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79449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年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年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3年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23年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开展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开展问题。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开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开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表达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它具有以下五个层面的特征: 第一,社会主

2、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改革开放和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活力。在这方面,我们党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一是尊重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气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

3、。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对于这些利益诉求,我们党充分尊重,并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尊重人民诉求必须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各得其所。其根本特征是,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表达。各得其所,指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标准,能公正地得其所应得。公正是各得其所的本质,公正产生和谐,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底。根据有的同志的观点,各

4、得其所主要包括一个社会能使社会成员各得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那么、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各得其岗,就是人有其岗,而且使人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得到合理配置;各司其职,就是社会成员要具有职业精神,能够认同并恰当地承担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在其职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各守其那么,就是每个社会成员要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那么、角色标准和规章制度,以及合法的公共秩序;各得其位,就是社会成员应根据能力和奉献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社会位置;各享其成,就是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其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也能共享社会开展的成果。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只

5、有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会成员做到和谐相处,各得其所是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和谐相处是各得其所的结果。“和谐相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其根本特征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从外延来讲,和谐相处主要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的和谐相处,人和组织的和谐相处,人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和谐相处。而人和人的和谐相处,又主要包括党和人民的和谐相处、干部和群众的和谐相处、党员干部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代际之间的和谐相处等。这里,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是

6、根本,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关键,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根底。从内涵来讲,和谐相处是指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即人们之间在人格、权利、时机、规那么和分配上的平等,而时机、规那么和分配上的平等是核心。和而不同即尊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共识,使多样性之间到达协调、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即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从使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并使社会充满活力,到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到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与和谐相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共生共进,即形成一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开展的合力。因

7、而,“共生共进应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落脚点。其根本特征是形成合力,共促开展。我们的开展是追求和谐的开展。和谐,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对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来讲,到达和谐是目的;对促进当代中国开展来讲,和谐又是手段。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凝聚起来、进而形成合力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集中力量,形成合力,以共同促进开展:既是为了使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组织、人自身内部的各要素到达共生共进,也是为了使党和人民之间、干群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各民族之间、代际之间,以及社会各要素之间到达

8、共生共进,又是为了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到达共生共进。 第二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概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呢。笔者认为,其中,民主法治既是其他五个方面的前提,又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根本要素和根本保障。特别要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特征的民主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9、义的民主法治,而非有些人所力主的那样,是具有所谓普世价值的西方式的民主法治。当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面对着许多问题,任务繁重,但根本方向已经明确,根本途径已经确定,关键是把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逐步落到实处。在此前提下,笔者从公平、友爱、有序、活力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表达公平的社会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原那么。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主要就是表达公平。但由于我们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了以利益差异为根底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鼓励一局部人、一局部地区先富起

10、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变动加剧,形成了欠兴旺地区、“三农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因此,表达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根底性工作。我们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社会、行政等手段,抑制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重点解决好合理税负、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欠兴旺地区开展、缩小城乡受益差距、增加就业等直接关系利益协调的各种问题。当然,公平是相对的,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但表达不出公平,就没有正义,就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彼此

11、友爱的社会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那么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因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根本原那么。社会主义是在人格、权利、时机等方面追求人与人平等的社会,它力图从政治、经济等制度上解决社会成员融洽相处的历史难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民群众有效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途径还不通畅、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开展过程中受益和表达意见的时机不等、社会互助机制尚未完善等等。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民主法治建设在一些方面滞后,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转型期出现较明显的不适应,教育文化事业开展不够快等等。在当前,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状况还比较

12、普遍。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制度供给、道德标准、教育开展、文化繁荣、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引导和要求人们互帮互助、老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当前重点要治理社会诚信问题。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社会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运行有序,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出现偏差那么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目前,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等各种条件的约束,也因为我们努力不够,作为社会主义题中之义的平等、民主、自由等的实现程度总

13、体上还不高,社会有序运行所需的法律、体制、机制、秩序、标准、组织、管理等还有不少问题,因而我们面对着大量严重的权利侵害现象、党群干群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紧张现象、刑事犯罪案件发生率上升现象等等。社会安定在当前成为人们普遍的渴望和需求。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秩序标准、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必需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协调机制的发育、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保证社会安定和运行有序。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衡量是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从历史开展的角度看,社会和谐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活力的和谐,是

14、一种死寂的、毫无价值的美。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开展的活力等等。在当前,制约我国社会活力的主要是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方法,关键还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开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创业、创新、创造,是社会活力的来源;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来源,和谐的达本钱来就

15、依靠活力。 第三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社会稳定和协调的理想状态;既表达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开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开展的平衡机制,它是社会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 程的统一。这样来认识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等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开展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

16、经济制度确实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表达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开展和促进人民共同富裕;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社会管理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社会稳定有序、安定祥和;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友爱、融洽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丰富,可以多视角、多方面进行阐述。从认识论看,把握事物的特征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根本途径。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