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以来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整理与研究摘 要:从对明清以来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全面探讨,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根本内容、艺术特征、音乐结构、历史价值,对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挖掘、搜集、整理与传承、保护、创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的整合性开发等问题,以揭示在全球化背景下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搜集与整理的社会文化意义。关键词:明清;多声部民歌;整理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323-0159-022023年6月,湘西苗族民歌被国家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有关此类的研究日益升温,人们也正以最新的视角面对我国少数民族民歌艺术和非物质文化
2、遗产保护。宏观地看,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开展创新,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方面。苗族民歌文化浓缩了中国民族音乐最具特色的民歌文化,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是我国民歌艺术的奇葩。在大力倡导开展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和积极开展武陵山区经济文化的今天,作为外乡最具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搜集、整理、传承、开展为湘西地区的山水和名城诠释出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明清以来是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开展的兴盛时期,同时也是苗族人抵御外辱、争取民族解放的频繁斗争时期;建国后,共产党和政府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苗族多声部民歌也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及方针政策的宣
3、传做出了重大奉献。对于明清以来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搜集与整理研究我们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形式与内容的搜集整理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是湘西民族民间艺术诸多形式中杰出的代表,它根植于湘西苗族人的生活及艺术思维,是湘西苗族人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等的载体;透过湘西苗族民歌,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于湘西苗族人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民族文化等等,还可以感悟到苗族人创造自己辉煌历史的大无畏精神。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搜集与整理是对 “民歌理论创新的一种实践,有利于加深对苗族多声部民歌及少数民族民歌的全面了解。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素材非常丰富,有的还处于原生状态,有许多民间艺人
4、和歌手可以访问。从音乐学、民族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内在逻辑关系来看,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多声部民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审美追求的结果。所以,探求它的产生和开展过程,离不开参照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审美意识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大局部唱的都是苗族的来源,祭祀鬼神以及他们的生活生产等内容。例如,苗族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一向自由,大多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进行,每个村寨都会有“游方场,在游方场所唱的情歌即叫“游方歌。而青年男女们通过游方歌来了解对方,或互诉爱慕、思念之情。男女青年追求爱情的对唱、女儿出嫁哭嫁、祭祀鬼
5、神,驱除邪魔、接待宾客,祝酒歌、苗族人民日常生活等等这些都是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所表现的具体内容。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演唱的形式和方法有讲歌、领歌、和歌等。演唱的方式分为高腔和平腔两大类,高腔旋律起伏大,抒咏性强,高亢激越,抒情优美。平腔旋律平直,曲调清丽婉转,属朗诵调。在多声部苗歌演唱中,体裁分类是十分严格的,在不同场合,需用不同的腔调和类别演唱。歌曲节拍较为固定,节奏比拟自由与复杂,近似于散板,但散而不乱。由于歌曲本身需要,歌手们即兴的缩短、延长、休止,使节拍和节奏在一首歌曲中显得多样化。但是只要了解到湘西苗族人的生活习惯与多声思维方式,想找出规律性的节奏与节拍也还是不难的。湘西苗族的多声部歌
6、曲根本上分为二声部、三声部,偶尔也会出现四声部。苗族二声部歌曲多为支声型,也就是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变体,这是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最为常见的声部结构类型。湘西苗族多声部调式很多,其中以宫调式最为常见,其次是羽调式、徵调式、商调式。曲式结构那么主要有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四段体、多段体等等。二、揭示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对苗族历史文化演进及现代文化产业消费的影响第一,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有长达几千年的演唱开展历史。根据文献记载和实际考察,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于明清以后得到繁荣,明清时期是湘西多声部苗族民歌开展的鼎盛时期。湘西苗族民歌是湘西苗族人抒发内心感情和传达思想情意的特殊形式,它与人们日
7、常生活、生产劳动、宗教信仰等有着直接联系,同时又与苗族人自身迁移、人口开展和苗族传统文化等有着直接联系,在当今苗族人审美需求中,苗族多声部民歌能揭示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关系和各自性格,并为苗族多声部民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吟唱提供现实依据。第二,综合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本体结构,其唱词、声腔、韵调、内容等遗存了大量古音古词,楚韵巫风浓厚。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自身演变特殊,是我们研究苗族历史的“活化石。明清以来,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最具特色,该段时期也是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开展的鼎盛时期,随着武陵山区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湘西文化旅游产业的迅猛开展,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又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并作为中国少数
