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发言系列简讯5篇 第一篇: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发言系列简讯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发言系列简讯 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 以读者为本,以科技为源,加大“一带一路舆论宣传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在g20峰会上,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从根本上翻开经济之锁的钥匙,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没有创新就没有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信号、牵引、制动、网络等系统技术的自主化
2、和国产化。 他介绍说,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在哈萨克斯坦的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时表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开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加强政策、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同年2023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发出了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此后“一带一路成为三大战略之一。 他认为,习近平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八项要求之一是要切实推动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
3、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科技日报是承担党和国家科技宣传任务的主要宣传机构,长期以来科技日报以读者为本,科技为源。以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已经持续开展了十多年的宣传报道和行业调查,关注和宣传党中央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我们责无旁贷。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 效劳“一带一路打好人才攻坚战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北交大校长宁滨教授代表正值120校庆的北交大致欢迎辞。他说,“一带一路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其战略核心就是互通互联。“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为北京交通大学提供了重要
4、的机遇,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交大积极深化国际化教育模式改革,打好人才培养攻坚战。 宁滨介绍说,在2023年,北京交通大学和俄罗斯交通大学共建中俄交通学院,主要面向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培养高铁方面的人才,这是中国轨道交通第一个“走出去的境外办学机构。2023年,北京交通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了培训班。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交大开办了4个国际化试点班,为“一带一路的下一步开展实施储藏人才。学校设立的汉能新能源国际学院入选“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方案,积极探索全面引入国际化办学理念和办学资源,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目前,交大的留学生规模已经到达2022人,多半是“一带一路沿线
5、国家的留学生。 宁校长说,北京交通大学还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打造智库,为各级政府、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智力支撑和开展指导。学校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的丝绸之路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团队;与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合作成立“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会聚全球的一流专家,瞄准国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研究前沿,为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通共荣、互惠共赢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 以“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
6、欧晓理出席论坛并致辞。 他说,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第一次提出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五通概念,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后来我们在研究制定战略规划时,又把这“五通具体化,提出了沿线各个国家要加强八大领域的合作:一是根底设施的互联互通,二是深化贸易的合作,三是拓宽投资的合作,四是深化资源开发的合作,五是深化金融领域的合作,六是加强生态环保的合作,七是深化人文交流的合作,最后一个是加强海上合作。 他介绍,在这三年里,我们制定了“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同时发布了“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目前已有202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我们
7、也已经与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政府性备忘录或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了合作。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着重大方向、重点领域、重要国别和重大工程,以“钉钉子的精神来扎实地开展工作,切实推进规划的实施,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效。 他说,在刚刚闭幕的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发起成立全球根底设施的互联互通联盟。根底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了铁路、公路、水路、管路,其中铁路的互联互通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中国轨道交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铁已经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轨道交通特别是高铁,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和更大的舞台。随着中国
8、高铁更多的走出国门,不仅可以大大缩小世界各国之间的物理距离,它也缩小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距离,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 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中国高铁的创新之根在中国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2023年我国高铁已超过19000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长度的60%,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提供了有利的支撑。高速列车穿行神舟大地,成为客运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同时高铁也显著提升了铁路的装备水平,提供了快速、舒适
