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长华同志在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活动上的讲话 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打好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的攻坚战-林建华主任在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我省粮食作物生产实现全过程机械化,农机化开展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益,向着全面实现农村各业机械化更高目标迈进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省农机化开展的战略重点开始了新的转变,打响了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的攻坚战。会议期间,我们参观了烟台XX县区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现场和机具演示,听取了XX县区政府和XX市、XX县区农机局的典型发言。特别是农业部农机化司宗锦耀司长、农机鉴定总站刘敏站长、中国
2、农机化协会常务会长马世青和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农机化开展战略研究专家白人朴教授等,亲临会议指导工作。宗司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热情鼓励和鞭策,为我们突破经济作物机械化、全面实现农业和农村各业机械化、继续走在全国的全列,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高洪波副主任受贾万志副省长的委托到会讲话,对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希望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清方向、明确责任和任务,努力开创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增强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紧迫感 XX省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随着农业生产
3、逐步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和农民增收的需要,经济作物在现代农业和农村开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全省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到达60:40,经济作物面积接近种植业的“半壁江山,产值已占到整个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但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缓慢,装备水平不高,生产手段落后,不仅制约了农机化的全面开展,而且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我们必须站在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建设的现实需要。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开展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也是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而转方式最
4、主要的就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变劳动密集型为技术集约型,变单纯数量扩张为质量与效益并重,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经济作物虽然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传统经营、人工劳作、效率低下的生产状态,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差甚远。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开展机械化生产。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转变经济作物的生产方式,首先要从生产手段上进行根本变革,通过大力开展机械化,推进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实践证明,生产方式转变越深入,对机械化的依赖性就越强,机械化开展就越快,现代化生产效果就越显著。 (二)推进经济作物
5、机械化,是提高经济作物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我省经济作物生产能力开展到今天这个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品种改良与种植技术,特别是花生、马铃薯、蔬菜等种植规模较大的作物,单位面积生产能力提高的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土壤承受力也接近饱和。要想实现生产能力的再提升,必须注重依靠科技创新,寻求新的增长点。机械化生产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限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到达的农艺要求,是先进农业技术大面积推广运用的必然选择。机械化作业,既可以保证农时要求,通过适时种植和收获延长作物生长期,促进增产;又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减少人畜力投入,促进增效;还可以通过实施先进技术,进
6、行精准耕作,促进增收。实践证明,大蒜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效率提高70倍,每亩可为农民增收节支60元。生姜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可延长生长期5-7天,每延长一天每亩生姜可增产50公斤左右,增产幅度达8%。花生机械覆膜播种比常规播种增产15%左右,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减少损失2%,仅此一项每亩就可增收减损40公斤。据专家测算,机械化对农业增产增效增收的奉献率可到达20%左右。在经济作物生产中,要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实现综合生产能力的新跨越,机械化是必然选择。 (三)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统筹城乡开展的现实需要。统筹城乡开展,关键是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只有实现机械化
7、,才能解放和替代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条件,使农民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进由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我省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近“半壁江山,而劳动力的投入却是一半以上并且劳动强度高。从省农机办去年调查研究的情况看,粮食作物种植比重较大的地区,由于机械化生产已占主导地位,农机替代作用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快,务农人员比重低,有的仅为26%。而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较大的地区,由于机械化水平低,主要生产环节大量占用劳动力,务农人员比重大,有的到达59%。目前,我
8、省已进入城乡一体化开展的重要时期,经济作物生产成为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的重要制约因素。没有机械化做后盾,全省年均稳定转移20230万农村劳动力的目标就很难实现。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镇开展创业,是大势所趋,也是新形势对农机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是农机化科学开展,全面实现农村各业机械化的现实需要。目前,我省农机化的总体开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却排在全国的第3位,其主要原因是经济作物比重大,机械化水平低,拖了全省综合农机化水平的后腿。从全省看,农机装备整体上还是以粮食作物机械为主,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机械
9、化开展不协调,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202223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开展到75%,其中粮食生产到达86%,但经济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56%,机械作业主要局限于耕、整地环节,种植和收获环节仍是传统劳作占主导地位。经济作物机械化事关农机化开展的大局。经济作物机械化问题不解决,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全面实现。因此,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是农机化科学开展、全面开展的当务之急。 二、认清形势,坚决信心,努力实现农机化开展重点向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转变 当前,我省农机化开展已经跨入高级阶段,今年随着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实现,粮食作物生产将实现全程机械化,全省农机化开展的战略重点将实现新的转变。在新的历
