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吉林省实验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83972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吉林省实验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吉林省实验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吉林省实验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吉林省实验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吉林省实验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3年吉林省实验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须知: 1第1、2、3、4、5、6、13、14、15题答案写在选择题标号下,其它题答案那么写在答题纸内指定位置。 2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号写在答题纸、作文纸指定位置。第一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质论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开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

2、出华美、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那么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假设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假设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

3、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那么见以为史。以质信言,那么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

4、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表达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开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1根据原文,以下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中国古代,“文和“质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其中“文是华美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C孔子认为

5、,“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D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2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是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那么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那么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D“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

6、“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3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风格,就无法到达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生活的一个例子。B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C“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朱修

7、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

8、修之归求救,遂遣之。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

9、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传,有删改)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可谓不忝尔祖矣 忝:辱没B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 礼:以礼相待C时竺超民执义宣 执:掌管D而旋与佐吏分之 旋:随即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3分)( )修之潜谋南归 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而遣使陈诚于帝复欲率南人窃发 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修之率众南定遗寇A B C D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在平定

10、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使他无功而返,最终朱修之又杀了义宣。B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C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时机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5分) (2)及义宣败于

11、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89题。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注释】 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鉴:镜子。8“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这两句诗写景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9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这首诗也多处写“影,有明写有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6分)(1)宫中

12、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2) ,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乙 选考题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洗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 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突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模糊糊地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实验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