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座谈会发言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座谈会发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平安体制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国家平安体系。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及其规律的认识到达了新高度,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深刻揭示社会治理制度的科学内涵。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
2、会治理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治理制度是指社会治理主体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具有约束性的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深化社会治理重在共建共治共享。共建是社会治理的根底。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各类社会主体协商合作,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领域的独特作用,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通过政府购置效劳、健全鼓励补偿机制等方法,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以及社会效劳等相关领域,营造全民共建的社会环境,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创造更多时机,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活力。共治是社会治理的
3、关键。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强化各级政府抓好社会治理的责任制,以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事务中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效劳、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共享是社会治理的目标。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治理成果。要构建共享效劳体系,建立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效劳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根本需要;构建实现共享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根本公共效劳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和公共
4、效劳监管制度等,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平安感。增加“民主协商“科技支撑,丰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根本内容。一方面,民主协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民主协商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有利于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广聚共识,有利于促进党委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科技支撑已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技术保障。近年来,科技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强调在党委领导的根底上拓展民主
5、协商的功能,在法治保障的根底上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明确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七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这是适应新时代开展需要提出来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还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新概念。社会是由大小不同的各类社会主体构成,社会治理共同体主要是由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公民等治理主体共同组成的。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社会共同体成员共同参与共同体建设和共同体治理,各主体之间通过民主协商、共同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共同体,进而实现共同的治理目标。注重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难题挑战,迫切需
6、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发力,关键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推进基层党建创新。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基层各种力量资源,形成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合力。二要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效劳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三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平安体制机制,完善国家平安体系,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平安的强大合力。四要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针对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
7、重大工程,要健全落实依法决策机制,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五要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调动广阔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让基层为群众办事更有能力,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活力。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座谈会发言:以制度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重大决定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在环境保护制度构建上的接力探索和历史开展,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高超智慧和战略定力,在生态文明制度优
8、越性展现上的深谋远虑和目标取向。在环保制度构建上的接力探索和历史开展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针对所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立足于人民利益,接续探索、不断丰富中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内容,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能力,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及治理体系。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时期就意识到制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在1930年完成的兴国调查中提出“山虽分了,树木只准砍树枝,不准砍树身,要砍树身须经政府批准。1932年他还联名签署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提出我国环保事业法制化的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9、从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的角度,提出人口资源环境法制工作要切实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并探索实行资源有偿利用制度和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相联系,提出要抓紧完善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创新绿色技术,推动绿色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创新、供应、完善、配套和执行置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先位置,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旨在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的建立,强化刚性约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比方,为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等问题,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
10、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解决优质耕地过度占用等问题,要建立“以空间规划为根底、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为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等问题,要建立“覆盖全面、科学标准、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为解决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等问题,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表达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为解决监管职能交错等问题,要建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为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等问题,要建立“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为解决开展绩效评价不全面等问题,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
11、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涵盖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处置、过程控制、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覆盖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和对象,成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性制度安排。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高超智慧和战略定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普遍觉醒和生态道德的“软性约束,而且还需要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刚性标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保护生态环境,就其主体而言,涉及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资源开发者以及普通民众;就其对象而言,涉及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
12、洋、土壤、大气等。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对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的“保护行为形成有效鼓励,对“破坏行为形成有效约束;只有构建起有机衔接、相互支持的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的各方参与和对生态环境保护对象的全面覆盖,从而彰显协同作用,取得最大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取向是解放和开展绿色生产力,更需要通过制度体系的创新,健全与绿色生产力开展要求相适应的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为绿色生产力的解放与开展保驾护航,使人民群众投身绿色开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从而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地生根。保护生态环境、解放和开展绿色生产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13、、一劳永逸,而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可靠保障,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治理上的高超智慧和战略定力。在生态文明制度优越性展现上的深谋远虑和目标取向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开展的千年大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其目标取向可从三个方面把握:第一,坚持和严格执行业已形成的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机制,化解影响生态文明制度落实的障碍因素。第二,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要检视和弥补生态文明制度的缺环,实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对象和主体各方面、诸环节的全覆盖,特别是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协同完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第三,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稳固和定型。要将经过实践检验、成效显著的生态文明制度加以稳固和定型,全面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