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绿色家园我的绿色家园 秦青 每天早晨,我都会从穿城而过的湟水河上走过。站在桥上看风景,桥下水声潺潺,桥边柳丝飘飘,为小城带来了无限的风雅与诗意。桥上桥下,悠闲行走的人群沉浸在这绿色丰盈的景色里,我不住地感慨: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越来越绿,也越来越有韵致了。湟水河是西宁的母亲河,在遥远的过去,“湟流春涨”是西宁古八景之一。北宋李远在青唐录中这样描述:“宗河行其中,夹岸皆人居,间以松篁,宛如荆楚。”在李远眼里,湟水流域的景色与江南无异。如今,古老的景色虽然看不见了,但崭新的湟水河成了镶嵌在城区里的一条锦带,曼妙千里,驰向远方。我站在桥上,向桥下望去,左侧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丛,右侧是树成荫,景
2、成画。一座座静雅的小楼打开了一扇扇能看见风景的窗。听朋友说,她小时候就经常来到湟水河边游玩,大人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洗衣,孩子们在水中嬉戏。那时候,河边的草木花香、河水的碧光粼粼都是童年记忆的美图。后来,随着采砂的污染,工业的排放及生活垃圾的侵害,干旱缺水、水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质量差、水体含沙量高等导致河中淤泥形成的滩涂裸露,杂草丛生,乱石堆积,有的河段甚至臭味扑鼻。于是,西宁人的母亲河再也没有了清粼粼的流水。而今,在湟水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后,我们又见到了清澈如玉的母亲河,河水清凌,绿色环绕,绵延驰向远方的碧水成了一条绿色的河。在远处,还有一个能升降水波的液压坝,形成了一个个连续水
3、面,从高向低缓缓流淌,也如同瀑布一般,让人眼前一亮。河中有水,河边有绿,在护河石栏旁边的红色慢行道上,人们缓缓前行,迎着清风,闻着花香,心情也和缓缓流淌的湟水河一样舒畅。又看到了儿时清澈的河水,绕城的绿色也成了西宁的新景观,朋友还办理了免费骑行卡,每天和风光秀美的母亲河一起穿城而过。高原人对绿色的深爱和期盼就在这天朗水清的湟水河里得到了滋润,更在满城浓密的绿树中享受了春风。是的,有绿水也有青山,才是我们的绿色家园。我记得 20 年前从陕西来到青海的时候,感觉沿途越走越荒凉,看到沿途那些荒山、秃岭与戈壁,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悲凉。而今,步入青海的旅途也变成绿色,一座座青山伴着绿水成了崭新的容颜。我每
4、天经过的新宁路,一侧是笔直的杨,一侧是苍劲的松,沿途移步换景,处处盈绿。这只是城区里的绿景,而在南北两山上,一片片绿色的树林也展开了一片片生机盎然。不经意间抬眼,西宁人就能看见青山。据介绍,南北两山绿化自 1989 年启动以来,历经南北山一、二期工程绿化,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工程一、二期工程绿化,经过二十多年的绿化建設,完成投资 16.1 亿元,两山绿化总面积达 23.2 万亩,森林覆盖率由 7.2%增长到 75%,形成了以乡土针叶树为主,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山地森林,建成了湟水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等一批森林景区景点,形成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城市生态绿色屏障。如今,荒凉的南北山已变成两
5、座林木丰盈的天然氧吧。通过南北山的变化,西宁的降雨量也明显增多,狂风、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在青山绿水的映照下,西宁真的是越来越像江南。今天,再次踏上了从北京驰往西宁的列车,驶入青海地段,同行的游客便被映入眼帘的一路绿色所震惊。她们惊叹着,震撼着,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如今的高原竟如此绿意丰盈。看着这一抹又一抹的绿色从车窗外渐渐掠过,我也越来越欣喜: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我们的家园正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前行之路。内心欣喜之余,我想立刻写出一篇绿色家园的崭新篇章,可却迟迟下不了笔。这让我想起作家贾平凹在商州初录里的那句话:“要写出这个地方,似乎中国三千个方块字拼成的形容词是太少了,太少了,我只能这么说:这个地方是多么好啊!”于是,我也只能说,我的绿色家园真是太美了,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