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五化建设着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大力推进“五化建设 着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开展要求,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标准、制度不健全、活动不经常、根底不牢固等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了“组织网络化、制度标准化、活动经常化,队伍专业化、阵地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建设,有效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推进组织网络化,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各级党组织把建立党组织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在保证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动态组建率到达20230%
2、同时,重点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一是大力推进区域化覆盖。以乡镇(街道)工业(经济)办为依托建立党组织,实现党对辖区内小型和无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的有效覆盖;积极在各类园区、商贸区、专业市场等非公有制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覆盖。二是切实抓好行业化覆盖。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协会产业相同、业务相近的优势,积极探索“支部建在行业协会上的做法,不断扩大党在行业协会会员企业的覆盖面。三是积极探索产业化覆盖。以区域性基层商会为依托建立党组织,实现党对商会会员企业的有效覆盖。在组建方式上,采取六种模式:对规模以 上或有党员3人以上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行业相近、地域相邻
3、的企业,按照自愿的原那么联合建立党组织;对入驻各类园区(市场)内的企业,依托园区(市场)建立党组织;对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的企业,按照属地原那么实行村(社区)企联建党组织;对已参加协会(商会)的企业,依托协会(商会)建立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建立党组织。截至2023年2023月,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到达80%以上,根本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网络。 二、推进制度标准化,不断健全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是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保障。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标准
4、化建设。一是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从标准党建工作经常性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党内“三会一课、党员开展教育管理、党员定期评议、党内关爱鼓励等制度,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内部运行的标准化水平。二是探索党组织与企业间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沟通等制度,使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工作落到实处,发挥了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是逐步建立企业党组织与外部党组织间的运行机制。探索完善区域党建联系会议、商会(协会)党组织与乡镇(街道)党(工)委经常性沟通等制度。目前,各县(市)区都结合企业实际,指导帮助企业统一制定了党 建工作制度,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轨道。 三、推进
5、活动经常化,着力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活力。党建工作缺乏活力,是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突出问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建设“活力组织、和谐企业为目标,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经常性党的活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每年都有一项主题实践活动,每月都开展一次党组织生活,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一是围绕推动企业科学开展,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开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广泛开展“共产党员工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建言献策、党员技术攻关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企业党建成效。二是围绕凝聚职工群众,
6、创新活动方式。坚持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指导企业党组织把党的活动融入群团组织活动之中,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积极引导企业党组织把党的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品牌文化战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三是围绕促进企业和谐,创新活动手段。积极协调企业与职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帮助企业化解各类矛盾,催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开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四是围绕区域化方向,创新党建模式。充分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按照“活动网络共建、根底设施共用、党员教育共抓、活动载体共享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区域化党建模式。顺应信息网络化开展趋势, 通过办好网上党员活动室、建立健全党员
7、信息库等形式,为企业党建搭建新平台、提供新手段、开辟新空间。 四、推进队伍专业化,提高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着眼职业化目标,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采取“内选、外聘、选派等方式,选好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在企业内部要注重从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中选任党务工作者,业主是党员的,由业主担任党组织书记;业主不是党员的,由工会主席或在企业经营管理层选择适宜的人选担任党组织书记。企业内部没有适宜人选的,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退伍军人、国企转制待岗党务干部中选聘党组织书记。各县(市
8、、区)都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根据企业需要,及时推荐适宜人选。全市通过双向选择向非公企业推荐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130多名。建立并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资格认证和鼓励保障等制度,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职业化新路子。二是按照专职化要求,抓好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从市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转业军人、后备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1358人,到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率到达20230%。建立健全党建指导员工作制度、定期培训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党建指导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坚持质量兼顾,抓好党员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在 党员人
9、数少和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员工作,规模以上企业每年都开展新党员。深入开展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进而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的“双向培养活动。注意把企业中群团组织负责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对象培养,抓好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业主、高层管理人员的培养开展工作,提高企业决策管理层中的党员比例,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党员队伍。三年来,全市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员820多人,130多名优秀党员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同时,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利用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示范点企业等阵地,对企业主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
10、把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作为评价其社会奉献大小的重要内容,着力增强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五、推进阵地标准化,不断夯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根底。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根底薄弱的现实,以党建示范点为标准,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根底建设。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充分整合区域资源,采取企业投入为主,财政补贴和党费补助为辅的方法,加大对党建阵地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务宣传栏、有党员电教设备、有党建图书资料、有党建工作制度、有党建工作档案、有党旗党徽、有党组织牌匾“八有目标。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通过加强乡镇、街道党员效劳中心和村、社区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建设,为
11、非公有制 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提供学习培训、开展活动的设施和场所。截至目前,全市到达“八有目标的非公有制企业到达90多家。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费补助机制,通过企业经费拨付、留存党费补充、基层商会会费列支、财政专项补助等多种途径,为企业党建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深入开展“三建三送活动,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三是强化制度保证。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做好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机制,广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气氛。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