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道酬勤汉代隶书的艺术特点与意趣美摘 要: 汉代是隶书成熟的时期,两汉分隶的异彩纷呈对中国书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质,延展了书法的审美领域,拓宽了书法艺术的内在张力,深化了书法的审美内涵。本文从隶书的表现手法、笔形出发,分析结合出汉代隶书碑刻文献对隶书的作用及意义、艺术特点及艺术影响。关键词: 艺术特点;汉代书法;隶书一、汉代隶书的异彩纷呈一西汉、新莽时期1、墨迹类:竹木简牍、帛和纸是较能展现墨迹其真实原貌的书写载体,这类墨迹未经加工改造,墨迹昭昭,清晰可辨,可谓是隶书的真迹。简牍隶书流行时间长,既有早期的古隶,又有成熟时期的八分书,也有处于衰落期的隶书,构成了一幅完整的隶书开
2、展演变的全景图。而帛书是由缣素或制成,材料昂贵而不易广泛使用。湖南长沙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属于典型的秦汉之际的古隶书,但相较秦代睡虎地秦简,圆包围式的篆书结构已较少出现。2、石刻类書法西汉石刻文字数量稀少,二百多年间仅有十余方石刻,文字简短,凿刻粗率,或是草篆或是古隶。石刻类以东汉书作蔚为大观。二东汉东汉中后期碑刻兴起,石刻隶书众多且多是宏碑巨制,成为隶书的鼎盛时期,有法度而不僵化,充满着艺术活力。汉汉代石刻隶书有摩崖刻石和碑两大类。东汉的摩崖刻石主要集中在山溪褒城石门,陕西略阳以及甘肃的成县。著名的“汉三颂:石门颂、西门颂、郙阁颂,就是摩崖隶书中的精品。碑又有经籍碑、功德碑、纪念碑、墓碑等内容
3、,在汉隶中均有反映。二、隶书的艺术特点一波磔取势的笔法:隶书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笔画形态。隶书的笔画一方面保存了篆书的笔法,另一方面又形成了适应自身顺序的新笔法,毛笔的提按幅度增大。提按的交替运用,使笔画形态更加丰富,特使得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性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书法的笔法更加多样化。隶书的笔画形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波磔,这在隶书的主要笔画波横和撇、捺中表达的尤为明显。这些笔画往往处于主笔的地位,位置重要,形象突出,其笔势向左右开张。1、左波右磔、兜裹取势:隶书根本点画书写在手感上以及书写出的形态上与篆书和楷书都有所不同,特别势隶书中的典型笔画区别更为明显。如波横长
4、横起笔处形如蚕头,收笔处状如雁尾,成为隶书独有的从而区别于其他字体的最典型的笔画。撇与捺在书写时向左右伸展,兜裹取势,书写出的笔画形态也与其他字体不近相同。波磔兜裹的书写手法也存在于其他笔画之中,应当一一贯之,只不过没有波横、撇、捺那样明显罢了。2、起笔逆锋、收笔有藏露:隶书的笔画在起笔时多用逆锋,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经逆锋后再回转运行,把笔锋裹藏在笔画之中,使起笔处不露锋芒,波横起笔形如蚕头,逆锋动作更为明显。短小笔画的起笔也应逆锋,只不过动作比拟轻微。隶书顺露锋的情况很少。隶书笔画的收笔应笔画形态的不同而有回锋和放锋。一般的平横收笔要轻回锋,竖有的放锋有的回锋。波横的捺收笔应放锋,撇那么有
5、回锋和放锋分变化。藏锋以包露气,露锋以纵其神,从而到达张扬与含蓄、开张与内敛有机结合。3、方圆结合、因碑而异:隶书一方面保存了篆书的中锋和圆笔,同时又增加了方折的笔法。笔画转折处,随形就势,时而圆转时而方折。笔画的起笔与收笔的状态也有方圆的变化。一般来讲,多数隶书碑帖能够方圆结合,应当因碑而异各有侧重。如石门颂用圆笔较多,张迁碑、鲜于璜碑用方笔多一些。“方笔骨力洞达,圆笔舒畅柔和,各有其美的表达,贵在合理大的运用。隶书方笔和圆笔的恰当而灵活的运用,丰富了笔画的形态,增强了艺术表现力。4、隶书无双捺:隶书所形成的波横和捺,其典型特征就是“蚕头雁尾,这是隶书开展过程中的一种对笔画美化的表现。笔画特
