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初探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初探 陈定波【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旨在将学生的科学探究置于广阔的现实生活之中,让学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及其他学科中挖掘科学信息。教师应通过合理设置科学问题让学生去寻求答案,在课前准备充足的生活化实验材料,课堂上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模拟生活、探究实验等模式,让学生参与体验生活化的情景,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科学问题。科学教师要不断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从身边生活的角度去看待周围的科学世界,培养学生利用科学创新思维和方法去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
2、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梳理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提高他们学习质量,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科学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活动,科学教育应该与生活结合,在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课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面向每一位学生。教师不能把科学知识干巴巴的讲出来
3、,应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提出生活中存在的科学问题,然后做出大胆的猜测,制定动手实践的计划、通过实验的数据或者现象收集证据,最终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最好的切入点,传统的教学课堂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尽管新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由于学生的活动区域较为局限,生活积累贫乏,课堂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习生活进行连接和拓展,创设开放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自去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轻松愉快,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有利于学
4、生持续探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例如,学习“种子发芽实验”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如何在家里制作可食用的绿豆芽?从而打开学生的兴趣大门,让学生大胆地去做设计实验、去动手实践,然后分享成果,不管最后是否成功,学生也一定会受益匪浅,终身难忘。二、提供生活化的探究材料 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探究材料的选择决定学生能否有效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在科学课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素材显得非常重要。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特别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教师就需要费尽心思地去发现学生周围的生活事件、现象
5、、情景等,将它们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教师要多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最近发生的科学现象,社会的热点科学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感到科学探究的真实有趣,科学来源于生活。例如,在学习“声音的变化”时,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也明白了声音高低强弱变化的原理,这时笔者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制作 DIY 乐器。要求学生利用身边和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有声音高低强弱变化的 DIY 原创乐器,学生制作出来的 DIY 乐器常常让教师大吃一惊,他们的创意、动手能力不能被小看!探究的材料不一定是实验里的瓶瓶罐罐,也可以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三、开展生
6、活化的课外拓展活动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科学探究中的數据离不开数学;科学论文撰写离不开语文;记录画图离不开美术等。当前科学教育流行跨学科的 A-STEM 教学,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美术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很好扩展性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学课堂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让学生获得最大的程度上的参与、体验、满足与发展。例如,在讲到“找拱形”这课时,笔者布置一个扩展任务寻找我们身边的拱形,让学生在课后用相机或者画图方式记录下身边利用拱形原
7、理的建筑物、生活用品、生物等,写出它们哪个部分利用了拱形的原理,整理成海报或者小相册,然后在下一节课分享。学生个个都兴趣盎然,兴奋不已,还制作了精美的 PPT,在课上说得头头是道,收获满满,成就感爆表。丰富多彩的生活化课外扩展活动是科学教学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四、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育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要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提供给学生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科学课堂以外的生活中,这样学生便会对周围的生活产生兴趣并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可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参考文献】1潘洪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60 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1)2邹洪涛.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之探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