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65616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3年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 【内容提要】夫妻同居为夫妻共同生活的根底要件,不仅涉及到夫妻关系的维系,更关系到子女的抚养、老人的赡养等问题。各国立法中,在明确规定夫妻有同居共同生活义务的根底上,对违反该义务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一般都进行了标准。我国现行立法对同居问题几乎是一片空白。值此修订婚姻法之际,在法律中设立夫妻同居义务之标准,并对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分居等问题加以明确规定,才能使法律条文的内容和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贴切。 法学专家拟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建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稿)增设了夫妻互享、互负同居权利义务的内容,就夫妻人身关系的标准而言较现行立法趋于充实、详尽。但建议稿中就该问题的标

2、准仍不尽如意,如欠缺与同居制度相配套的分居问题的标准。据此,本文拟从同居的涵义入手,就立法中标准同居权利义务的意义以及构建完整、配套的法律制度问题作一探讨。 一、同居的涵义分析 考察同居的涵义,可从其语源涵义、法律涵义两个方面把握。 1.同居的语源涵义 辞海解释:同居,(1)居住一处,共有家业者。汉书惠帝记:“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颜师古注:“同居,谓父母妻子外假设兄弟及兄弟之子等见与同居业者,假设今言同籍及同财也。(2)夫妇共同生活。也指男妇双方未经结婚而共同生活。(注:参见辞海增补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50页。)辞源解释:同居,汉代称大家族中没有分住的兄弟及兄弟之子为

3、同居。汉书惠帝记:“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注:参见辞源(修订本第1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76页。)考察同居的语源涵义,所强调的是亲属间拥有共同财产、共同生活,即所谓同财共居,这是符合我国古代社会提倡并维护大家庭的传统理念的。“我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都提倡合灶而食的大家庭制度,累世同居会受到表扬。(注: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0页。)并且这种理念是以法律作后盾的。如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同居语源的另一层涵义是指夫妇共同生活。夫妇乃家庭的根本成员,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亲属关

4、系发生的源泉,基于身份上的特殊性及所承担的繁衍抚育后代的职责,同财共居符合自然和社会的要求。 2.同居的法律涵义 多数国家对同居问题都作了法律规定,如:(1)德国。德国民法典第1353条第1款规定:婚姻终生有效。婚姻双方相互之间有义务过共同的婚姻生活;婚姻双方互相向对方负责。(2)法国。法国旧民法第214条规定:妻负与夫同居之义务,有随从夫所定居之任何场所之义务,夫有收留其妻按自己资力及身份,供与生活上一切必要之物之义务。该条文于1938年修正为第213条第1款: 为一家首长之夫,有选定其家居处之权利,妻有与夫同居之义务,夫有收留其妻之义务。之后经1970年6月4日第70459号法律修正为第2

5、15第:夫妻双方相互负有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义务。(3)日本。日本旧民法第788条规定:妻因婚姻入夫家。第789条规定:妻负有与夫同居的义务,夫应使妻与其同居。后民法进行了修正,现行民法第752条规定:夫妻应同居,相互协力,相互扶助。(4)意大利。意大利民法典第143条第2款规定:依据婚姻的效力,夫妻间互负忠实的义务、相互给予精神和物质扶助的义务、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合作和同居的义务。(5)阿根廷。阿根廷民法典第199条规定:除非依特别情况必须保持暂时的分居,夫妻应同居一室。在同居危及配偶一方、双方或子女的生命或者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的完整时,得在裁判上免除此项义务。(6)港、澳、台地区。依香港特区

6、家庭法的有关规定,婚后夫妻双方有同居的义务和权利。(注:参见王春旭、罗斌主编:港澳台民商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398页。)澳门特区民法第1533条规定:夫妻双方互负尊重、忠诚、同居、合作及扶持之义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02301条亦明确规定:夫妻互负同居义务,但有不能同居正当理由者,不在此限。 综观以上各国和地区亲属法对同居权利义务的标准,其法律涵义在于:其一,同居乃婚姻的效力之一,是男女双方基于婚姻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二,同居是共同生活的要件与标志,其立法精神在于要求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应通力合作、相互照顾和扶助。 值得指出的是,不少国家早期有关夫妻同居问题的立法中,片面

7、强调妻子单方面负有与夫同居的义务、有悖男女平等的内容已被修订,取而代之的是夫妻双方互负同居生活义务的标准,男女平等得以进一步实现。如法国旧民法第214条规定:妻负与夫同居的义务,有随从夫所定居之任何场所之义务,夫有收留其妻按自已资力及身份,供与生活上一切必要之物之义务。1938年修订为新法第213条第1款: 为一家首长之夫,有选定其家居处之权利,妻有与夫同居之义务,夫有收留其妻之义务。1942年又修订为第215条第2款:由夫所选定之居处,对于家显示有身体上或精神上危险时,妻得例外地为自己及其子女许有法官所定另一居处。1970年又修订为第215条第1款:夫妻双方相互负有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义务。19

8、75年该条第2款修订为:家庭住所应在夫妻一致同意选定的住所。日本旧民法第788条、第789条规定:妻因婚姻入夫家,妻负有与夫同居的义务,夫应使妻与其同居,故住所决定权属于丈夫。该法修正后第752条规定:夫妻应同居,相互协力,相互扶助;应基于夫妻之协议选定居所住宅而同居;一方为决定或变更,他方无随从之义务;如双方协议不成,由家庭裁判所调停或审判决定之。(注:参见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93页。)德国旧民法第1354条规定:关于一切婚姻共同生活之事项,由夫决定,尤其居所及住宅;如夫之决定为权利之滥用时,妻无服从其决定之义务。后由男女同权法将此删去,改由夫妻共同决定其居

