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美国奴隶制时期黑人家庭 试论美国奴隶制时期黑人家庭摘 要:生活在美国奴隶制下的黑人奴隶被看作主人的财产,其婚姻和家庭没有法律保障,但黑人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并未放弃这种最根本的权利,他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并形成了奴隶制度下特有的家庭观念。黑人在家庭中找到一种群体归宿感和个体身份,家庭生活是黑人奴隶在奴役和剥削下得以生存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HTSS黑人家庭;美国黑人;奴隶制;家庭观念 中图分类号:K7123;K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559-8095(2022)01-0053-07 基金工程:天津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工程“美国黑人英语的历史文化考察 作者简介:陈志杰(1970
2、-)男,天津武清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美国内战前黑人历史与文化。 在美国奴隶制下,黑人是属于主人的财产,其婚姻、家庭得不到法律的认可。而且,即使黑人奴隶组成了家庭,也会因主人亡故、经济困难等原因,随时可能面临家庭成员被转让或买卖而导致骨肉别离的惨剧。但对于奴隶来说,家庭仍然是最重要的生存机制之一。在这种特殊制度下,黑人奴隶以各种方式维持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从而使其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 一、 相对稳定的黑人家庭存在的条件 1970年代以前的史学家大多认为,在奴隶制下黑人根本没有家庭生活可言。社会学家菲利普•豪泽对黑人家庭历史的观点是:“由于长期以来黑
3、人在美国社会中地位低下,造成了美国黑人家庭的瓦解和家庭生活的不稳定。在奴隶制时期及其奴隶解放之后的半个世纪里,黑人从来没有时机获得白人中产阶级所享有的那种家庭生活模式。事实上黑人家庭在奴隶制下被摧毁了,黑人奴隶那时不可能建立任何持久的家庭组织形式。1(P468)艾布拉姆•坎迪纳和莱昂纳尔•奥维齐的观点是,在奴隶制下,最根本的黑人家庭组织类型都不可能存在,更不用说大家庭。唯一可能得以存在的家庭形式是家中只有母亲和孩子,没有父亲,也不知道父亲是谁;即使有父亲,他在家庭中也不起任何作用。2(Pxvii) 丹尼尔•莫伊尼汗认为,“白人是通过摧毁黑人的家庭来摧毁黑人的
4、意志的;三个世纪的“不公致使“美国黑人的家庭生活结构严重扭曲;并造成一种“病态的混乱。2(Pxvii)詹姆斯•布来克维尔相信,尽管奴隶制没有完全摧毁作为社会制度的婚姻和家庭,却侵蚀了为黑人所熟悉的那种作为西非社会秩序支柱的家庭。这种侵蚀缓慢而隐伏,但对黑人奴隶的影响却是深远的。3(P36) 后来学术界又转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奴隶们英勇地抵抗着奴隶制的消灭性因素,成为自身命运的积极塑造者,造就了富有活力的家庭制度,并持续到20世纪。4(P84) 到1970年代以后,有些史学家在对史料进行分析、综合的根底上证实多数黑人奴隶在双亲家庭中长大,很多家庭维系的时间很长。2(Chapter 1
5、)乔治•拉维克通过对奴隶自述的分析得出结论,“虽然奴隶不允许订立合法的婚约,但被奴役的黑人男女并非仅仅通过乱交而繁衍。他们以各种为社会和文化所认同的方式组成家庭,生儿育女,“种种迹象说明这种家庭关系是稳定的。5(P79,88) 从史料记载和史学著述中不难看出,成认在奴隶制下存在着黑人家庭,这种观点已根本成为共识。虽然在奴隶制下黑人不能享有订立婚姻契约的权利,但相对稳定的黑人家庭是存在的。 首先,黑人奴隶有组成家庭的愿望。非洲黑人有着强烈的家庭传统观念。在非洲,广义上的家庭,即家族,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根底,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个人在亲缘体系中才能找到群体的归宿感和自身在群体中的位
