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皖北农业经济现状及开展前景 : 皖北地区农业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建设没有得到重视,农业经营观念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经济开展较慢。成为中部地区的一个经济盆地,限制着皖北经济的腾飞。随着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实施及安徽整体经济开展的需要,皖北农业经济的开展得到广泛关注,一些相关的农业经济扶持政策及优惠措施也开始实施。本文将对皖北经济现状及相关政策进行阐述,讨论问题并提出对策,最后做出开展展望。关键词:皖北;农业经济;开展 正文: 皖北地区即XX省淮河以北的县市以及跨淮的县市,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以及沿淮局部XX县区、XX县区、XX县区
2、。其是中原黄淮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局部,国土面积约占XX省的三分之一,总人口约占XX省的一半。在XX省占有较大局部的自然资源,然而其农业经济却相对落后。该区属于黄淮海平原,历史上曾是中原经济区和江淮经济区的重要组成局部,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农业一直是该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近代以前如此,就是现当代依然不能改变这种经济结构。当前的产业结构不仅与在全国就已经落后的安徽全省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更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相差甚远。大力着手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目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对皖北地区农业经济落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略作探讨,并提出一些我的见解。一皖北地区农业经济现
3、状及制约因素 1.农业在三产中比例较大,农用资金缺乏,农民收入低皖北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50%,人均耕地面积为全省的1.16倍。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业总产值在全省均占有较高的比例,农业人口比例更是高达8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我的家乡亳州更是在皖北六市的平均线以下,与皖中南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人均收入低得状况下,很显然处在贫困落后的状态。 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农林牧渔的角度来看,皖北地区的种植业偏高是制约该区经济开展的重要障碍。种植业的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得比例较高,而粮食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例又过高,经济作物种植缺乏,可以说皖北的农业经营主要靠得
4、就是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这种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其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较多,存在相当程度的靠天收得现象。 3、自然灾害频发皖北地区旱涝灾害最为突出,一方面是气候因素,夏雨多而集中,冬天较为枯燥,一方面是水利设施不完善。每年此地区都会或大或小的发生涝灾或旱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其土壤特质加剧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4、农村劳动力外向型转移较严重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应该是调整经济结构,开展第 二、三产业,实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转移可分为抛荒型农业劳动力转移和真正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一种是应该提倡的。从转移的流向又可分为就地转移和外向型转移,皖北大量的农民实行的就是外向型转
5、移,虽然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但对农业经济确实一个冲击。不能促进农业结构的完善也不能有效保持地方产业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 5、科技应用落后,农村人才缺乏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农业科技假设较好地应用到农业,将使农业在其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如细胞工程、胚胎移植、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应用于农业,将使农业产值大幅度提高。皖北地区对以上新技术虽有应用,但规模及范围均有限。新科技的应用推广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但是此地单位人口中受教育的比例却远远低于全省,且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的现象。所以要确立科技致富的思想,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6、地区统筹需要及开展定位滞后在
6、东部优先开展,享受大量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开展的保证,而与之毗邻人口稠密的皖北地区就成为优质劳动力的供给之地。此地区又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确保全国粮食平安的问题上有重要意义,要求此地区要注重种植业。两方面因素致使政府在此地的政策投入有限,没能充分的调动皖北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开展潜力。 二、相应的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是农业开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对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要着眼市场,立足市场,围绕市场,进行农业结构的主动性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整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引进优质高产品种,生产优质农产品;二是拓宽农产品出路,丰富农业产值结构。皖北各市政府
7、也在此方面不断的做出努力,如在提高农产品品质上面XX市大力推广良种并取得不错效益。亳州市在农业生产上建立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推广农业成产标准化,加快无公害产品基地建设。在拓宽农产品出路方面,XX市在建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组织体系。其他各市也提出了类似的方案以增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充分挖掘皖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潜力,在经济得到开展的同时,其作为安徽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大粮仓、“大肉铺、“大菜园,地位将会更加凸显。 2、加大农业根底设施建设针对皖北地区旱涝频发着重建设配套的水利设施,同时对砂
8、浆黑土进行治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从而保证农产品的生产。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如建立乡村图书室,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充实农技推广内容。这些工作可为现代农业建设打下坚实的根底。校地合作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安徽农业大学与皖北各省市开展合作,将研究与当地农业经济开展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如与亳州联合开展了粮食丰产工程、黄牛振兴方案、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等工程。并在合作工程中推广使用生产技术,并帮助当地制定科学的技术规程。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应注重人才的引进,建立起有效的技术推广体系。只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才能有效的将科技
