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56544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3年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赖诗卿(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于2022-7-2718:15:02发布) 建立社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赖诗卿 一、什么是社区社会保障 社区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而且是最终落实和托底的根底局部。它是以社区为主体和载体,为社区成员提供管理效劳,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社区成员享受法定根本保障、单位补充保障后,根本生活仍然发生困难时给予托底保障,发挥其管理、效劳和托底保障功能。 社会保障层次应分为社区托底保障、政府法定根本保障、单位团体补充保障三大层次。社区托底保障为政府法定根本保障拾遗补缺、消除死角,帮助政府落实法定根本保障的政策和待遇,

2、为社区成员提供互助救济、解困救急等经济上的托底保障,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社区效劳。 二、社区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最根底的托底保障 1、社会保障起源于社区社会保障。 人类生活是以群体生活为特征的,人类给大自然留下的最明显的印迹之一,就是分布在地球表层上的各种类型的聚落村庄、城镇和城市等。人们在这些聚落里生活、生产、活动,形成了彼此间相互联系的小型社会,这就是我们讲的“社区。在社区里,大家互相认识,有着一份友谊和感情存在,当“亲友邻舍遇上逆境时,大家便乐意去援助。在我国农村至今尚存许多互助互济式保障的习俗,一个人有难,亲友邻舍都会按着个人的能力去帮助,或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去尽义务。英美等国

3、那么是由教会出面,作出一些有方案的施援,也有一些民间或宗教慈善机构,从富人那里募捐钱款,对贫穷与受灾难的社区成员进行救济。这种社区成员的自我互助互济式保障和宗教团体慈善保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长期开展,一直到15至16世纪的法国,宗教团体所掌握的慈善事业逐渐被政府接管。政府采取了集中资金、组织救济、劳动培训、儿童教养等一系列措施,官方济贫保障机构才开始出现。1601年英国公布济贫法,对无业游民实行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1834年英国公布新济贫法,认为政府负有实施救济、保障公民生存的责任,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奠定了根底。到1883年法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公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

4、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可见,社会保障的起源在社区,政府的法定根本保障是社会开展的产物。 2、政府法定根本保障不能替代社区的托底保障。 政府对全体公民承担保障责任后,社区成员之间自发性的互助互济以及民间和宗教的慈善事业并没有停止,而且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还在进一步开展。在中国,由于建国以后在城市实行的是单位体制,国家对城市居民的福利保障大包大揽,社区功能弱化,社区社会保障功能也根本丧失。 所谓单位体制就是政府通过单位全面发动和控制社会成员,实施社会整合的一种特殊机制,在方案经济时期是整合社会的主渠道。那时我国城市居民都被安排在相应单位里,任何一个单位,包括学校和企业都有行政级别,而且功能多元化。比方

5、企业不仅承担与自身性质一致的经济功能,而且担负着比经济功能更为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如职工方案生育,子女入托、入学,出具结婚、购置车船、飞机票证明,职工洗澡,食堂,住宅,看电影,医疗,退休养老等等从“摇篮到墓地的种种生活效劳。一个人如果没有“单位,就没有一切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建立,单位体制开始互解,单位保障逐渐“衰落,企业的社会福利功能在弱化,社区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很多“单位人在向“社会人转变。比方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他们离开了单位,成为社区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离退休人员增多,社会化管理非常迫切。这些社区成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6、,最需要社会保障阳光的照耀。但单位保障没有了,单位补充保障不完善,政府保障只是最根本的保障,急需社区社会保障托底。另外,随着经济类型的多元化,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一开始就游离于“单位体制之外,附属于社区。这些成员生产经营的风险大,不稳定性强,也非常需要社会保障为依托。 3、我国政府的社会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根本保障。 社会保障的内容、水平和方式,一般要受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标准不可能太高,在相当长时期内,只能实行以保障根本生活为标准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刚刚建立,刚刚起步,尚不可能

7、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养老保险只在城镇职工中实施,医疗保险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起步,失业保险在企事业单位实行,大量的个体从业人员,甚至三资、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职工不在社会保障网中,他们抗风险能力低,最需要社会保障。由于社会经济开展不平衡,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相应地出现了对社会保障不同层次的需求,除了政府强制性根本保障外,还应有单位补充保障和社区托底保障。 三、社区社会保障的功能 国外的社区社会保障是自下而上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治民间组织,大多起源于教会、慈善机构和民间的自助力量。资本主义开展中有两种思潮,一种是自由主义思潮,相信市场的作用,企图依靠市场手段来解决所有问题;另一种力量左

8、翼主义思潮,认为市场有缺陷,市场导致贫富差距,主张用人道主义来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社区社会保障就是在这一根底上产生的,是与对于每个人的根本权利的保障的理念相照应的。中国的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起来的,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确立了11个XX县区为城市社区试验区,上海、青岛等地政府在推进社区转型和改革中,就是将社区作为实施社会保障的依托来建设的。 社区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以社区为依托的保障功能、效劳功能和管理功能。 1、保障功能。包括就业保障、托底保障和互助保障等。 就业是社区成员的最根本的保障,社区可以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就业情况,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效劳,社

