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2417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1 年度广东省开放课题(一般课题)“五育并举 模式下班级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项目编号:SCNUKFYB059);2021 年度广东科技学院校级五育专项课题“五育并举 模式下班级评价体系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KY2021KYWY3)。作者简介:王盈(1992),女,河南许昌人,广东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价路径探究王盈(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523083)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价体系是推进“五育并举”育人工作的“方向标”,是落实德智体美劳、贯穿于思想政
2、治工作的“催化剂”。基于时代诉求和高校育人目标,检验育人成效,可以从理清“五育并举”新时代内涵、把握教育评价关键、构建长效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路径,服务于育人实践,进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切实提升“五育并举”育人工作实效。关键词“五育并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价;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711X(2023)020075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02028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引言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价现有指标体系构建的缓慢渐进性与评价实施应用的现实紧迫性矛盾交织,亟
3、待结合新的时代背景、理念要求。2020 年,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的颁布,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督导体系,促使我国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正式进入“快车道”。同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目标完成度为考评标准,激发学校改革教育评价。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优化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五育并举”视域下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一、新时代语境下“五育并举”的内涵纵观“五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它
4、承载着几代人的教育使命。从西周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到近代蔡先生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教育主张,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多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每个阶段有其特有的时代背景,同样也被时代赋予其特定的内涵。“五育并举”是当下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与改革的时代诉求。为适应新潮流和社会需求,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新时代“五育”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为谁培养人”、指向“培养什么人”、回应“怎样培养人”,进一步拓展“五育”内涵。其一,从整体性上讲,“五育并举”试图打破以往“重智育、轻德育、薄
5、体美、弱劳育”的现象,强调全面发展。其二,从协调性讲,“五育并举”讲究协同联动,推进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其三,从关联性讲,“五育并举”注重系统培养,并非各自独立的“一育”的简单拼凑或叠加,而是在深入把握各“育”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使之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有机体。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要素指标内在联系与外在形态的集中表现,是评价系统合法性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据。“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价,不但聚焦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质量的完成度和有效性,而且看重五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渗透度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彰显度。高校五
6、育思政育人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和育人目标,明确教育评价要素、制定评价标准、遵循评价原则、注重评价方式等关键因素主要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供给侧、需求侧、管理侧目标指向的评估。(一)明确评价要素“五育并举”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德智体美劳”融入课程教育,意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其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多层的。随着“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建立与完善,“五育并举”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手段,作为受教的对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育人成效显现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也不再局限于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素质,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依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
7、目标和“五育并举”的内涵,评价要素的构成应该基于包括政府、高校、社会等多元、多层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督导体系,涵盖该体系的工作机制、工作实施、工作成效、工作特色等维度,既要细化德智体美劳各育单项评价指标,又要考虑五育之间的关联性,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则为其终极指标。(二)制定评价标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价是要按照预设的“五育并举”价值标准,依据绩效指标和合法的程序,运用科学的考评标准和方法,对当前“五育并举”育人工作体系建设效果、效率、效益等进行评价的过程。要评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情况,首先高校自身应有明确的办学定位,知其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五育并举”视域下的育人目标,在制定评
8、价标准时则依据已有的目标导向,着力体现德智体美劳发展指标;其次应及时优化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路径设计,在评价标准制定中应明确培养方式,重点考察教育手段的实效性;最后应细化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任务,做好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及时跟进评价效果,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复盘,优化评价指标,调整评价标准,形成切实有效、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三)遵循评价原则任何评价设计都要根据其所在行业、领域的本质属性和57第 36 卷第 2 期总第 336 期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Vol36No2(GenNo336)2023 年 1 月(下)Journal of HUBEI Open Vo
