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第21卷第24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大思政”视阈下学前琴法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创新研究黄乐为【内容摘要】钢琴是幼师生的专业技能必修课。幼师生将来是“祖国花朵成长的引路人”,这就需要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跟时代步伐,进行课程改革建设,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知识有机结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润物无声”地培养“幼儿灵魂的工程师”。本文以幼师钢琴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介绍了钢琴和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对策,为幼师钢琴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关键词】大思政;学前琴法教学;
2、教学质量【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021 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立项“大思政 视阈下学前琴法教学质量提升与创新研究”(编号:21JG012Y)成果。【作者简介】黄乐为(1986 4),男,江苏南通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师钢琴演奏与教学一、引言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琴法教学是基础必修科目,这门课程以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音乐素养、提升其音乐技能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学前教师音乐教学能力,更好地为幼儿园、早教中心、幼儿艺术教育机构提供专业的音乐教学服务。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学处于重要地位。其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音乐技能,挖掘儿童的音乐天赋,同时其对儿童艺术审美、艺术鉴赏和情趣情志的培
3、养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好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启蒙作用。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现代教育认为学前音乐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技能教学层面,更要以课程为载体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想要通过学前音乐教学达成儿童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教育目标,教师的核心素养、师风师德就显得无比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学前教育人员培养时要妥善处理思政教育和音乐技能教学的关系,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学前音乐教学,培养技能水平过关、个人素质过关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二、课程思政和学前 琴法 教学的关系课程思政是近些年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其是我国思政教
4、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是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成果。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学科融合,其内涵在于突破传统思政教育课程的形式限制,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在教学中实现技能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并重,实现思政教育的常态化,以更好地实现“五育并举”的目标。琴法 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之一,以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音乐素养为教学目标。在琴法教学中,学前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钢琴知识和演奏能力,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艺术类教学科目。课程思政思想和 琴法 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学科融合思想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学前教育并非正式的教育阶段,也不是我国法律法规确认
5、的义务教育,但学前教育在而儿童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儿童的天赋培养、情志培养、价值观念引导均有着重要影响,学前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决定了学前教育的质量。但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以及这一时期儿童认知的特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素质和技能素养可对儿童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教师的品德、素养等可直接影响儿童的品德、素养形成,因此相较于教师的技能,我们更应当重视教师的品德塑造,因此在琴法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是学前教育发展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三、“大思政”视阈下学前琴法教学的新变化(一)挑战性。在“大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思政教育要紧紧围绕“大思政”这一主题,在法
6、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合理有序地展开,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前发展格局、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需要的思政教育新模式。这是“大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对于传统思政教育来说,课程思政是全新的概念,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要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融入机制,实现思政教育的常态化,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大思政”背景下的学前琴法教学应当积极推进思政教育和常规琴法技能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思政教育和琴法教学的耦合点为基础,探索思政元素在琴法技能教学中的融入机制,从而实现技能教学和素质培养的并重,最终为我国学前教育输送更多的素质过硬、技能过关的学前教育人才。(
7、二)创新性。创新是发展的原始动力,思政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创新做支撑,新时期教师要积极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推进思政教育质量752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的提升,不仅要做到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还要将创新的理念融入思政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育加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积极做好思政教育的延伸工作,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要以思政教育为基础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推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实现人才培养的现代化。相较于思政课程而言,课程思政是一
8、个全新的概念,课程思政的实现是“大思政”教育格局形成的前置条件。传统学前琴法教学过分重视琴法技能的教学,认为琴法教学就应当以传授学生钢琴知识、培养学生钢琴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然而在“大思政”背景下,虽然琴法课程的基础教学内容未发生改变,但教学的内涵已发生改变,教师不仅要重视技能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素养培养,因此在课程形式未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创新就是将思政元素融入琴法课程的唯一选择。(三)人本性。所谓的人本性主要是在教学期间要“以人为本”实施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以学生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为教学目标,将思政教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实现人本教育目标。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到学生的
9、薄弱部分,通过开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新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观、价值观,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诚然,“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学前琴法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当前接受教学的学生,更要看到学生毕业后走上岗位从事学前启蒙教育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人本不仅仅要体现在“现在的教育”中,更要体现在“未来的教育”中。学前琴法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做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传承,还要做到人文精神的教学与传承,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学前教育中做到知识、技能、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四、“大思政”视阈下学前琴法教学改革建议(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人本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教
10、学的主体,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教育目标,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坚持言传身教的方法,坚持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致力于思政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建立,推进思政教育在琴法教学中的融入,实现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明确钢琴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关键依据,新时期我们要明确学前琴法教学的德育目标,以目标为指引落实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实现教学设计的完善。首先,教师要明确新时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明确思政教育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琴法教学中的德育活动。其次,教师要积极探索德育融入技能教育的机制,以德育为首要目标探索教
11、育改革的方向,将德育活动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德育与技能教育的协调统一,将德育真正落在实处。(三)加快专业实践团队的建设。在钢琴德育过程中,学校要融合相关资源,构建专业的师资力量与教师团队,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发展与进步。专业的实践团队可以推动德育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钢琴教学与德育存在一定的差异,两个学科的专业型教师在教法以及知识结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钢琴教师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但其缺乏相关的德育知识结构与理论,使德育效果不尽如人意,还会影响钢琴教学。因此,学校要对钢琴教师开展德育培训,使钢琴教师能够完善自身的德育理论基础,形成完整的德
12、育知识结构,使钢琴教师的德育水平得到提高。钢琴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完整的德育知识体系,只有这样,钢琴教师才能在钢琴课堂中渗透德育知识,才能开展德育。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必要准备,只有加强师资力量,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有所收获。(四)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材结构。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增加经典歌曲的数量,使学生能够在赏析经典歌曲的过程中感受经典歌曲的美,体会中国的历史与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感受中国从抗战时期到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与艰辛,使学生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从钢琴作品背景出发,要能够从歌曲中发掘其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以及相关元素,将其
13、融入时代背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入钢琴教学,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钢琴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素材与爱国文化等德育内容和元素可以使学生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拥有爱国主义情怀,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德育相关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音乐中融入思政内容,将思政内容与音乐合二为一,使音乐传达德育内容,使教学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与作用。(五)创新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有效评估教学成果的工具与手段,过去学前琴法教学主要采用应试的模式进行测试与评估,这种考核评价模式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钢琴知识与钢琴技能,但无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思想素质作出有效评价。在“大思政”背景下,学前琴法教学兼具了技
14、能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双重属性,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的评价机制作出创新和调整,能够同时对学生钢琴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的素养、品格进行评价,从而为课程思政成果验收提供帮助和支持。首先,这个评价机制应当包含技能评价和素养评价两部分,能够同时对学生的技能素养和个人素质作出客观评价;其次,这个评价机制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能够对课堂之外的要素进行评价,如对学生钢琴上的个人荣誉、学前教育上的个人心得、岗位实习情况等作出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最后,这个评价机制应当具备多样性,仅根据应试成绩进行评价有些时候很片面,同时课程思政背景下很多教育成果无法反映在应试之中,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参考文献】1 张冰 课程思政视觉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课程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J 科教导刊 电子版(下旬),2021,3:182 183 2 胡雅娟“审美、行美、育美”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钢琴集体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以“初识连音奏法”为例J 亚太教育,2021,8:90 91 3 赵艳琴,于秀英,刘贵峰,等 农业院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6(4):355 357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