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德育渗透浅析【】 在高中阶段,美术教育的教学落实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与开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新课程要求美育工作优化课程结构,使学生在教学中接受正确的德育影响,提高人才质量。笔者从内容结构与鉴赏评述这两个方面研究构建美术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模式,将美育和德育有效整合,到达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关键词】 高中美素 鉴赏 德育 美育【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3)01-079-010美术是丰富而直观的艺术形式,它修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
2、,从而使得美术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高中阶段学生的文化视野扩展迅速,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内容,学生可以多学习、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化观,提高道德修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天上人间壁画内容模块中的墓室壁画为例,试分析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从“内容结构“鉴赏评述这两个方面渗透德育的影响。一、内容结构高中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具体课程大致分为鉴赏课类与实践类。由于高中生思想品德正处于形成和开展时期,在鉴赏课的教学方面,对教师要求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现实学情,灵活运用,培养学生鉴赏美
3、的品位,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完整的人格,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方面开展的人。所以在鉴赏课的内容设置上,我着重从“中国/外国“古代/当代“形式/意义“内涵/延伸这几个构建的角度去讲授墓室壁画这节鉴赏课:(一)“中国/外国“古代/当代在墓室壁画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将国外壁画艺术与中国墓室壁画艺术形成一个更直观的地域性横向比照,我首先导入了德国柏林墙的涂鸦作品,由这种当代的“墙上绘画形式的涂鸦作品引出了中国古代的“墙上绘画艺术壁画。在此环节的教学过程中:1.在导入局部,我通过让学生欣赏柏林墙涂鸦,讲解了柏林墙的历史成因与意义,从战争、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去解析了这个作品,丰富多彩的
4、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2.在鉴赏课的教学活动中,一个“从今到古的逆向介绍与延伸,除了让学生根据直观感受产生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了学生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入学习理解,在理解体会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二)“形式/意义“内涵/延伸在导入局部结束后,教学进入到墓室壁画中的宫殿壁画的介绍模块,在比照德国教堂壁画与中国宫殿教堂壁画时,我继续挖掘材料中的德育局部,除了从造型表现上进行讲解之外,我开始去激发学生发现、探究的能力。当我介绍到威廉教堂二战被炸后德国决定不再将其修复,以警世人时,学生领会到的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重要,去使
5、得学生热爱生活。而当我提问到为何中国现有的宫殿壁画数量稀少难以保存时,学生突然发现,虽然我们的祖先在创造辉煌灿烂文明时为我们留下了品种繁多、不可胜数的文物和古建筑,但大多都毁在了改朝换代的战火中,从而增强了学生保护文物和古建筑的意识。二、鉴赏评述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表达着一定的社会思想、社会道德、人生价值、人生追求与理想。学生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欣赏以及教师对艺术作品生动仔细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情操。但是,许多美术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教师通过教学,学生们往往只能到达鉴赏课的“认识功能,却没有达成更高教学层次的“教育“审美功能。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6、,第一是老师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照本宣科,没有去挖掘教材中“高级趣味,学生没有更深层次的价值观输入,自然也无法高质量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鉴赏评述。第二,由于学生自身的社会思想、社会道德、人生价值、人生追求与理想都处在不成熟开展期,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逻辑评价系统,加大了学生鉴赏评述的难度。于是在培养学生鉴赏课课程的评述能力上,第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设置不仅要到达新课标要求更要超越教材,提升内容,从形式审美到挖掘更高层次的人文精神审美。第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加大阅读量、知识量,提高自我的艺术文化修养。所以在墓室壁画这节课中,当讲授到画像砖外表绘图中的郭巨埋儿的画面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反思,这样
7、一个二十四孝故事中“埋儿奉母的孝道伦理是否符合我们的道德标准?在学生讨论之下,郭巨埋儿这件画像砖作品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形式上探究,而是上升到了人文、道德的层面,这个故事的荒唐愚昧与甚浓的迷信色彩,典型的封建社会宣扬儒家孝悌思想的人物形象,都给了学生多角度的辩论空间,也使得这节鉴赏课完成了从“认识“到“教育,再从“教育到“审美的观念输入。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当教师分析某一优秀作品时,要介绍历史状况、艺术观念,也要作艺术的分析,同时注重德育因素的开掘和培养,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完美的或意义性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的,它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神奇作用,不亚于一切思想品德课的渗透。 参 考 文 献 1梁毅,梁振南.美育德育渗透提高德育实效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23,16(5).2庞培蓓.和谐教育形势下美育的特征与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3(17).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