9、所。1998年7月1日生效的重新标准结婚法的法律将结婚的规定重新纳入民法典,其中第1354条已废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虽没有明确规定夫妻双方有同居的权利与义务,但规定了婚后的住所决定权问题。婚姻法第8条规定:“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这一规定,实际上是指明了夫妻平等地享有婚后住所决定权。其立法精神还在于提倡“男到女家,移风易俗,改变我国传统的“妇从夫居的居住方式。事实证明,该规定对于转变人们的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建议稿保存了该规定,并加上“夫妻有平等的住所决定权这一更加清晰、明了的内容。 3.同居的学理

10、解释 对同居的深刻、具体涵义,我国台湾学者史尚宽先生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同居义务,谓婚姻上之同居,非 仅为场所上之意义,同在一屋如设障壁而分别生活,非为同居。场所虽有多少之间隔,亦得成立同居。(注:参见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92页。)依照史先生的阐释,同居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其一,夫妻同居为夫妻共同生活的根底要件,其义务为本质的义务,于婚姻成立同时发生,在婚姻解销前,继续存在;其二,同居义务为相互的;其三,性交当然为婚姻之内容,可解释包含于同居义务之内;其四,同居谓同一住所或居所,从而妻或赘夫就夫或妻之一时所在地,无与为同居之义务,亦无与之伴同旅行之义务。(注:

11、参见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92295页。)从史先生对同居义务的细致分析可以窥见,同居乃夫妻同一住所或居所,是其外部形态;就其内部特征而言,亦即同床同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相互照顾和扶持、精神上的慰籍及两性的结合。人类社会自产生婚姻形态,两性结合的合 法归属在婚姻。同居应是蕴含着两性结合的内容。 二、设立同居权利义务的意义 婚姻法虽从夫妻双方婚后的姓名权和参加社会活动、生产、工作、学习的自由以及双方都有实行方案生育的义务等三个方面加以了标准,但有关夫妻人身关系的立法仍过于笼统、粗略。建议稿在夫妻人身权方面增设了夫妻互享、互负同居生活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其意义在于:

12、1.使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清晰、明了。摒弃现行立法“宜粗不宜细的指导思想,代之以具体、细密的法律标准模式,是我国将来立法的选择。顺应这种趋势,建议稿应将有关标准设计得更加详尽、充实。我们并非要求法律包罗万象,但同居涉及夫妻婚后共同生活问题,是社会对结为夫妻的男女双方的根本要求,立法必须加以明确、具体标准。并且,明确的立法也可以使当事人知晓自己婚后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自觉标准其行为。 2.有利于与其他法律制度协调。最高人民法院1989年11月下发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假设干具体意见规定,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3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

13、居满1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建议稿也规定,夫妻双方缺乏感情,分居已满3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视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调解无效时,准予离婚。既然分居已满3年是准予夫妻离婚的原因之一,那么,何谓分居,便成为理论和实践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弄清何谓分居,首先必须解决同居的内涵问题,否那么该问题的链条将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就法律标准而言,欠缺同居权利义务的规定而仅规定分居问题,是十分突然而难以理解的,更不易实际操作,将两者均加以明确规定,才能保证法律制度的和谐、统一。 3.有利于与刑法的有关标准协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6条的规定及有关的刑法理论,强奸罪的主体是已

14、满14周岁、具有识别和控制能力的人,通常是男子,其中直接正犯只能是男子。丈夫通常不能成为强奸妻子的主体,但教唆、帮助他人强奸妻子以及误认为妻子是其他妇女而强行奸淫时,仍然构成强奸罪。(注:参见张明楷:刑法学(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06页。)也就是说,丈夫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能成为强奸妻子的主体,其依据何在,这显然是刑法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依赖于婚姻立法的帮助。如在婚姻立法中明确规定夫妻婚后互享、互负同居的权利和义务,且同居涵盖两性结合的内容,那么刑法理论中有关丈夫一般不能成为强奸妻子的主体的缘由问题便迎刃而解。实现各个部门法之间的协调一致,是我们在立法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15、 三、关于违反同居义务的法律后果问题 对于违反同居义务的法律后果问题,明律曾有规定:“假设妻背夫在逃者杖一百。从夫嫁卖,因而改嫁者,绞。“5年无故不娶及夫逃亡3年不还者并听经官告给执照,别行改嫁,亦不追财礼。(注:法学教材编辑部、婚姻法教程编写组编:婚姻立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2023520236页。)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02301条规定:夫妻互负同居之义务,但有不能同居之正当理由者,不在此限。夫妻一方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同居时,他方可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同居的义务。但基于人身关系的性质,此判决不可强制执行。(注:参见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97页

16、;李景禧主编:台湾亲属和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从各国立法及其学者们的解释来看,违反同居义务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有: 1.免除负担生活费用的义务。有的学者认为夫妻互相扶助为夫妻共同生活关系之本质,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于拒绝同居之当事人,亦不能免其扶助义务。(注:参见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97页。)史尚宽先生那么认为如一方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同居义务时,相对人应免其扶助义务。“盖此时假设仍使对方负生活保障之义务,那么显有背于夫妻关系之诚信原那么。(注:参见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98页。)笔者赞同史先生的观点。既然法律确立夫妻双方互负同居义务,当事人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