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过度以地生财的十大害处.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81050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过度以地生财的十大害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年过度以地生财的十大害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3年过度以地生财的十大害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3年过度以地生财的十大害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3年过度以地生财的十大害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3年过度以地生财的十大害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过度以地生财的十大害处 方忠敬 “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土地出让后,地方政府还能获得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营业税为主的财政预算收入,这些收入全部归地方支配。仅此两项就占到地方税收的近四成。在一些地方,“土地财政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有的甚至成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资料显示,20222022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920230多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5%,2022年到达近6000亿元,202223年到达1.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在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有些甚至占80%以上。

2、十几年来,“土地财政对缓解地方财力缺乏、公共品供应融资难、创造就业时机和提升城市化水平等都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是,在“土地财政模式下,难免产生高价地进而产生高价房,有悖于国有土地的根本属性,收益过程不尽合理、公平,存在一些弊端。 第一,透支未来收益,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位置固定性、不可替代性的特点,目前这种依靠开发土地作为开展动力的“土地财政,是一种权力寻租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各用途出让的土地达40年、50年、70年不等,地方政府在出让土地时,按照年限累计的地租做了一次性收取并用于当期支出,虽然短时间内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实质上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收益,相当于“爷卖仔田。这种“透

3、支必然影响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地方经济协调开展和长远利益。 第二,导致了城市无序扩张和土地的浪费一些地方政府过分依赖以地生财建设城镇(市)带来了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张,耕地被吞食的越来越多,建设用地的利用越来越粗放。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已达世界第一。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达133平方米,高于兴旺国家人均82.4平方米61.41%、开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59.66%。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土地城镇化超过人口城镇化的现象和“平地建城植树,根本农田上山的怪象。 第三,侵犯了农民的应有权益丰厚的土地出让金,使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滥征、强征农民集体土地,加速了农地非农化,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形同虚设,

4、耕地锐减,失地农民增多,也危及粮食平安。低价征收农村集体土地,严重侵犯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命根子。土地财政造成很多农民失地,生计无保障,目前全国至少有4000多万失地农民失业。 第四,导致了房价暴涨,普通百姓遭殃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导致房价不断暴涨,每平方米由15002500元涨到60008000元,高的甚至到达每平方米6万8万元,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受益最大,普通百姓遭殃。在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下,地方政府不但是征地的大买家、土地出让的大卖家,还是收支的大账房。当流动性充裕、房地产市场向好时,地方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推升地价和房价;而当楼市出现危机、土地交易冷清时,地方政府

5、的财政平衡压力增大,也能通过构筑政策防护墙,扭转楼市下滑趋势。202223年,各地纷纷出台缓交土地出让金等措施扶持开发商,“救市风潮席卷南北就是例证。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机制就像失去控制的发动机,很难停下来。 第五,抑制了城乡统筹开展,扩大了城乡差距以地生财使地方政府收入占gdp比重过高,一方面导致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抑制了社会投资。虽然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但迄今并未根本改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城市开展中实行“土地剪刀差,农村土地虽然是“集体所有,但实际上村集体并不能买卖,只能由政府买,而且由政府定价。政府征用、征购农地之后,再将使用权出让给企业,政

6、府从中获得了巨额“剪刀差,投入到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快速开展。随着城市房地产的开展,政府从中赚取的土地差价越来越大,时至今日,“土地财政已经为各级政府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由此也给社会的和谐开展尤其是城乡统筹开展带来不少问题。在政府和农民处于市场不平等地位的情况下,尽管随着经济的开展,土地价值日益显现,农民的利益却没能同步增长,反而受到损害。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了。 第六,损害了社会公平国有土地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如果将土地供应目标定位于地方财政的利益最大化,将有悖于国有即为全民所有这一根本属性。在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利益联结机制下,难免产生高价地进而产生高房价,房

7、价不断上涨,就会导致住房不断向富裕家庭集中,大多数居民家庭获得住房的能力减弱、时机减少。政府获取土地出让金及其相关收入的目的应该是社会公共效劳最大化,但现实是损害了社会的公正公平,败坏了社会风气,威胁了社会和谐稳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第七,使得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领域,不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多年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主要投向城市建设,刺激了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繁荣,带动了建材、民用电器、民用五金、民用化工等产业的开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与中央加快转变开展方式的方针背道而驰。近几年房价不断暴涨,房地产已成为“吸金场,一些生产服装、家电的大企业也纷纷转型做起了房地产开发商。从一个