9、转化为生产力,才能让皖北农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4、扭转劳动力的外向型转移随着XX省经济的强劲增长,皖北地区落后的农业经济越来越成为其经济腾飞的限制,形势要求省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开展皖北经济,而皖北经济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解决好农业经济问题。适逢此时,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更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转移,皖北地区就是一个最正确的承接地区,这就为皖北地区农业经济的转型及开展提供了机遇。中部崛起战略那么为这次承接转移的成功提供了政策支持。皖北各市也积极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准备,同时加大与当地农业相关的企业的招商力度,借机整合完善农业产业链。随着城市的开展,外向型的劳动力转移现象将得到扭转,劳动
10、力就地转移及完善的城市带动功能将为皖北地区的农业经济的持续开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5政策支持XX省政府向皖北实施政策倾斜帮助其开展,这样的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如省农委出台意见,明确今年将在粮食生产、特色产业、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皖北地区资金和政策倾斜,加快推进皖北三市七县现代农业开展。给皖北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财政贴息资金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而且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帮扶政策,如把亳州市作为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的帮扶联系市,推进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建设。在出台个项扶持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政策的落施力度。确保有实际长久的效果。 小结。皖北地区在认识到自身问题的同时,也要
11、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握开展机遇,各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谋开展。相信皖北会在中部崛起的大潮农业经济结构会不断完善,最终实现皖北的崛起。 参考文献: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海局部实现开展的假设干政策意见 第二篇:皖北及沿淮地区县域经济开展现状皖北及沿淮地区县域经济开展现状、问题及 对策 童琦 随着皖江地区经济的快速开展,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已呈现明显落后的态势。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开展速度相对与XX省较为缓慢,gdp总量仅占XX省的三分之一。皖北地区经济开展中的问题较多,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开展。“郡县治,天下安,科学分析当前皖北地区县域经济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其跨越式开展,对促进全省经济的快速崛起
12、,对实现富民强省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现状 (一)开展滞后。202322年皖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上升至70%,相反皖北地区gdp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皖北地区共有9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的40%以上。从经济效益看,皖北地区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十强县皖北只有沿淮的XX县区,大局部县级财政运转困难。在经济投入看,皖北地区县内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大。虽然,皖北地区的固定资产投入有所增加,但相对于皖北地区亟待加强的根底设施建设,亟待提升的产业结构层次,亟待增强的开展后劲,以及亟待尽快缩小开展差距的客观需要,其投资力度不够、能力不强、规模偏小的矛盾
13、显得十分突出。 (二)优势明显。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皖北地区的一些县区拥有煤、磷、铁、铜等矿产资源,尤以煤最为丰富。据有关资料,皖北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省的98%,工业储量为华东之首。霍邱的铁矿资源华东第一,全国第五。在资源短缺、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增大的背景下,这些资源优势为皖北加快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二是农产品资源丰富。皖北地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和肉类生产基地,一批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以粮食产量为例,皖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22年的39%上升到202322年为68%,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三是产业优势日趋明显。皖北地区煤炭、钢铁、
14、电力、药材、烟草、酿酒等行业在全省历来占有重要地位,省里支持皖北开展和“861行动方案的实施又带动了该区原材料、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开展。四是低劳动力本钱优势。皖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为创造低交易本钱、低生产本钱、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存在问题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多方面原因,皖北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开展根底薄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一是农业结构低级化。种植业仍占主体,202322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50%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较低,多数农产品是原形出售或经过初加工出售,深加工、精加工的比例很小。二
15、是工业结构传统化。资源性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偏高,而科技含量较高的增加值比重偏低。“药切成片,粮磨成面、“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三是第三产业初级化。大局部县区生活性效劳业档次低,生产性效劳业起步晚。 2、内在经济活力缺乏。皖北地区县城创业气氛不浓,开展动力不强,内在活力缺乏,集中表现在反映人民群众创业总体水平的非公经济开展滞后。一是县域投资面临困境。皖北地区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投资总额较少。二是县域工业开展水平低。目前县域工业中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群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三是县域消费市场低迷,尤其今年以来受物价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慢。 3、生产要素制约明显。一是资金缺乏。皖北地区存贷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本地资金被大量抽走,资金向优势地区和行业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二是随着国家加大对代款、土地等调控,皖北开展面临土地、劳力趋紧的挑战。三是水资源短缺。全国水资源人均2200立方,皖北三市缺乏202300立方,而开展具有皖北资源优势却又是耗水量大的煤电和煤化工产业,水资源严重短缺。 4、政策效应有待加强。一是随着新形势开展,出台的政策已不能满足皖北进一步开展的需要,财政、土地、科技、人才等政策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二是局部政策对皖北地区尤其县一级缺乏分类指导标准。三是皖北县域财力缺乏,对需要配套的资金普遍难以到位,影响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