9、、准时、标准的效劳。目前每天运行的高铁动车有4200列,至今累计运行超过了38亿公里,运载旅客已经超过50亿人次,高铁已经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 针对有人提出高铁的成就在于引进,是引进才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认为,高铁工程与引进的关系不大,其主要技术来源是我国的长期实践积累。因为最近三十年来,包括高铁在内的我国新建铁路,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国外经验可以借鉴,桥梁、隧道、铁路之所以领先世界是自主创新的成果,是依靠自己力量建成的。 他认为,我国真正突破并掌握高铁核心技术是在这五六年,不但摆脱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还实现了产品的自主开发。像自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一个个得到了攻克
10、,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动车组的应用说明,其动力各项关键指标可以说是十分优越的,控制系统的软件都可以自主编制,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重新构建了国产动车组的平台。这不但将为我们高铁提供更放心、更经济的产品,也将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王牌。 他说,引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个企业具有较深的内功,这叫做借力发力;相反一个企业缺乏自身的定力,按照人家的脚本,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别人后面,拐着拐棍是走不快的。以汽车为例,在合资企业中产品的改动都需要到国外加以论证,如此一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创造力就受到严重挤压。然而我们的铁路是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地开发自己的产品。引进促进了我国设计手段的提升,
11、给自主研制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动车组是靠我们自己的智慧打造的自主的技术平台。 傅志寰认为,如果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一旦巨人倒了,我们又掉在地上,变成一个矮子了。然而我们目前已经不是一个矮子,也是一个巨人。创新的根不在国外,而在中国。我国创新能力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没有积淀创新能力就是无源之水。 他说,创新的根基是人才。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创新能力的载体是人,没有人才谈何创新。几十年来,在新产品开发中经历难以数计的失败,才使我们自身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专家是最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机车工业立足于世界的关键所在。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利德: 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战略共同建造中巴利益共同体 中国科技
12、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利德出席论坛并致辞。 他说,巴基斯坦与中国是战略合作伙伴,这一关系是基于两国互信以及长久的友谊。随着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实施,两国关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旗舰工程。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将会掀开中巴两国繁荣、增进友谊的新篇章。 马苏德哈利德大使说,中巴经济走廊不仅对两国是互利共赢的,还能惠及整个区域,提升区域整体根底设施建设水平,包括在公路、陆路、铁路、航线与中国的联系。同时,中巴经济走廊也将惠及中巴两国,
13、以及在中亚、南亚数以十亿的人民。目前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国公民有13000人,中巴两国的贸易额已经高达190亿美元,巴基斯坦政府非常重视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 据介绍,铁路是中巴合作的亮点。目前巴基斯坦的铁路网三分之二没有商业价值,但很有战略性的价值。跟公路相比,铁路的运营网络已亟待改进,急需提升。希望中国能够扮演振兴巴基斯坦铁路的历史性的角色,为该国的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奉献。 他说,轨道交通根底设施将会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上的贸易和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希望北京交通大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技术平台,成为合作伙伴,帮助我们挖掘潜力,实现两国共同繁荣的梦想,共同建造中巴利益共同体。 马拉西亚
14、陆路委员会委员长、原外交部长丹斯里拿督斯里赛哈密:创新的核心在于提升和改进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马拉西亚陆路委员会委员长、原外交部长 丹斯里拿督斯里赛哈密教授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他说,有些人认为,科学技术的开展和创新是同步的。在我看来是有差异的。因为技术是关于物理体系的一个局部,所以技术进步是对于物理系统部件的提升。但是创新的核心在于提升和改进,包括如何创新地使用技术,让它能够使整个体制和体系受益。 列车原来是每小时20230公里,现在的高铁时速可以和飞机媲美,轨道科技的开展给人们生活
15、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原来的蒸汽机车,到现在的动车组,这些移动的动力平台能够搭载高铁列车,一方面帮助乘客从一点到另外一点,能够实现高速的客运和货运,同时它也给经济、政治以及其他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他以列车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五年前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贸易总额是742亿美元,而在2023年就提升到了975亿美元,五年之内实现了33%的增长。其中95%都是经过航运来运输的,如果我们能够采用更加高效的铁路运输,那么将能够每年节约2.6亿美元的资金。这是非常巨大的利益。我们希望中国能给我们带来创新性的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一起推动“一带一路的工程在南亚的进步。 他认为,投资根底设施建设,对开展中国家来说本钱很高。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融资。技术创新是我们需要的,但是也需要银行业稳定性的支持。我们希望“一带一路建立基金,特别是亚洲根底设施银行的建设,能够促进根底设施的融资。 原铁道部科技司司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装备委副主任李中浩: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轨道交通智能化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恕)9月8日,由科技日报社科技文摘报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轨道交通创新开展与一带一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原铁道部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