6、置。对被贩卖到北美受奴役的非洲黑人而言,“最大的创伤或许就在于脱离了亲属体系。6(P90)当那些黑人被驱赶上贩奴船之时,他们的家人和朋友被抛在了身后。到了大洋此岸,他们四顾茫茫,举目无亲,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因此,在陌生的环境中建立自己的家庭生活对这些背井离乡的黑人奴隶尤为重要。组成家庭也是在奴隶制的艰难环境下实现群体生存的手段。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被贩卖到切萨皮克地区的非洲黑人就开始试图建立自己的家庭生活。7(P445)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绝大多数无法重新建立家庭,更无法组成西非社会那样的亲缘体系。但是黑人一直为争取这种最根本的权利而努力。例如,1739年马里兰殖民地乔治王子县的
7、非洲黑人筹划了一场暴动,原因之一就是由于黑人女子数量缺乏,他们找不到结婚的对象。7(P446-447) 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主人也允许黑人奴隶组成家庭。在奴隶制早期,黑人奴隶所生的小孩被看作负担,一个黑人小孩从出生到把他训练成一个强劳力所需费用很高,甚至比从非洲购置一个成年黑人奴隶的价钱高出许多。所以,在奴隶制早期,奴隶主不鼓励奴隶结婚生育。后来,奴隶主逐渐发现了允许奴隶建立家庭的益处,于是他们转而鼓励奴隶结婚成家,并认可他们的婚姻。6(P92)除少数主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比方找了黑人女奴作情妇,或为了在出售自己的奴隶时防止考虑保持他们家庭的完整而不希望奴隶结婚以外,8(P931)多
8、数主人会鼓励黑人男女的结合。即使是对奴隶抱冷漠态度的主人,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反对。因为,一方面奴隶组成家庭更容易管理,主人可以把家庭作为分配衣食的根本单位,而且有了妻儿牵挂的奴隶逃跑或以其它方式抵抗的可能性会减少。例如,17451779年南马里兰的逃奴统计说明,黑人男子在20岁之前很少逃跑,但到了20岁以后,也就是到了结婚的年龄时,逃奴的数量增加;在25至30岁之间的已成家的奴隶中,逃奴的数量明显减少。7(P458)另一方面,奴隶结婚后所生的黑人子女又成为主人的财产。9(P127)10(P451-454,463-482)11(P77-103)12(P137) 托马斯•杰斐逊曾直言不讳
9、地指出,“一个每两年生一个小孩的黑人女子比最能干的田间劳力给主人带来的收益更大,因为她所生产的是新的资本,而一个劳力的劳动成果总会消耗殆尽。13(P74)所以,奴隶主鼓励黑人奴隶组成稳定的家庭。同时,黑人人口性别比例逐渐趋于平衡,这也为黑人奴隶组成家庭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在奴隶贸易的早期,由于需要壮劳力开垦、耕作土地,被贩卖的奴隶男性多于女性,因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的数量大大高于女性。如在马里兰南部,17世纪中期的男女比例为125至130:100,到18世纪20年代上升到150:100,而到30年代更越升至180:100;在大的种植园,有的男女比例甚至高达249:100。7(P446-4
10、47)由于黑人女子的数量严重缺乏,很多黑人奴隶找不到妻子。到了奴隶制后期,奴隶主发现贩卖黑人妇女有利可图,所以更多的黑人妇女被卖到美洲,客观上促进了黑人男女比例的平衡。3(P36) 1756年,纽约16岁以上的奴隶中,男女比例为4:3;同一时期马里兰的成年奴隶的男女比例为11:9。14(P208)到18世纪末以后,尤其是在奴隶贸易废止以后,黑人人口开始自然增长,性别比例趋于平衡,种植园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利于土生的黑人之间增进联系,建立稳定的家庭生活。历史学家艾伦•库里科夫认为,到1790年,土生的黑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群体生活。15(P319) 综上,黑人奴隶组成家庭具备了必要的
