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八届四中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以法治建设为主题,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必将载入史册。 法治中国的春天到了。 以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节点,法治中国建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依法治国如同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将带来执政方式的变化、执政水平的提升,法治将搭建起更牢固的框架、更标准的轨道,让改革开展各个领域能够健康平稳地前行。 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法治信仰,是人们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
2、和保卫法律。一旦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人们就会长期持续、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法律只有被信仰,成为坚决的信念,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那么。 为什么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法律悬空、制度空转现象依然存在。原因就在于对法治的信仰没有真正树立。对于执政者来说,法治信仰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根底。只有对法治有着发自内心的信仰,才有可能形成法治思维,才能主动、自觉和蔼于运用法治方式。对于一般公民来说,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威力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只有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
3、矛盾靠法的习惯,法治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规那么的正能量。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决信念和执着追求。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根底。 让我们一起回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诸多亮点: 第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
4、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标准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
5、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标准性文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第四,完善立法体制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一是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根底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依法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参谋制度。二是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重要行
6、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不能久拖不决。三是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第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是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二是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参谋制度,保证法律参谋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三是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7、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四是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五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第六,提高司法公信力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别离的体制改革试点;统一刑罚执行体制;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别离;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参审范围;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
8、公开查询制度。 第七,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这样做,有利于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本部集中精力制定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审理对统一法律适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案件,可以更好的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监督指导全国法院工作职能,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第八,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有利于排除对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的干扰、保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有利于构建普通案件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的诉讼格局。
9、第九,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全会决定提出,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催促其纠正。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有利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行政诉讼制度,也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第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全会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的是促使办案人员树立办案必须经得起法律检验的理念,这项改革有利于促使办案人员增强责任意识,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有效防范冤假错案产生。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那么国强,奉法者弱那么国弱。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 法治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信仰,成为人们的共同习惯,意味着人们办事将不再需要求人,全体公民都将依据宪法、法律和制度办事,以前一些机关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将成为历史;意味着雾霾、三聚氰胺、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将不再是困扰全体公民的老大难问题;意味着“念斌冤案、“唐慧上访案等将不再发生。全体公民现实生活的真正幸福将得到切实保障。 这个时刻举国欢庆,全民欢呼,法治中国的春天到了。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