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思考与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的新要求,这是党建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为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根本原那么和努力方向。XX县区针对党员结构的不同层面、党员素质的不同要求,以教育引导为根本,以保障权利为抓手,以关心鼓励为重点,以发挥作用为目标,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切实尊重和稳固党员的主体地位,稳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建立素质提升机制,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偏重于向党员提要求,派任务,无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得多数党员认为在党内工作、生活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是党的
2、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他们才是党的主体,而党员不过是被指挥、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造成党员主体意识淡薄的问题。 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让广阔党员对党的事业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是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和内在动力。XX县区以各级党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为主阵地,对广阔党员普遍进行党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方针政策以及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同度和普通党员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知度,增强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年初以来,XX县区共整合党员教育培训基地46个,建立了由党校教师、
3、先进模范人物、领导干部等组成的200余人的师资队伍,并加大对党员教育经费投入,除从留存的党费用于党员教育外,还把党员教育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每名党员划拨20元作为教育经费。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党员培训班32期,参培人员7300余人,其主体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建立权利保障机制,落实党员“四权 在党内法规规定中,对党员主体地位的法规规定过于简单,对党员以适当方式参与民主监督、政策制定和党内决策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有效的途径,基层党员不了解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自己有什么样的权利,存在“按时交党费、凡事听领导、议事表同意的不正常现象。为改变这一现象,将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
4、,XX县区对党内民主制度进行了创新,形成标准、科学的权利保障机制,为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坚持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的根底上,XX县区新建立党员监督员和党员代表旁听县委常委会决策制度,充分彰显党员的“四权。各党支部推选2名以上能力强、威信高的普通党员担任党员监督员,定期收集、整理、上报本支部党员对党组织班子党务公开、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县委常委会、党委会讨论重大问题时,通过确定会议议题、发布公告、党员报名、确定名单、征集意见、组织旁听(质询)、答复等八个步骤,组织党员代表旁听,既让党员代表了解县委决策过程,成为
5、县委决策的带头执行者、拥护者和宣传者,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集中党内智慧使一系列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今年2月份就经济适用房建设、平安法治铜山建设2项议题,先后共组织21名党员代表进行旁听,收到代表整理的意见和建议380余条。 建立互助帮扶机制,增强党员归属感 做好关爱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使广阔党员真正感受到入党后有义务、有责任、有奉献,同时也有权利、有温暖、有荣誉,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能有效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XX县区在全县深入开展“城乡互帮互助,党建创新促富主题实践活动,要求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建1个以上农
6、村党支部,每名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帮扶1名以上农村困难党员;建立县镇村三级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动态管理网络,实行动态管理、动态效劳;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提供救助,对年老、孤寡或残疾的生活困难党员定期走访慰问;建立困难党员脱贫资金,对城市下岗失业党员和农村困难党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贷款贴息;组建300人左右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定期深入农村和社区,无偿为困难党员提供党务政策咨询、维权保障等效劳,并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截至今年3月初,各级党组织已为贫困党员办实事好事5600多件,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建立效劳管理机制,发挥党员作用 发挥
7、党员作用,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需要靠活动来承载,靠舞台来展示。XX县区高度重视党员效劳中心网点建设,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创立平台,把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党的工作、党的建设等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基层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日常实践中得到尊重和落实。 今年1月,XX县区3个镇党员效劳中心、6个村党员效劳站、2个社区党员效劳室全部挂牌运作,形成了“镇党员效劳中心、村党员效劳站、社区党员效劳室三级党员效劳网络。全县各党员效劳机构积极做好组织党员活动、化解党员困难、解答党员疑问等工作的同时,还结合附近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地发挥党员优势,开发了修理、家政效劳、托老托幼等便民利民效劳岗位,既增加了党员的就业时机,又为群众提供了放心效劳。目前,这些党员效劳机构共为256名流动党员接转了组织关系,为32名困难党员提供了就业岗位,并吸引在职党员1241人到党员效劳机构参与活动,还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文艺队、健身队等12支,组织各类文化娱乐活动21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