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范文三篇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那么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办公室王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范文三篇,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1中国传统文化我传承茶文化中国是茶的家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茶被古人当做饮品,每年清明节新茶初上时,古人还要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名流雅士、邻居邻居争相围观,就像如今看一场球赛一样吵闹。古人爱喝茶,茶的品种也很多,有普洱茶、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当然,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是西湖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余
2、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可算是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杭州有很多茶楼,大家可以随处品到各色茶,还可以欣赏到高雅的茶艺表演。作为杭州人,我也初学了龙井茶的茶艺。龙井茶的冲泡一般使用透亮的玻璃杯,先用热水冲烫茶杯,讲究的是一尘不染,至清至洁。再往杯中放入上好的龙井茶,倒入少许80度左右的热水,讲究的是润茶。最终是接受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泡茶叶,一方面是利用手腕的力量,使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经过三次凹凸冲泻,使杯中茶叶上下翻滚,茶的浓度均匀;另一方面这个三点头还犹如行鞠躬礼,蕴含着对来宾的敬意。一杯好茶冲泡完成的同时,还学到了谦恭的道理。除了龙井茶的茶艺,我还欣赏过用长嘴铜壶
3、背身冲泡茶叶的茶艺表演等等,更激发了我学不同茶叶冲泡方法的爱好。中国的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肯定要将它好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2传统文化分散了中华五千年来全部中国人的才智,我们的祖辈为我们供给了这么好的学习时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传统文化学好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把它运用到现实当中,与时代结合,让五千年来祖辈的才智在现代生活中熠熠生辉!儒家要我们首先修身养性,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讲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育我们:利己、利人,功德圆满。这三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先要求我们自己明明德,摆脱了身心苦痛,悟了,获得了大的才智,然后再去做事,挂念他人
4、,影响他人,造福社会。宋朝朱熹曾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五伦。它告知我们思维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待人接物的原那么: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学习的最根本就是培育每个人德行,具体来讲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孝: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我们应当知恩感恩。一个人能知恩感恩,孝心才得以萌生。身为子女理应将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孝顺父母,不仅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和父母之才智,这样才能真正让父母身心更欢快,生活更美满。二、悌:一个心字,跟一
5、个弟弟的弟,心在弟旁,表示哥哥对弟弟妹妹的关心;心中有弟,就是兄弟间彼此诚意友爱。弟子规中首孝弟就说明白孝敬长辈、兄妹友爱是教育学习的重点。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在外面才知道尊敬老师、尊敬领导;在家懂得友爱兄弟,在外面才知道关心朋友、团结同事。在家里把孝道行好了,在社会上才能更好地接人待物。三、忠:古人云: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才可以化人。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才智和才能,由于公生明,偏那么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四、信:是指做人诚恳不哄骗别人,我们与人交往要有诚信。民无信不立,与他人交往,绝不食言,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五、礼:是由肯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
6、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仪。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应学会礼仪,以礼待人。即洁身自爱,知节用和,克己制欲,不涉奸乱,端正心思,以德治事。六、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具有正义感。在社会活动中言行举止符合正义和公益,不起盗心,不占廉价,不偏不倚,俯仰无愧。七、廉:是指人的品德正,不贪污,廉洁自律。我们做事情应当洁身自爱、廉洁奉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思想上以清廉为乐。八、耻:是说做人应懂得知耻、要有惭愧感。子曰:知耻近乎勇,一个民族的强盛,往往崛起于这个民族自知所患病的耻辱,继而才能勃发图强之力。最终,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浇水、施施肥吧!中国
7、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3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久不会翻身。1988年,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了共同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需回到两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才智。由此可见,很多真正有才智的人都生疏到,必需努力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引领人类走上一条通往明天的和谐进展的光明大道。学习传统文化,就要从孔子那里学起。今日我们所要推广的弟子规,就是孔子思想的一种具体化。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李毓秀是个教书先生,训蒙文是他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
8、写的一本儿童蒙学读物。后来,这本书被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始终流传至今。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那么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接受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分五局部编纂成书,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标准。在道德行为标准严峻缺失的今日,消灭了太多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孩子们的表现让我们为祖国将来的进展感到忧虑,所以在同学中、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大力推行弟子规,将德育生活化,成了当务之急,这也是让世风好转的必要的保证。前人告知我们:读诵之法,必需读得清楚、看得清楚、听得清楚,不行急躁
9、贪快,那么妄念渐少,以至於无。纵然会背,仍应看文而读。由于背诵多滑口诵过;看文而读,那么一字一句,悉知旨趣。据说,孔子读易经至韦编三绝穿竹简的熟牛皮绳,磨断过三次,由此可知其所读遍数之多。通过诵读和讲解,了解弟子规对我们各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去践行的前提和根底。其次、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同学时时处处进行提示,让他们遇事进行反思,能依据弟子规的要求来做。第三、老师要以身作那么,为同学树立德育典范,给同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说文里,教字的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这就告知我们家长、老师以身作那么的重要作用。学习传统文化,推行弟子规,离不开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否那么,一切就会流于形式,书中的要求就不能深化到同学内心,不能内化为同学的习惯和品质。推行弟子规已初见成效的吉林松花江中学的王琦老师曾在报告中反复强调:学习弟子规肯定要重实质,不要只重形式。所以,老师应当对圣贤的要求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认真去践行,这样才能真正带动同学去做。第四,发动家长帮助我们践行弟子规活动的开展。践行弟子规,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