6、征的强化使笔画形象更加突出,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种隶书特有的笔画一般处于主笔的地位,形象鲜明,装饰意味浓厚,因此在一字之中不能重复出现。如一字之中有多个横,只能保存一个波横。一字之中有多个捺也只能保存一个捺。遇到重横、重撇、重捺的情况要有伸缩主次,不可争抢,所谓“蚕头不二设,雁尾不双飞就是成熟隶书所遵循的一般规那么。至于在一些简牍和碑刻书中偶有重捺的现象并非通例。隶书无双捺的原那么表达了主从关系,时笔画产生不同的层次和变化,防止雷同。二横向开张的结构1、横向取势,因字立形:隶书在演变开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字形体式也会发生变化。同一时期不同的隶书作品在结构方式上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如果对进入成熟期的隶
7、书结构在宏观上进行考察,隶书在结构方式上大多采取了横向展开的模式,形成了方中见扁的特点,这是由隶书主要笔画,如波横、撇、捺的波磔取势,左右开张决定的。这些主笔往往向两侧伸展,形成了横向展开的姿态。其向上下伸展的笔画往往收缩,使波横、撇、捺的形态更加突出。横向取势是对隶书一般结构特征的概括。在隶书的结构安排上还有一个因字立形“的原那么。隶书单字数量多,结构复杂,部件构成丰富多彩。因此,在安排结构时首先要尊重单字结构的自然形态。矮体形者不要强行拔高,高体形者不要硬性压扁,体正者不应歪,体斜者勿令正,体阔者勿使狭,形小者勿大。总之,要因字立形,不能为求方扁而轻易改变单字本身的独有形态。2、主笔突出,
8、主次清楚:单字由笔画和部件构成,笔画之间以及部件之间在整个字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存在着主从关系或是并列关系。一般来讲,一字之中总会有一两个主笔,波横、撇、捺就经常充当主笔的角色。辅笔不可与主笔争地步,只有主次清楚才会有层次变化。在处理好主笔的同时当然也不可无视辅笔的作用,没有辅笔的配合,单字结构就不能到达和谐,形不成一个整体,就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主“与从“要相辅相成,寓于一体。单子大多时合体结构,各个部件之间也有一个主从问题,各部件之间有笔画多少体型大小的区别,又有所占位置的不同。因此要处理好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区分主从,识别轻重,亦或是并列,总之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到达和谐融洽。三
9、、意趣美以东汉时期成熟的隶书为例,此时的隶书既古朴巧拙又规矩易认,既工整严谨又生动活泼。隶书的美,建立在“波磔一根线条的悠扬流动,如同汉民族建筑以飞檐架构视觉最主要的美感印象;在章法上处理是字距大于行距,左右分张。成篇的隶书一行行如飘浮在云端,有联篇飞扬的美感。东汉为碑刻隶书的鼎盛时期,以石门颂摩崖为其中一种。石门颂与西峡颂、郙阁颂合称“汉三颂,在汉代石刻隶书中声名显赫,占有突出的位置,对其书法艺术价值好评如云,为众多习隶者所宗法。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中评云:“字大如孔庙、泰山、都尉、孔庙碑铭,而纵横劲拔过之。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其书“高浑,“以今所见真书之妙,诸家皆有。石门颂属高古浑穆一路,高古中不失典雅,浑穆中又见灵秀,既有汉碑的庄重肃穆,又能表达简牍的率意自然。严穆而不凝滞,率意而不鄙俗。然汉代隶书蔚为大观,在此不便一一列举,而汉代作为石刻隶书的鼎盛时期,不仅简牍文字已经成熟,而且石刻文字也已经普遍使用成熟的隶书,说明隶书已成为官方的正体。东汉是碑文化的高潮期,碑石林立,石刻书法繁盛。这些石刻书法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堪称隶书艺术的顶峰,成为百代楷范。参考文献1 欧阳中石.新编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2 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杨景星.中国书法史重镇汉代隶书浅识J.科学群众科学教育.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