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局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2023年是加快推进我市体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之年,全市体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科学开展为指导,以实现体育现代化为目标,以体育惠民,转变体育开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抓转型、促开展,实现体育根本效劳均等化、普惠化,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开展,为“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作出了积极奉献。 一、加快体育惠民工程建设,实现公共体育设施水平的大提升 积极推进城乡公共体育设施一体化,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体育生活圈。一是启动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完成市中心城区区域性全民健身、少儿业余训练中心田径场、门球场改造。灌南县乒羽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2、,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馆、连云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根本建成,新浦区、海州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启动。启动新一轮城区健身设施建设,完成10个街道、50个社区健身点建设,通过对城市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改造、完善和整合,形成城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根本架构初步形成。二是加快市、县体育中心建设。市体育中心根本建成,市体育运动学校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游泳馆竣工。加大县级体育中心功能设施的完善配套,加强运营管理,推进场馆设施对群众开放,充分发挥了体育中心效劳群众的功能。三是加快实施行政村全民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工程。依托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工程,实施整修改造、提档升级。在去年完成县级10
3、07个行政村健身路径建设根底上,今年完成300个建设任务。同时,加强对健身设施的更新改造,正常使用率达98%以上,城乡基层健身设施水平得到根本改善。 二、完善全民健身效劳体系,实现全民健身效劳能力的大提升 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丰富文化生活为导向,切实履行好政府公共效劳和社会管理职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一是积极推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化。积极开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新建健身健美、体育科技、体育产业、拔河等体育协会,全市市级体育协会达29家。推动单项运动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等覆盖延伸到乡镇街道,基层体育俱乐部建成率达100%。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培训1100名社会体育指
4、导员,全市每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达23人。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效劳机制,提高有组织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比例,推动全民健身的组织化、科学化。二是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生活化。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实现人群体育的均衡开展。举办全国拔河新星系列赛、全国跳绳公开赛、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列活动等比赛和活动。圆满完成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健身秧歌、风筝、太极拳剑、踢毽、跳绳、拔河等六项比赛,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会21个项目的比赛,获得团体5个第一,87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办赛数量、运动成绩、参赛人数位居全省前列,展示了近年来我市全民健身活动取得的成绩。举办全市全民健身日等大型活动11项,县区级大型全民健身活动
5、75项,参与群众达4万多人。积极开展体育进基层活动,将全民健身活动从重视大型群体活动向注重发挥健身点作用转变,向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生活化。三是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科学化。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完成体质监测10000人。将举办监测活动与日常监测相结合,在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开展对代表和委员的监测工作,世界卫生日、老年人体育节期间开展监测活动,发放科学健身指导手册4000余份,提高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社会影响,为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提供保障。四是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社会化。加快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开展体育竞赛和活动。提高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开放
6、利用率,稳固和提高全民健身医保“一卡通试点水平,努力建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 三、推动体育效劳信息化建设,实现体育便民效劳能力的大提升 将2023年确定为“体育信息年,以信息化建设推动便民效劳、机关效能、标准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一是建立公共体育效劳电子地图。完善体育网站建设,结合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民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工程,完成全市健身设施调查统计,完成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并向社会公布,极大方便了群众健身。二是完善网上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按照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经济开展软环境的要求,推行阳光政务。将政务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进行整合,重新开通了体育信息网,方便了群众,接
7、受社会监督主动性得到提高。三是提高网络管理和效劳水平。以体育信息网为根底,以管理和效劳为手段,以信息开发利用为重点,建成开放的、数字化的体育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以信息化促进了工作水平、工作效率的提高,推动了体育工作的标准化、现代化。 四、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实现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的大提升 紧紧围绕省十九届运动会备战参赛,进一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走集约化精兵之路,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整体实力。一是科学优化业余训练项目布局。科学实施竞技体育开展战略,全面提高根底大项的整体实力,做大做强田径、游泳、自行车、篮球、排球、网球等重点项目,积极扶持赛艇、把戏游泳、摔跤、柔道等优势、潜优
8、势项目,稳步推进集体项目的开展,着力培育夺金点和夺牌点,扩大夺金和夺牌面。我市组队参加田径、游泳、球类等20个大项的省年度锦标赛,获得38枚金牌、28枚银牌、34枚铜牌、1151分的优异成绩,为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二是提高业余训练资源配给能力。加快整合业余训练资源,继续完善壮大以新体校和市体育场为主体的区域性业余训练中心,积极创立、稳固提高国家、省高水平基地、俱乐部建设。市体校田径投掷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评为全国5个最正确基地之一,市体校在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第三轮评审中,在全省41所中总分排名13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市体校运动训练专业被省命名为品牌专业,标志
