑起增强提升干部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平台。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建立社区居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关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