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引入数学实验灵动初中数学课堂.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66654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引入数学实验灵动初中数学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引入数学实验灵动初中数学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引入数学实验灵动初中数学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引入数学实验灵动初中数学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引入数学实验,灵动初中数学课堂邵晓燕【】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放手.数学实验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点,它将课堂还于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新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灵动初中数学课堂.【关键词】数学实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实验活动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采用合理的手段,让学生借助学具动脑、动手、动口,引导学生从直观现象到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开展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推进学生的学习与开展.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设计数学实验,变以往的“听数学为“做数学,使复杂的数学知识在“实验中变得“可视化,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数学综合素养,促使学生更全面地开展与提升.一、开展实验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枯燥的数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由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教学“无理数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无理数的知识内容前,选择和学生一起探究

3、思考.首先教师让学生准备了两张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纸,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将其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并让学生思考拼成的这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多少?学生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都非常主动的进入到操作探究中.很多学生在剪拼完成后,发现这一新的正方形的面积是4,它的边长是2.随后,教师又问学生:如果是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将其剪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最后的面积和边长分别是多少?学生很快整理出这一新图形的面积是2,但其边长,学生一时之间不知道是多少,只是知道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乘积,学生迫切地想要揭开这个谜底.这时,教师引出无理数的知识内容,学生也非常興奋地跟随教师的引导去思考、探究.整节课学

4、生精力集中,兴趣盎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了想要学习的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组织实验活动,加深知识理解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习惯向学生倒灌、讲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很被动、机械,不利于学生的开展.因此,教师需要改变创新,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巧妙地设计数学实验,让学生能够从中非常真切地体验知识的有效生成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有效地掌握数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时,教师没有直接出示边角边这一公理,而是和学生一起尝试需要几组条件相等时才能全等.教师适当地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了一个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动手

5、操作:每名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怎样才能使剪下的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能够重合?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通过举反例说明一个或两个条件不行,让学生体验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小组发现:两条直角边相等或一组直角边一组斜边相等时可以重合.对局部同学的发现,其他同学跃跃欲试,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大家一起来动手验证:教师给定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和这两边夹角的角度,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画出这个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都纷纷画出了一个三角形,并在完成操作后,主动地交流、探讨,发现大家画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于是学生从中大胆地猜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

6、三角形全等.学生通过剪、画、比,在活动中主动地思考,从直观上很好地感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这三个条件,并加深了对这三个条件的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活动,学生感知了知识的发现、验证过程,锻炼了动手能力,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引导实验探索,培养探究能力学生是一个灵活的个体,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多从学生角度开展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充分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矩形时,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用学具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对角线是两根橡皮筋,如果扭动这个框架,那么

7、平行四边形的边的位置、内角的度数、对角线的长度都随之变化.课堂上学生扭动这个框架,当其中一个内角变为直角时,发现这就是矩形.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矩形比平行四边形多了“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个条件.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使学生理解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矩形还有哪些特殊性质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度量后发现: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对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等等.再由小组讨论证明.在这一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思考,多角度观察、认识图形,主动建立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联系与区别,并从中发现了矩形的特殊性质.学生从直观感受中加深了对矩形定义、性

8、质的理解,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操作实验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将数学内容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探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四、借助数学实验,拓展学生思维数学知识本身有着很强的抽象性,直接的讲解可能会使学生厌烦,而机械的记忆会使学生理解得不够深刻.数学实验的有效开展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充分简化数学内容,活泼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体验,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先做后想.

9、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有趣的数学实验,旨在让学生用“脑思考、用“心学习: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沿局部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由于对展成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没有要求,剪错了没有关系,可粘上重剪,学生在较为宽松的学习气氛中大胆尝试.剪好后小组讨论归纳:把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需要剪开7条棱;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不同的棱剪开,展成的平面图形可以不相同.有了一定的根底后再逐步过渡到先想后做:你能把正方体纸盒展开成下面的平面图形吗?要求学生将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如何剪?这样剪行吗?下一步又怎样剪?学生边思边剪,是本节课内容的一个提升,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XC9-7.TIF,JZ XC9-8.TIF,J

10、Z在这一课堂教学中,教师立足学生的生活,巧妙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趣味实验活动,化抽象为直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变得更加主动、积极,获得对数学本真的感悟与认知,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总之,数学实验的有效开展,将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灵动学生思维,对学生的进一步开展具有推动作用.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设计数学实验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学习时机,真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学习.【参考文献】1梁海侠.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24):97.2姚秀.具身认知视野下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建构J.根底教育研究,2023(10):56-57.3钱程.实验融入数学课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3(17):143-1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实验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