9、我市业余训练水平有大的提升。继续推进教体结合,推进市队校办、市队企办、市队俱乐部办,实现了人才、教学、场地、设施等共享。三是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抓好人才队伍的调整、建设、保障工作。10月24日,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体育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发动文化教育和运发动保障工作实施意见?,标准了运发动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树立“夺标育人理念,提高运发动学历教育层次,加强运发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拓展就业渠道,解决了运发动的后顾之忧。四是提高训练标准管理水平。将训练标准管理作为项目生存的生命线,建立教练员年度岗位考评机
10、制,全面推进了训练工作标准化、系统化。大力加强队风建设,切实加强运动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推进体育项目创新创优,实现打造体育城市品牌水平的大提升 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开展大局,积极打造体育城市品牌。国家健美健身队第二次来我市,由我市教练员组织集训,备战亚洲健美锦标赛,取得8个单项冠军的历史最好成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中国健美协会专门致信表示感谢。2023年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站活动在我市圆满举办,被国家体育总局领导誉为全国举办最好的一站活动,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专门发来感谢信,并安排我市在全国“科学健身、全民健康科普宣传工作研讨会上做交流发言。
11、继续打造赣榆的拔河项目品牌,11月,赣榆县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授予“中国拔河之乡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被授予此项称号的县。新浦区健身秧歌代表在全国第七届农运会获得两项冠军。继续打造灌云、东海女排全国赛事品牌、东海花游省赛事品牌。省体育局安排全省六家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较好的市县区,各制作10分钟专题片,在卫视体育频道播出,我市和赣榆县入选,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为打造体育城市品牌,宣传做出了积极奉献。 六、提高体育产业开展水平,实现效劳全市经济社会开展能力的大提升 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经济结构调整、重视体育产业的有力契机,培育体育市场,拉动体育消费,提高体育事业可持续开展能力。一是积极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体系
12、。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开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市体育产业开展,推进非根本公共效劳市场化改革,争取省产业引导资金230万元。着力开展体育制造业,经过几年的扶持,鹰游碳纤维自行车、苏云体育医疗康复器材两家企业,已开展成为我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骨干企业。二是拓展体育彩票市场。进一步完善体育彩票发行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系统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效劳水平,努力提高传统彩票销售份额,截止11月,销量突破5.3亿元。三是积极开展体育竞赛市场。承办全国女排大奖赛、全国女排2023-2023联赛、全国羽毛球俱乐部比赛、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锦标
13、赛等省级以上高水平体育赛事8项,市级比赛13项,促进了竞赛市场繁荣。四是加强体育场馆管理运营。开展体育系统场馆资源,特别是市、县体育中心综合开发经营的研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持续开展能力,提高设施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公共体育效劳。 2023年是全市体育事业开展水平实现全面提升的关键之年,全市体育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体育惠民,转变体育开展方式,实现体育根本效劳均等化、普惠化,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开展,为“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作出积极奉献。 一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大力开展公共体育效劳体系 认真
14、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效劳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完成城市十分钟健身圈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级体育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初步建成设施便捷、功能完善、效劳优质,根本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二是大力加强体育组织网络建设。积极开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标准化建设,推进体育总会、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城乡体育俱乐部的覆盖延伸。开展3A级体育社团创立工作,力争建成10个以上。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年内培训5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注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着力提高上岗到岗率,为广
15、阔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三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推动青少年、老年人、妇女、职工、农民等群体健身活动的开展,实现人群体育的均衡开展。组织好全民健身日等活动,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30项以上。打造“一县一品、“一区一品的特色活动品牌。积极推进体育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将全民健身活动从重视大型群体活动向注重发挥健身点作用转变,向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生活化。四是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社会化。完善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建成全民健身电子效劳信息系统。加快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和推动各级体育社团、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开展体育竞
16、赛和活动。提高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利用率,努力建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科学管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监测人数8000人,为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提供依据。 二夯实业余训练根底,着力提高竞技体育实力 围绕我市十九届省运会备战参赛总体目标,夯实业余训练根底,着力提高竞技体育实力。 一是科学优化业余训练项目布局。进一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全面提高根底大项的整体实力,做大做强重点优势项目,积极扶持新建项目和潜优势项目,稳步推进球类集体项目的开展。二是有效整合业余训练资源。加快整合业余训练资源,努力夯实市、县业余训练根底。加快整合业余训练资源,优化机构、人员、场地设施、运动队,完善壮大以新体校为主体的区域性业余训练中心。继续推进教体结合,推进市队校办、市队企办、市队俱乐部办等,努力实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