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如题所示,这是读书之后的感想汇总,严格意义上来说,可能没什么思路,仅仅是某一点引起的想法。这本书是大一进校语文老师推荐的,当初老师推荐了很多,有的看了有的没看,这本书还记得,名字很独特,以至于那一整年这本书的书名都成了我们骂人的口头禅。书的内容,自然是很少有人看。记得那时候老师说了一句话:人要耐得住寂寞。初听觉得很好笑,但老师的面色很凝重,下面一片“噗呲的偷笑声并没有让她变得轻松一些。她说:你们会觉得这一年很漫长,而往后的每一年,都会比前一年更快。事实确是如此。毕业的时候我甚至感觉09年夏天爸爸送我进校,帮我拿军训物资、生活用品还只是前一年的事情。现在,我仍然觉得,自己好
2、似也才毕业一两年。第一次进图书馆,想要把老师推荐的书找到,却不小心把图书卡弄掉,再也没有踏进图书馆一步。近来在微信读书推荐了这本书,拾起看看,原来自己曾经遇到过多好的老师。王小波的书在之前看过几本,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他那句“你好哇,李银河和他们清新的爱情。书本前期觉得这人可太搞笑了,放在如今也不过时的幽默感。对于文革、大跃进的一些讲法,让我看到了另一面的世界。之前看到都是千篇一律,王小波把炼钢和亩产三十万斤粮轻描淡写,只是为了突出“理性思维的重要性。但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叫做有理性。说起文革,他也是惯性的黑色幽默。“假设不是遇到了林彪事件,我至今还以为自己真能保卫毛主席哩。那些年的苦,他
3、只字不提,云淡风轻的把那时期的乐趣、荒唐一一刻画出来。没有英雄派的理性维持,没有激进派的亢奋冲动,最后呈现的也只是一个“平凡的王小波,“乌合之众王小波而已。特殊的年代,没人能幸免。他的杂文写得很有意思,最喜欢的是他的读后感,觉得评价非常中立,很多观点也非常正能量。他对老人与海、鱼王这两本书,评价很高,而且里面的一些评述,我个人受益匪浅。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在
4、人生的道路上,“失败这个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使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尽管老人最后只拿回了大鱼的骨头,这场看似与大鱼、鲨鱼进行的斗争,实那么,也是在与自己的限度进行斗争。假设是放在现实生活中,不免会觉得老人这样的斗争是无意义的,鱼骨拿回来也无法填饱肚子,诚然,这样是失败的。在世俗的角度上,谁过得更为富裕仿佛才是成功。而精神上的充足,似乎也得建立在物质丰富的根底。可谁又规定了人跌入深渊就不能仰望星空呢但书本中期收录了一些他对李银河的研究看法杂文,这个可能是我自己看不懂且没有什么兴趣,所以看了几个就跳开了。昨晚上看到李银河的研究中村落文化的说
5、法。“李银河把村落文化看做是一种消竭力量,是因为这种文化中人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眼前这个自然村里,把珍贵财力全用在了婚丧嫁娶这样一些事上,生活的意义变成了博取村里人的嫉妒、喝彩,缺少改善生活的动力。这个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分量太大,把个人挤没了。在这方面,恐怕我要同意李银河的意见,因为中国的村落文化和低质量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放弃村落文化到城市里生活正是千百万农民的梦想所以它是那种你不喜欢又不得不接受的东西。其实我个人倒不是觉得村落文化会引起消竭力量。这恐怕得是团体力量。而其中的婚丧嫁娶的事情变成博眼球,说实在的大概就是攀比心理吧。而这种心理现象,就算现如今村落文化自然削弱了很多,但社会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事情。大家所能攀比的事物更多了而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是得分析,是良性竞争,还是恶性攀比吧。村落文化当然有积竭力量。团结一致将村子变得更好,不就像现如今的中国一样吗国,只是大一点的村。地球,在网络时代也只是一个“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