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共青团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青年员工是企业员工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上的认同感、积极度、参与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价值体系,其核心是要追求成功、卓越,追求成长、开展,包含着趋善、公平、合理的价值准那么,推崇人类普遍的发奋向上、努力拼搏、热爱挑战等共同理念与行为准那么。企业中主体力量是青年,那么,如何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才是团组织在企业中的主要工作。 一、共青团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 青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群体,青年文化是企业文化
2、的重要组成局部。由青年组成的共青团,是企业中思想最活泼、最少保守观念、最多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在企业的科研、生产、效劳、管理等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团组织的工作重点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着力提高广阔团员青年的素质,并把他们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转化为企业开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的变化,对企业团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政治工作的领先属性,要求共青团工作走在前;思想意识的多变性,要求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并不断创新改进,要求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培育
3、“四有新人的目标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改革开展和企业文化的传承。因此,共青团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二、共青团是企业文化创新工作载体的承载者 顺应企业开展的需要,做符合青年成长成才的实际,在青年职工中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是团工作效劳企业目标实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我们时刻都要紧扣企业生产主题,坚持贵在创新,重在创效的原那么,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效劳创新等几个方面,将活动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和各个青工岗位。那么,如何通过多种形式的工作载体来加强共青团活动的品牌建设,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建设青年品德文化。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负责任、有良
4、知、讲诚信的青年群体,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建设青年团队文化。大力培育青年员工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效劳精神,做到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为增强企业竞争实力而共同努力。 建设青年学习文化。努力形成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良好气氛,在青年员工中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青年员工掌握过硬本领,适应企业改革开展的要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建设青年创新文化。鼓励广阔青年员工强化自主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力、提高创新本领,引导青年员工投身创新实践。 建设青年奉献文化。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青年员工效劳企业、效劳社会的能力,教育青年员工热心公益,弘扬“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者精神。 三
5、、共青团是贯彻天地人和责任文化的先行者 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共青团“醒得很早。这些年来,团的新媒体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与新媒体技术迅猛开展对青年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带来深刻影响的形势相比,团组织应用新媒体的步伐还没有跟上。新媒体开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了解青年舆论、引导青年思想的重要方式,也是组织、联系、效劳青年以及了解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的重要方式。 宣传责任文化要结合实际。宣传责任文化要结合自身岗位,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企业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加强企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磨练意志,爱岗敬业,在自励中培养自己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品格。 四、共青
6、团是贯彻和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深化者 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发挥共青团的先进性,主要表达在实现企业价值与青工价值的统一,在企业中形成青工共同认同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目标,并为之产生青工合力的企业文化气氛,发挥青工的生力军作用。 满足青工的自尊心。企业青工的物质需要在减少,而精神需要那么在增加。企业共青团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企业的软环境,设法满足青工们的精神需要,引导和协助青工设法获得共识和自尊。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受到应有尊重,这样才能够鼓励青工积极投身于工作; 满足青工的创造性。企业共青团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用争先创优等适当方式促使青工从事创造性思考、学习和参与创造性的工作,激发青工的主动精神,使青工主动、自觉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是青年技术人员,他们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所需要的智力或认知力多于所需要的体力,只有满足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才能做到“事业留人; 满足青工的归属感。对从事日益复杂工作的青工,现代企业不再是仅靠收入来吸引人,而是在更大的程度上依靠能使个人得到满足感和归属感的工作环境来争取,正所谓“感情留人。企业共青团可以在进行正确婚恋观的宣传教育的同时,做到“关心人,从交友沟通、恋爱介绍、婚房介绍、贷款购房等等的效劳,使每一个青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视企业为家。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