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民办教师致敬 向民办教师致敬天行者读后感 作者刘醒龙,讲述了在一个名叫届岭的偏僻山村,三个民办 教师在极其艰苦的 环境下默默、无私地奉献着。届岭地处偏僻,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 路,一到大 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发动,去强制 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这样才将适龄孩子的入学率从10%多一点提高到60%多。让村里出一个 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 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那个地区贫穷,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小说中的几位民办教师的工资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
2、统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由于 工作在偏远、落后、 贫困地区,所以该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儿工资,经常因为村里没钱、或是教育不被村长重视而被长期拖欠。由于上学的孩子因贫困而交不起学费,买不起书本, 学校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 教学能够进行下去,他们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 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 学习 生活之用。他们在放学后,还要照顾那些离家很远不能天天 回家的学生。到了 周末,还要步行一、二十里路,护送那些远道的孩子回家。他们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正因为这一点,他们一直在那里坚持着。能让民办教师坚持下来,还有一个重要
3、原因,就是偶然会有一两个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名额,小说中几位民办教师,十几年来一起工作,同甘苦,共患难,使得他们有了生死之情。每当有了一个 转正指标后,他们既想自己转正,有不愿意舍弃自己共患难的同事,最后将名额让给新来的年轻人。其中记忆深刻的一段是,余校长到城里去听课学习,但是记者王主任却联系了学校让他去当传达,因为那份工资的关系,余校长倒也没有推辞,但是在担任传达室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当他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就去教室外面听课、学习,每天早上,在学生们和老师没有来到以前,他就翻开一间教室的门,站在讲台前面,进行试讲,讲完一遍,自己接着总结反思,然后再修改,再试讲。他的这种刻苦学
4、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王主任和实验学校的校长,也深深的感动了我。小说中描述的这些民办教师,不仅要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 责任,还要同形形色色的落后观念和势力进行斗争。我敬重这些乡村教师,他们或许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或许很贫穷,但是他们在精神上却是实实在在的富有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看到了那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看到了他们发奋自强的,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学生们的关爱。尽管他们的教学水平比起新一代人有着很大的差距,更不能和那些有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公办教师相比,但正是由于他们的默默辛勤奉献,才使我们国家那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没有被应受的义务教育所遗弃。对照他们,我们应该扪心反省,更应该象他们那样去效劳社会、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