9、cational CollegeJan(last half)2023客观规律来筛选评价所依据的原则,以避免评价偏颇或评价无效。“五育并举”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和考评依据。“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价实施路径,一要应当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以及管理组织建设规律;二要遵循五育目标导向性,以目标为导向,加强思想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全面成长;三要符合“五育并举”特征,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掌握评价的核心关键,构建德智体美劳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逻辑整体评价体系。四要满足教育评价的意义,评价是为了检验教育的成效,促进教育机制完善,“五育并举”是要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10、而非为了评价思想政治工作而刻意去评价思政教师的工作,失去教育评价原本的作用。(四)注重评价方式“德智体美劳”五育是相互融合的,各项指标并非完全独立,且体现形式多样,如智育,学业成绩优异一定程度上代表学生智育发展较好,但反之并不意味着学生智力发展有缺陷。五育自身特征决定教育评价方式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优化测评方式与评价过程。其一,可以多样化收集测评数据。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收集数据,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或是借助于网络评价系统自助评价,确保获取数据更为客观;其二,可以采取立体化分层评价。高校五育并举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包含众多子系统,他们环环相扣,且呈现实践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11、。面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必要分层次,逐级评价五育成效。其三,理清评价过程中的几种关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倾斜,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较量是评价体系中常见的矛盾。在评价学生五育发展时,某些指标可以量化,如学生学业成绩、获奖名次,参加活动次数等,但这些活动对学生五育发展的具体影响是很难量化的,故而在设置指标考核时应定性描述与定量统计相结合,细化分类测评结果。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目标,伴随学生成长成才之路,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当然,高校要想落实推进“五育并举”育人模式,也需进行短期目标设置,注意阶段性评估育人成效。三、“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思想
12、政治工作教育评价实施路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时代育人的前沿阵地,教育评价体系的不但完善推进其迈向更高质量发展。“五育并举”育人新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要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评价实践的有效推进,政策理论为依据,价值引领是关键,发展特征是基调,数据来源是基础,长效机制是保障。(一)以政策理论为依据,贴合时代育人目标加快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使命,亦是当下中国教育变革的基本要求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的颁布,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评价提供文件指南
13、和参评标准。评价体系是教育工作质量的“指挥棒”,要确保工作成效的方向标正统,首先必须要认真研究解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政策文件精神,领会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诉求及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其次要着眼于高校定位,依据培养目标,层层分解评价标准,使评价指标具体可测、评价程序可操作化,即形成一个顺应新思想新潮流的标准体系(或指标体系)。只有紧跟育人政策,才不至于使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脱离育人方向,能够有效达到评价结果,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提供合理依据。(二)以正向激励为导向,凸显评价意蕴引领评价既能促进与形成标准规范,也有约束和导向以及激励和强化的作用。通过对比评价对象的工作成效、行为
14、模式与指标体系,可以提前预判工作实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重点在于学生受影响度,教育内容是否丰富、标准是否健全、方式是否科学、保障是否有力、成效是否显著则是影响成效的参评因素。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高校思政工作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相结合,清晰的评判标准进而推动思政工作聚焦重点、凸显成效。“五育并举”育人模式促成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管理、课程体系等,形成课程思政育人。当代青年受影响渠道较为广泛,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又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高校要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明确教育评价的导向性,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在繁杂的网络环境熏陶下,与其教育学生不要做什么,倒不如引导学生如
15、何学会辨识不良信息,弘扬传递正能量。此外,可以通过表彰优秀,激励先进,运用榜样示范,形成标杆效应,激发责任主体的内生动力,发挥圈层效应,扩大典范性工作的影响力。(三)以五育并举为契合,符合学生发展特征当下,“五育并举”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要评价“五育并举”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成效,首先得满足其主要特征:整体性、协调性、关联性,这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政治新背景下的人才诉求,也是由“智库时代”下“科技新背景”需求所决定的。德智体美劳在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缺一不可、不可分割,必须同步推进,就如同前进的齿轮,通过相互联系,实现互促并进。其次,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符合学生
16、发展特征。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五育并举”育人成效的显性者,学生既是社会人,也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是有主观思维的行为人,同样的教育培养模式在不同学生身上呈现的育人成效是不均衡的,故而教育评价指标在大方面整体引导的同时也应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趋于全面发展。(四)以网络媒体为平台,构建“智慧评价”体系互联网革新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带动了教育理念的变化。作为思想引领的先行者,高校积极推进五育并举育人工作模式。“互联网+”理念的渗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载体与渠道逐渐凸显信息化和网络化,工作主体及参与对象也开始进入全员化和全程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转移,诸多转变的背后使得思政工作教育评价的数据来源呈现多样性和多维性。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来源,单纯依靠过往的人力纸质记录已经很难满足数据的精确度,且数据整理不便影响教育评价的实效性。大数据思维的引入,加速信息平台的联动。技术赋予育人工作时效,“智慧评价”信息平台的搭建,有助于实现超大样本采集和实时采集,达成数据智能化,常态化监控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评价效能。(五)以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