11、主观和客观条件,这使相对稳定的黑人家庭的存在成为可能。 二、 黑人奴隶婚姻和家庭的特点 奴隶制下的黑人家庭根本上都是一夫一妻制。多数黑人奴隶来源于西非国家,在那里各个不同的民族群体之间在婚嫁习俗、家庭伦理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都存在,其中以一夫多妻制度最为普遍。其所以普遍,是因为非洲没有实行雇佣劳动制,多娶一个妻子就等于多了一个劳动力,妻子成了财富的象征,一个男子娶妻越多财富也就越多。16(P277)7(P445)而在北美,客观条件决定了黑人奴隶的家庭只能以一夫一妻制的形式存在。黑人身为奴隶,没有财产,所以不具备多妻制的必要动机。黑人斯特罗耶曾写道,虽
12、然法律没有限制黑人可以娶几个妻子,但他们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很多黑人认为每人只能娶一个妻子。17(P401)对奴隶主来讲,出于白人婚姻伦理观念,也为了使奴隶易于管理,通常奴隶主要求奴隶实行一夫一妻制。 奴隶制下黑人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有各种存在的方式。有些黑人被认可与某妇女有婚姻关系,但他们并不生活在一起。有些家庭只有母亲和子女,没有父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的是黑人父亲早亡;有的是父亲被主人强行拆散;还有的女奴作了主人的情妇,所生子女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其地位仍是奴隶。也有被社会认可的家庭是父母、孩子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威丽•李•罗斯断言,“实际上,整个南部最典型的黑
13、人家庭的存在形式是夫妻二人和他们的子女一起,生活在简陋的小木屋里。18(P40)而威廉•杜辛贝尔通过对佐治亚的稻米种植园黑人家庭的抽样研究发现,由于婴儿的死亡率很高,“最普遍的核心家庭组织是没有子女的夫妻共同生活。很多人英年早逝,很多夫妻自愿分手,所以年龄28岁以上的黑人妇女中超过半数的人至少结婚两次,结婚三、四次甚至五次的也不罕见。4(P84-85) 黑人选择配偶的范围受到种植园规模的影响,夫妻不在同一种植园共同生活的婚姻形式居多。通常在规模较大的种植园,黑人男子在种植园内部选择配偶的可能性大一些。主人一般希望自己的奴隶在种植园内部结婚,因为如果自己的奴隶与其它种植园的人结婚,那
14、么其中的一方就要时常离开种植园,其劳动效率就要降低。如果奴隶的配偶在种植园以外,主人通常设法或将奴隶的配偶买来,或将自己的奴隶出售给其配偶的主人。19(P147)但是,由于内战前在南部的种植园多数规模较小,没有足够的黑人女子,黑人男子只能到自己所在的种植园以外找配偶,只在周末夫妻团聚。内战前的南部,一半以上的奴隶主都是拥有缺乏20名奴隶的小奴隶主。1860年,拥有缺乏5名奴隶的奴隶主有200,000名;338,000名奴隶主,即全部奴隶主人数的80%,都是拥有20 名以下黑人的小奴隶主。20(P44)19(P133)在马里兰,1860年一般的奴隶在缺乏11人的种植园劳动。21(P25)所以,“
15、两地分居的婚姻所造成的限制在多数奴隶的生活中是一个“主要问题。4(P106) 黑人的这种家庭生活方式一方面与非洲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相吻合,同时也是奴隶制度下相对合理的生活方式。首先,由于非洲黑人有“外婚制,即在血亲范围之外寻找配偶的传统。而同一种植园的奴隶之间往往有血缘关系,因此,即使是在大的种植园,黑人男女也很少结为夫妻;16(P273)2(P131)其次,由于奴隶夫妻在一方被责罚时,另一方爱莫能助,不在一起可以减轻一些心理上的痛苦;再者,夫妻不在同一种植园可以使奴隶以看望亲人为由,增加一些自由出行的时机。另外,夫妻分属不同种植园的家庭,其他亲属经常帮助照看孩子,客观上也增进了血亲之间的联系。2(P137) 在奴隶制度下,黑人的家庭生活受到各种威胁和限制,存在着各种不稳定因素。根据北美的法律,奴隶只是属于主人的财产,不能享有结婚成家的权利,家庭的稳定得不到保证,随时面临破裂的威胁。奴隶无法预知主人何时死亡及死后财产如何分配,对主人做出的决定也无法改变,所以,无论奴隶的婚姻维持多久,也不能算是稳定。所以奴隶的父母有必要教育子女如何适应这种制度,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庭随时可能破裂,家庭成员随时可能被卖掉而与亲人离散。2(P153) 导致黑人家庭解体的原因大致包括:家庭成员被出售或转让;夫妻二人一方死亡;自愿分手。此外,主人的举家迁移也会导致黑人家庭,尤其是大家庭的解体。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