10、史时期,全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面对新的任务,我们要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认清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及挑战,全省上下坚决信心,凝心聚力,形成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的强大合力。 (一)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良好环境已经形成。随着粮食作物全过程机械化的开展和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力度的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始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列入日程。国家和省先后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根本形成了依法促进的开展格局。今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开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推广力度,加快提升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省委、省政府屡次
11、强调,要统筹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农村各业机械化的开展。今年初省里召开了经济作物机械化座谈会,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的意见,做出了具体工作部署。各级正在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许多市、县集中资金,重点安排,优先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并把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为目标考核、工作督导、表彰奖励的重要内容。今年我省第一批购机补贴资金用于补贴经济作物机械3千多万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5%。不少地方还对花生、薯类收获等重点机具实行累加补贴,补贴额度超过40%,调动了农民购机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积极性,提升了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装备水平。 (二)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进入本
12、世纪以来,我省通过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在全力推进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同时,围绕突破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在全省组织实施了花生收获、薯类收获、“三辣蔬菜收获以及茶叶、水果生产加工等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目前,全省各级设立的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到达40多个。各地依托示范基地,通过产、学、研、管、推、销相结合,着力进行机械试验改良和示范推广,探索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加快了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发创新和推广步伐。202223年,全省通过省级以上农机推广鉴定的经济作物机械就有20234种,涉及花生、马铃薯、地瓜、大姜、大蒜、茶叶、蔬菜、油菜、烟草等2023多种作
13、物,既有播种、收获机械,又有移栽、采摘、修剪、中耕、施肥机械,根本涵盖了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经济作物。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方案重点工程和公益性行业科技工程,整合多方面力量进行攻关,在花生联合收获和薯类播种、收获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不少研究成果到达了国内领先水平。全省已有20230多家农机企业参与了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发与生产,形成了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专业生产厂家为骨干、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的经济作物机械生产格局。在总结创新示范成果的根底上,提炼形成了花生收获、薯类收获、设施微耕、电动卷帘和茶业加工等11个机械化作业技术标准,为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装备支持。 (三)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
14、的市场机制正在形成。随着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在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农忙时节劳动力出现了十分短缺的现象。这几年鲁西南地区大蒜种植区,大蒜收获季节不断出现“一工难求的现象,蒜民十分渴望使用大蒜收获机械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农民使用经济作物机械的热情日趋迫切。同时,利用机械化手段不仅替代劳力,降低生产本钱,而且为机手拓宽了增收的渠道,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选择。经营经济作物机械投资回报率高、周期短、风险小,一般1-2年就能收回本钱,农民购置和经营经济作物机械的积极性不断高涨。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适应了供需双方的需要,拉动了农机化作业市场的形成,为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带来了机遇和广阔前景
15、。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仅通过购机补贴就新增各类经济作物机械2.06万台,增量之多、增幅之大前所未有。 (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工作根底已经具备。“十五以来,省农机办一直把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为培植农机化创新开展新增长点、实现农机化全面开展、跨越开展的重要举措。全省农机系统不断进行工作创新,在抓重点和重点抓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构建了层层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的工作机制,为加快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提供了借鉴。农机化培训推广体系的健全完善,特别是各级农机化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为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快速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农机效劳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机效劳组织建设
16、,开辟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新渠道,目前全省农机合作社的总量已达3450个,到达了平均一乡两社,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开展和标准化建设,不但发挥了带头推广示范新机具、新技术的作用,而且推动了农业生产向有组织的规模化作业开展,为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提供了可靠的效劳保障。 在分析有利条件和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虽然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有了一个良好的根底,但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如经济作物机械缺乏,总量太少,科技含量低,性能不稳定,甚至有些经济作物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还是空白;科研单位、农机生产企业研发生产经济作物机械严重滞后,适用型机械的生产跟不上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全省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模式多样,机具配置、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难度较大,对机械化生产形成一定制约;特别是有的地方农机部门的领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