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79785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XX县区XX县区“四在农家创立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干部群众深化改革、加快开展的积极性和创立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于西部农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西部农村如何向更高层次开展,向现代文明迈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大课题。XX县区XX县区从实际出发,在农村开展“四在农家创立活动,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开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也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 创立思路的形成 XX县区位于XX省XX县区东

2、南部,是遵义、黔南、黔东南、铜仁四地州市的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2022年,全县农村实现了整体脱贫,但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和落后的习俗成为阻碍建设新农村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XX县区委、县政府在2022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派出百余名干部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村民组、小腮镇哨溪村大屯村民组,这些干部看到,农民成规模地种植红金橘增收致富,硬化庭院和连户路、改水、改灶、改厕,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XX县区委把罗家坡和大屯的经验概括为“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并在全县选点示范。他们制订了每户找准一条致富

3、路,建一幢宽敞的房子,有一套好的家具、家用电器,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八个一工程,以及通电、通路、通水、通 、通播送电视和改厕、改灶、改环境、建文化播送室、建体育娱乐场所等细化指标。罗家坡、大屯、桥底、后坪等试点村寨,在党政干部的积极引导下,用农民的双手和智慧使一家一户、一村一寨改变了面貌,农村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XX县区“四在农家创立思路的形成,有着现实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这种开展思路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XX县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了农村家居环境面貌根本改变、农民精神面貌根本转变。 这种开展思路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XX县区

4、28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在整体脱贫后,农户虽然根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增长缓慢,多数农户还没有到达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在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展阶段后,XX县区把开展重点放在了农村,“四在农家创立就是该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这种开展思路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践载体。XX县区委XX县区政府在酝酿出台“四在农家建设方案时,明确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在实践中,依托村党支部建设,把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5、民主有机统一起来,使这一活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载体。 创立的主要特点 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文明由实践创造并展现一种社会素质,说到底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本质的展现,人们不同的实践活动创造着不同的文明。XX县区有400余年建县史,一座座山寨,传统文明留存较多,而且惯性很强。如何实现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容回避的问题。XX县区实施的“四在农家创立活动,就是推动这一转型的主动抉择。这一举措与其他辅助性措施相互配合、交融演进,正在播洒一团团现代文明的火种。“五通三改三建虽然侧重的是物质文明建设,但其中渗透着社会主义

6、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从启动到展开都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精神动力,以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智力支持。“四在农家既包括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也包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而且也契合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一是农业根底设施发生了变化。村组道路和通信手段的改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改水、改电等,既促进了生产,又方便了生活。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大乌江镇的农民长期以手工劳动和自给自足为主,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的比重较大,这使得农民收入的增长极为缓慢。在建设中,他们大力开展庭园经济,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目前,X

7、X县区180个示范点的耕地经营结构调整面达60以上,庭园经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奉献率达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23以上。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创造条件搞多种经营,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快速开展,初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经济格局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的机制,不少产品占据当地市场的主要份额,苦丁茶、绿茶、精米等产品畅销山外、国外,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四是农村生态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在“四在农家创立中,实行绿化、亮化,水土开始得到保护;以建沼气池为突破口,由沼气池肥料构建起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圈,探索出猪沼粮、猪沼菜、猪沼

8、茶、羊沼草等多种生态农业样式;在开展庭园经济时,利用硒分布广、含量丰富的优势,把绿色富硒与无公害结合起来,很多产品以“硒为贵而在市场畅销,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转型。“住木房子,睡板板床,烧堆堆火,是余庆人民世代沿袭的生活起居方式,不少农民过着烟熏火燎、人畜共厕、蓬头垢面、衣着不洁的日子。“四在农家创立活动,使农村“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汽车开进来,村寨靓起来,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农民的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也有了根本改变。在“四在农家创立之初,一些根深蒂固的落后习俗曾同创立活动发生过抵触。下派的机关干部耐心细致、入情

9、入理地进行说服、教育,使广阔农民最终认同并自觉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多层次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图书室、电教设施建设,播送、电视、 的普及等,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广阔农民对教育科学文化的追求日益强烈,自力更生精神得到加强,自改自建的积极性迅速高涨。 创立的启示 XX县区开展的“四在农家建设活动,是西部地区立足本地实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以“三个文明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这一探索给人们以许多重要的启示。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新思路

10、,开创新局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贯穿我们全部工作的灵魂。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工作思路,然后才可能找到有效的工作模式。XX县区在酝酿“四在农家创立思路时,县委XX县区政府一班人屡次进村入寨进行调查研究,详细地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并找出其内在联系,对其他地区的经验既重视借鉴,又不盲目照搬,从而找到了适合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的创立思路。五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开展思路是求真务实、卓有成效的,也正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开展完善。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始终着眼于人的全面开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要更加开展,民主要更加健全,文化要更加繁荣,社会要更

11、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要更加殷实。这一论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永葆党的先进性,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在农家创立活动,抓住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围绕人的全面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既重视生产开展,又注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努力民主政治的开展,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因而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的有效途径。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级党政干部是团结带着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在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一支高素质、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在建设中,XX县区委XX县区政府支持、鼓励和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涌现出不少被老百姓称为“咱们的贴心人的好干部,为全县“四在农家创立和“三农问题的破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