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制试点调研思考 xx自xx年实施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以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经验。在总结试点实践情况的根底上,我们组织调查组,陆续在雅安、XX县区、眉山、遂宁等地对常任制试点展开了调研,了解到基层党代会常任制运行中的一些情况,为进一步探索实行常任制提供了研究依据。 在调研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注意把加强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与其它制度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建立党代会常任制与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等各项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的规章体系,构建党内民主制度的有机整体。 常任制要推进,要不断开展,应以完善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为内容展开第三
2、轮常任制试点,改革“议行合一的领导体制,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通过改善党的组织建设、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来完善常任制。具体来说: 第一、将常任制融于现行的制度根底。党代会常任制,旨在矫正决策的非民主性和监督无力的状态。从各地的经验来看,普遍感受到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方面都有所增强,决策程序向党内开放。但常任制毕竟是一个政治领域的试点,因此,常任制不应是在体制外去寻找开展,目前有的地方在试点中取消常委会或把常委会与书记办公会合并变成执委会,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逻辑性,但马上这样改革恐怕还不成熟,应该融入现行制度框架中。常任制并不是要否认我们的常委会,更不是否认党长期以来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调整
3、党与国家的关系是常任制要承担的历史重任。常任制就是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执政三者的统一,而当前关键就在于使执政党的决策更能表达广阔民众的利益和要求。常任制的作用在于,畅通政党与社会的沟通,达成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共识。因此要完善党代会年会的审议和讨论功能,标准党代会年会的讨论和审议程序,建立标准和程序规那么资助党代表全面、及时、平等地参与有关决策,如选举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的候选人、制定政纲、履行党的其他事务等。 第二、改革和完善党代表选举制度,增强党代表的竞争力,实现党代表与人大代表对接。在调研中我们不仅体会到党代表与大代表的高重合度(有的地方达40%),而且也体会到人大代表比党代表的社会
4、地位高的现状(很多党代表认为人大代表有权,行权有法律依据,提案有专门机构办理等),因此,构建党的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寓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之中的新体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选择。结合当前党代表运行中的现状,改变党代表的规模,精减党代表数(以人大代表为基准)和产生方式(采用直选方式)。在选举代表上,首先要划小选举单位,每个选举单位选举一个代表,这样就有利于在代表和党员群众之间建立密切的直接联系。代表候选人由本选区的党员自愿报名,竞选的程序公开,并能公正选举。其次,制定党代表竞争人大代表的规那么,实现党代表与人大代表的对接。从党代表中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解决党员代表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相统一,提
5、供了一个制度保证;再次,加强党代表能力培训。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党代表任期内,要加强对党代表各种素质的培养和培训。主要包括:进行党内民主理论和民主制度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选举和竞争能力及提案建议与议事能力,以提高党代表的素质。在人大会上辩论、审议以及表决的过程中积累参政、议政的经验,掌握按照法律标准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和关系的治理技巧。在活动方式上,党代会应更多地借鉴人代会在代表产生、会议议题、议案、表决、选举等方面的一些成熟做法,做到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第三,权力制衡应突出在党内自身的权力体系的分工上,开放性地建设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各级党代会的权力落实难,比方监督党委和纪委职能
6、难,这主要是由于党内体制所决定的,党代会是最高决策机关和监督机关,但也受制于上级党委,最为典型的就是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选举的干部要由上级党委审批,党代会的作用大打折扣,应变审批制为备案制,提升党代会的地位。常任制提出了一个锋利的问题,如何理顺党内自身的权力体系,上级党委与下级党委的权力边界在哪里。 第四,强化党代会常任制的宣传。党代会常任制是党的执政能力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鲜明标志。党代会常任制运行带来了党的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的变化,也肯定会影响党的执政能力。 在调研中,深切地感受到党代会要面向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党代会常任制实施的变化,党代表的社会作用,让更多地阶层了解党代表,从而提高党代表在社会的声望。为此,我们可以学会用民主的方法、科学的手段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的宣传形象,进一步革新和开放宣传部的社会功能,使其面向社会具有现代沟通功能,向社会宣传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体系等。除个别情况外,各级党代会也要逐步向全体党员开放,必须允许少数派向大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所有会议都向媒体和公众开放(只有个别例外),这有利于提高会议的质量和党的工作部门的效率。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