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文自传读后感1800字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相信很多朋友都读过他的作品,比方边城和湘行散记等,那么大家有没有读过他的自传体书籍从文自传呢。作者在书中主要描写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事。网友是如何评论这本书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假设不是史老师力荐,我这辈子应该都不会去看沈从文。 我不是不看他一个人的,而是对于某段历史和在那段历史的那些作家、学者,尤其是知道后来受了迫害的一群人,我本能的害怕,不忍。经常会联系起后来他们的日子。那个人性扭曲年代的悲剧,不敢看,心疼。 这些年我看的书,第一反响,是这书有没有用,能不能帮到我,有没有能学习的地方,极少看闲书诸如散文之类,看的自传也都是些励志的,越看越焦虑
2、。 史老师知识星球里第一本推荐的书,从文自传。因为有老师的推荐语,就没想太多,书香苏州上找到同一出版社的书,很快就拿到了。 翻开看看,怎么跟想象中的自传不一样呢,自传,不就是讲讲生平各种励志的、痛苦的、喜悦的事儿吗。咋一直在逛街呢。咋一直在逃课呢。看着看着,一颗躁动的心,突然就静了。三年前经常长跑的记忆突然显现了出来。别人总是说,长跑是最无聊的事儿了,而那时候的我更无聊,我跑长跑不能戴耳机听音乐,不能跟别人讲话,否那么气息就不稳,所以我就观察天上的云、路上的风景、脚边的野花小草、白塘公园里郁郁葱葱的大树、沙湖岸边的水草、金鸡湖水拍打着湖堤、清晨的阳光、夜晚的霓虹,还有我深深浅浅的呼吸、一前一后
3、的脚步。有多久,没有再这样去感受当下了。 也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每一个寒暑假,带着妹妹回老家,在乡野里撒丫子乱跑,上山下河,掰玉米钳板栗,家乡的那条小河,记录了我的每一个假期鲜活的、无忧无虑的时光。想着女儿可怜,虽有游乐场,超市,却始终没有野趣儿,而她,即使再回到老家,估计也感受不到那野的趣味儿了hellip;hellip; 年轻的沈从文,对生活的感受力真的是极强,对任何人事儿都充满了好奇心,像个孩子一样。手艺人做个什么物件儿,他看几次就能把怎么做的搞个清清楚楚,多少年后回忆起来,还能讲的头头是道,我看了他的照片,估计跟他的大脑门有关,天生优势,脑容量大吧,这我可比不了hellip;helli
4、p;他也是个不会拘了规矩的人,逃学是家常便饭,私塾里学的,远不如市井里学的好玩儿。大了就离开家,去部队找生活,却在不同的境遇中始终执着学习知识,饱读诗书。自传里的生活都是有趣儿的,新鲜的,但是读了书后面他的回忆录,才知道在军营里的那些年岁,在北京求学的那些日子,过的有多么的清苦,就更加佩服他,物质的匮乏也不能消磨他对生活的热爱(可是后来精神的打击却hellip;hellip;)这些鲜活的日子,也把我拉回了当下,经常把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放在嘴边,却没真正放在心里,每天拿着 ,生活是在朋友圈里刷出来的,文章是在公众号里读到的,生活的压力衍生出来的焦虑在推着人往前跑,似乎要利用所有的时间去努力换一个好
5、的未来,殊不知过不好今天,明天不也是下一个今天。这才真正理解史老师的公众号体验大地的意思,以前还想,为啥一个语文名师的公众号名字这么简单直白,哈哈哈哈哈hellip;hellip;沈从文20岁时,一场持续40天的热病,不能吃喝、头痛如斧劈、鼻血一碗碗的流,却从鬼门关里捡回来一条命。而高大威猛的好友陆弢,却因为一个疏忽淹死了。这引起了他对生命深层的思考:我病死或淹死或到外边去饿死,有什么不同。假设前些日子病死了,连许多没有看过的东西都不能见到,许多不曾到过的地方也无从走去,真无意思。 我知道见到的实太少,应知道应见到的可太多,怎么办。 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去学些我不明白的问题,得向些新地方,去看
6、些听些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我闷闷沉沉地躺在床上,在水边,在山头,在大厨房同马房,我痴呆想了整四天,谁也不商量,自己很秘密地想了四天。到后得到一个结论了,那么打量着: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儿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到后,我便这样决定了: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儿呢还是更糟糕一点儿。假设好,一切有方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假设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地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这是全文最励志的一段话了,我们这小小的人儿,在这大大的世界里,想活的更有意思些,就得辞别我们蜷缩在的一方小天地,不断的去见见新的世面了。于我而言,灵魂和身体都在路上该多好呢,多读点好书(老师开的书好多),多出去走走游游,也是很好。 写的过程中,又去翻了网上对沈的介绍,各种野史,听了史老师在喜马拉雅上对主妇两篇的赏析,忍不住又借了从文家书和边城。等看完了,也许还有新的体悟,再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