9、区建设中本身就会提供大量的如管理、家政、保安、保洁、保绿等效劳性的社区公益性岗位。社区就业将成为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就业的重要渠道。 托底保障就是社区组织对社区成员在享受了政府根本保障后,遭遇到新的家庭无法解决的风险,或暂时没有被政府保障所覆盖而需要救助时进行托底性保障。 互助保障是社区群众性的自我保障和互助保障,通过群众自愿参与,成立互助互济会等群众自我保障性组织,运用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筹集资金,在社区成员间有困难或需要时互助互济,如病伤互助,灾害互助等。 2、效劳功能。包括社区的无偿效劳、低偿效劳和有偿效劳。 低偿效劳主要是一些行政事业性效劳,对象是全体社区成员,如社区医疗效劳方便群众看病

10、,减少就诊费用。有偿效劳是商业性效劳,是企业行为。无偿效劳主要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志愿者为老弱病残贫以及其他社区成员的生活、社会活动等提供的福利性义务效劳。这是社区效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效劳包括物质上的帮助,福利上如为残疾人建立的盲道等设施,还有精神层面的帮助。 国外社区效劳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德国的“邻里之家活动是睦邻运动的进一步开展,也是德国社区效劳的一种表现形式,日常有病员护理,家庭效劳,临时照看小孩,烹调,家电修理,购物,园艺等效劳工程。 美国50%的成年人和70%的大学生参加了种种类型的社区志愿效劳。效劳领域包括照顾老人、儿童、残病人、病人和单亲家庭等。效劳内容包括送午餐、咨

11、询效劳、抚慰 等。美国社区志愿效劳活动的标准是每个志愿者每周参加无偿社区效劳工作4小时。 3、管理功能 社区管理主要是受行政事业单位委托对社区成员进行的综合性管理与效劳,包括帮助政府部门落实各项政策和制度,对社 会成员具体管理,如下岗职工、无业人员、无单位人员、离退休职工等,社会保障管理,如对社区成员享受政府法定根本保障的审核,社会救助金、社会保障金发放等,社区互助组织和效劳机构的管理等等。 四、完善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的根本理念 中国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是党和政府组织、推动的结果,这无疑会加速社区开展,有助于社区管理功能的强化。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社区

12、开展运动关注自助性的加强,社区开展的宗旨就是用社区的力量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用政府的力量帮助社区成长,使地方社区在个人、国家和世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自治和参与是社区开展的核心价值。社区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社区成员的根本生存条件,促进人的开展,这是社区建设的根本理念。 2、完善社区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党和政府在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都提出要在社区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要编制人员经费,如此建设社区,社区那么成了政府管理层次的又一级延伸,那就不是社区,而是政府。在社会保障管理中,政府系统的政策实施和管理是重要的,但是,受保对象平时均生活在社区,有的完全回归社区,政策

13、实施需要通过社区。因此必须在社区建立以块为主,通过块统筹协调的组织。区或街道委员会应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委员会,统一领导和规划安排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统一信息收集,统一申报批准,统一基金管理,统一标准待遇,统一给付发放。街道一级以社保机构为中心的各种社区社会保障工程归口统一领导,一个网络覆盖,一个基金托底。街道可以建立一个集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岗位开发、保障托底、社会救助、中介效劳、信访接待、志愿效劳为一体,信息上岗,效劳联网,管理统一的社会保障效劳中心,集中办理涉及社会保障的有关事务,将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社区效劳有机结合,为社区成员提供“一站式效劳。 3、探索多方筹集社区社会保障

14、资金的方式和渠道。 资金来源是建立社区社会保障的关键和根本保证,要坚持筹资渠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政府财政要定期拨款资助,广泛发动民间募集,企业捐助等等。同时在社区建立经常性的基金,还可以举办义卖义演,筹集社区社会保障基金。政府应允许基金会、慈善机构、互助机构的设立和运行,给予必要的资助,引导和监督。同时社区也应形成自我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的进展、资金筹集、储存运营、政策执行、对象确定、标准掌握、操作效劳、资金发放、工作人员效劳质量等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 4、加快社区效劳设施建设,建立社区效劳网络,形成社区照顾机制。 政府必须投资兴建社区活动场所和效劳网络,通过社区效劳

15、中心、效劳站等机构和组织,开展有偿和低偿效劳。同时建立社区效劳志愿队伍或互助组织,开展社区咨询、义诊和义务维修、家庭照顾等无偿互助活动,逐步形成社区照顾机制。所谓社区照顾,是指社区志愿效劳组织为有需要的社区成员提供物质、劳务和精神照顾。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劳动效劳、心理支持等等。这种机制形成后,社区人际关系将进入良性互动之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文明社区的建设。 5、建立社区居民互助帮困机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要把单向的帮困变为双向互助帮困结合起来,形成互助的帮困机制。社区居民可以自愿组织形成某个工程或综合性的互助会,入会者为会员,会员必须定期缴纳一定的互助金,建立综合或某一个工程的互助帮困基金,当会员发生困难时,互助会按照事先约定或章程规定的标准给予帮助。在社区还可以推行“劳动储蓄和“时间储蓄的自助制度。德国但凡年满18岁的公民,利用工休日做义工,可储存在“义务网络管理系统,本人需要时,可以把“时间提取出来。日本拥有这类团体300多个。上海晋阳区居委会1984年首创“劳务银行,XX县区1998年开设“时间银行,已有757个储户,开展势头良好。 依托社区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