8、民族民歌的代表与“苗族高腔、“苗族水腔、“土苗组合等走上国际舞台。但是,由于受到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危机“大气候的影响,其旺盛的生机仍很大程度上受到遏制,工业文明、全球化、外来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冲击使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在传承和创新中遇到了不少困惑,局部传统腔调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或变味走样,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民族地域精神被逐渐消解。三、研究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开展、演变规律,寻找保护和抢救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对策与措施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形成,运用于特定的社会生活之中,有一定的流传范围,由于它是在与歌唱相关的社会性集体活动中产生开展起来的,所以是一种富有群众性的民间音乐形式,得到群
9、众,尤其是本民族和本地区人民的认可和喜爱,它所形成的社会生活背景十分的广泛。而在长期的群体歌唱的实践根底上产生和形成的多声部审美意识,成为了多声部民歌形成和开展的重要心理条件。二者相辅相成,推动了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不断开展。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与其他事物一样,有它独特的产生、成长和消亡规律,当然这些也都离不开它所产生的社会形态因素。科学的兴旺使得劳动方式发生巨大改变,许多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生产,如今已得到机械替换,因此原本依附体力劳动的多声部劳动歌曲,就因为失去了生存的根底而逐渐泯灭。而生活风俗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使得湘西苗族的人们加强了与外界各民族的交流,因此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
10、断发生变化,这些改变都使得湘西苗族的多声部民歌开展受到了阻挠。因此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继承与开展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事。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湘西苗族民歌的研究更多的是聚焦在民歌本体结构和音乐结构上,缺乏对湘西苗族多声部族民歌搜集、整理研究以及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相关联等问题研究。湘西苗族民歌被国家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得到许多相关部门的重视,湘西州文化局组织人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互动机制研究,这既是现实策略问题,又是理论问题。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搜集与整理,应根据自身特点与属性,坚持“保护、传承、利用六字方针,并进一步
11、探讨后现代语境下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开展态势,对民族民歌的保护具有明显的方法论价值。对于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开展与继承,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的进行普查工作,创造各种以利于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健康开展的条件,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积极开展活动,培养歌手,建立歌队、合唱队,创办专业的民间合唱培训班,强化训练,教科普及等等都是继承的好方法。同时在保护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保护其完整性的原那么,如果只保存一局部的技艺传承,是无法完整的保存下来的。对于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继承,只是摄像录音等是无法完整保存的,更应该将其开展的场地维护好,即维持好歌曲演唱活动最根本
12、的原始生态环境。四、结语以上从对明清以来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全面探讨,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根本内容、艺术特征、音乐结构、历史价值,对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挖掘、搜集、整理与传承、保护、创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的整合性开发等问题,揭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搜集与整理的社会文化意义。通过市场经济条件下湘西苗族地区民歌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保护、开展等进行分析研究,说明了“四化两型社会转变时期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搜集与整理的运作模式和理论构建。以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搜集与整理为个案,由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蕴含的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切入民族文化研究,提炼苗族人特有的精神气
13、质,这将对探索中国民歌的演变规律和审美特征提供一个全新的范例,为民歌特别是苗族民歌与民族文化关系做出一个生动诠释。努力激发人们对于正在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民歌艺术及其文化的重视,进而对其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搜集与整理,促进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开展,保护我国多声部民歌艺术的多样性,从而适应世界全球化开展趋势的要求。这对立足于大力倡导抢救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大背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是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的具体实践,也为其他民族多声部民歌艺术乃至各种形式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抢救、整理、传承和创新研究提供范例,同时对于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两种话语相并存的当下开展也具有实际意义。基金工程: 2023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工程“明清以来湘西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搜集与整理研究,工程编号: 13YBA145。参考文献: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2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3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樊祖荫.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论稿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5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