8、国家来看,房地产沉淀的社会资金越多,对其他领域的开展越不利,没有一个国家因房地产兴旺而成为世界强国。从一个企业来看,沉迷在房地产就会丧失斗志,荒废主业。日本泡沫经济时代购置不动产越多的大企业,受到的拖累就越大。靠非理性疯狂拉高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并可能使整体经济和社会受害。 第八,造成了资源、资金的严重浪费官员热衷于卖地,其最核心的利益是:收与支有着巨大黑洞。土地出让收入由本级政府“自收自支,长期缺乏收支标准与监督机制。近年来各地搞了不少楼、堂、馆、所和“政绩工程,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老百姓深恶痛绝。在此过程中少数党政干部财大气粗挥金如土为所欲为;同时“土地寻租活动愈演愈

9、烈,公款化为个人“灰色收入的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反响强烈。 第九,致使地方政府土地抵押收入增长,加大了金融风险审计署公布的数据说明,审计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2223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有7个省、2023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20230%,最高的达364.77%。这些贷款很大一局部依靠土地出让收入来归还。当行情看涨、土地出手顺利时,政府可以通过丰厚的土地出让收入归还银行贷款,一旦房价大幅下行,土地价值必定下降,银行、财政所承担的风险显而易见。 第十,过度“以地生财不可持续尽管近年来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

10、要来源,对促进地方经济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以地生财不仅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短视行为,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土地粗放利用和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况且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是由城市人口决定的,用地需求饱和后卖不出地,后续的财政开支就得不到保证。到202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就会到达70%的平稳期,“土地财政之路只能是短期选择,绝非长久之计。 (作者单位:XX省XX县区国土资源局) 第二篇: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害处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害处 其一,违背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幼儿园小学化是把小学的内容提前给孩子学习,而这些内容根本都高于孩子认知、思维、动作开展的水平,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只能有碍于孩子开展。 其二,造成孩子

11、在幼儿期就开始厌学。孩子在幼儿园就应付大量的任务,诸如写字、算术、抄写等,没有太多时间玩游戏,这些经历只能使孩子提前厌学。 其三,夺去了孩子欢乐幸福的童年。孩子的童年应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游戏中弥漫着他们的成长足迹。对孩子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成人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夺走孩子的幸福。 其四,刮起家长盲目竞争的歪风。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知道幼儿园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而不能向老师提出违背教育规律的要求。 其五,挫伤孩子自尊心。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

12、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顶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其六,造成小学学生成绩差异悬殊,无法教学。提前教学,让一局部孩子对小学一年级内容很熟悉,而另一局部孩子对内容很陌生。上课时,“早熟的学生了无兴趣,不认真听讲,扰乱了上课气氛。对小学老师来说,最难教的孩子不是上学前知识准备缺乏的孩子,而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 其七,让孩子失去幸福感。儿童教育专家卢勤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把仙女和王子赶出孩子童年的社会,让他们从

13、小就学算术和语文。早教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将摧残孩子的童年。 其八,摧毁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那么。在孩子不同的阶段应该给予适合他们身心开展的内容,这叫教育的适宜性。每一阶段的内容前后衔接,一起构成了大教育体系。如果提前让孩子接受以后的内容,就会打破这个系统,产生不良的后果。其九,影响孩子的全面开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开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其十,刺激教育经济腐败。五花八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向幼儿倾售,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提高班、神童班赚孩子们的钱。家长

14、们盲目教育消费,不单是破财,更是伤害了孩子,使孩子未老先衰。 第三篇: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害处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害处 刘义忠 其一,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这些年来,幼儿园孩子开始背书包像小学生一样上学。孩子三岁上幼儿园,还要我抱要我背,却还要背上书包,大字不识的孩子,书包里还有上十本像模像样的所谓幼儿课本,小儿郎缘何背起大书包。 其二,造成孩子从幼儿就开始厌学。家住XX省XX市师大南路的江女士发现,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每天都会带作业回来,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以前喜欢的玩具都不怎么摸了。“5岁就学会乘除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以内加减法,每天放学后还要在家抄写一页汉字、两页英语单词孩子每天都

15、喊累,最近不想去幼儿园了。这并非是什么“神童。事实上,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背起大书包,学着与年龄很不相称的艰涩知识。一位小学生家长非常懊悔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超前教育,双语、奥数样样齐全,上小学一年级时确实表现出色,但到三年级后,成绩便很一般了。特别让他焦心的是,孩子已经出现厌学迹象了。 其三,夺去了幼儿们欢乐幸福的童年。回忆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幼儿园的情景,表情像个孩子:“那会儿阿姨带着我们坐在小凳子上念儿歌,到院子里玩丢手绢,下雨了还能玩泥巴。可是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变成了“大人,不会唱儿歌玩游戏。升学“指挥棒当头,由不得家长不急。 其四,刮起家长的盲目竞争歪风。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XX省XX县区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那么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方法。 其五,挫伤孩子自尊心。“儿童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XX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园长郑润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0年了,深谙幼儿成长规律。该幼儿园的王玉廷老师说:“提前学习只能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