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一: 相信大家都知道,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从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无一例外的都是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穿越了时空,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神圣的殿堂。 对于共产党而言,红色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是忠诚,爱国爱党,矢志不渝;红色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红色让青春之树永柱,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开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
2、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国家是小家的寄托,国家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无知的寄托,国家是精神家园的寄托。所以履行爱国的义务是我们对祖国母亲报答的最正确方式。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从小喊到大的口号,我们的身边就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作出了杰出奉献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传承红色的时代先锋:从雷峰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森,从吴运铎到丁晓兵,从蒋汉声到白洁其事迹令人叹服,其品格荣耀照人,其精神感动天地,他们用奋斗与牺牲书写了对真理和信仰的追求,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能够通过视觉,看到一种血脉相连的红色基因。 可是,在我们的队伍中,还有那么一些人,
3、不再追求远大的理想,不在崇尚纯洁的灵魂,不在信仰高尚的品德,不再讲国家大义、老实守信,一心盯着自身利益,不惜以身犯法、以权谋私。他们是阻碍红色基因继续传递的一小局部人。记得有位伟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红色传统的退化,红色基因的变异,必将导致信仰的偏离,精神的颓废,人格的矮化。这些人为组织的信仰和纪律所不容,必将被历史和人民所唾弃。 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的火焰的传递。在这伟大的变革时代,那些血与火、与你我他相连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情感的寄托,是我们精神的归宿,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手上,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笔丰厚的财富,用红色的激情去拥抱时代,拥抱事
4、业,拥抱人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变色。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二: 记得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洪灾,数以万计的解放军战士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我看到这样一副画面:一排解放军战士站在洪水滔天的大堤旁,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誓:“我志愿参加中国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看到这场景的时候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并不知道那些誓言意味着什么,然而随着见识的增长,理想信念的树立,那副感人的画面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深。 然而xx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我又看到了相似的画面,白衣天使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一名医护人员在宣誓后说:“我要履行一个医务人员的责任,当
5、病人需要我们的时候,不能畏缩。这是我们不能推卸的责任。责任,多么凝重的字眼。他们知道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但他们依然义无返顾。我开始明白,在党旗的宣誓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承诺,意味一生的追求。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级强烈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举国震动,世界震惊。地震灾害无情,但在灾难中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真情的可贵,体会到万众一心的力量,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那种深切的关心。许许多多员,上至总书记、总理,下至普通党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员的应有涵义,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只要在每一个危急时刻,我们总能感受到隐
6、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领导人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决心。正是这么一股力量,支撑着我们坚决不移的走自己的路,付出几代人的心血,穿越30年的风风雨雨建设起焕然一新的国家,正是这样的力量让我们敢于面对残酷的灾害,在逆境中不舍斗志,跨越一个个障碍。 今天,我们将又一次迎来党的生日,庄严的誓言在耳边回响,我的身心再一次受到了震撼:“我志愿参加中国,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这一刻,我不再仅仅是我自己,我已是几千万党员中的一员。党员不仅仅是一种身份,一种荣誉,更意味着一种责任,一份承诺。现在,我还要将这份承诺传播下去,让她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追求与梦想。 誓言就是承诺
7、,为了这承诺,我要追求一生;为了这承诺,我将奋斗一生。我要用我一生的追求去实现承诺。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三: 江西这片神奇而荣耀的红色革命老区,产生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为我们党孕育和开展红色基因作出了突出奉献。1927年1933年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留下了珍贵的苏区调查文献,铸就出的“深入实际、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科学严谨、认真细致的苏区调查精神,成为全体统计调查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当前统计调查系统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从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中汲取营养,结合新形势弘扬苏区调查精神,不断改进统计工作。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8、社会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今天需要我们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做调查,然后,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习近平同志在谈谈调查研究中强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时代在开展,社会在进步,但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调查、严谨分析的态度和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需要,永远不会过时。 以求实求是的精神搞好调查。毛泽东经常强调,调查研究必须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要真正联系群众,和群众做朋友。著名学者费孝通说,毛泽东的系列调查之所以能够成功靠两条:一是他出身于农村,并有意识地接近农民群众,亲身体验他们的
9、生活,这就使他对农村经济状况,农民生活十分熟悉,并有直接的感受;二是他十分谦虚地通过利益相同的农民去检验、核实自己的想法,使农民体会到他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因而取得了农民的信任,成了农民的知心朋友。毛泽东的这种求实求是的态度,在他多篇苏区调查报告中都有集中表达。面对新时期、新考验,我们党员和干部都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迎接新挑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需要调查研究,不断创新认识,创新方法,时代开展要求我们要站在时代前列,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谐、科学、全面和长足开展,这就更要求我们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注意边调查边研究,通过研究使调查更加深入。 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搞好调查。毛泽东早在寻
10、乌调查等苏区调查中,就把家庭看作是社会的细胞,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选择各类典型家庭,着力进行分析后,再归纳出总的结论。在兴国调查中,毛泽东采用典型调查法和开座谈会的方法,通过与傅济庭、李昌英等八人的座谈获得材料,然后创造性地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矛盾分析等理论框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最终得出了真实、全面而深刻的结论。兴国调查借鉴意义还在于其实际调查和理论导向的有机融合,文中呈现了大量详尽的一手资料,作者分析的重点始终没有偏离农村的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组织和支配这些看似繁琐的原始资料的主线一直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使读者一方面增加了对于
11、该区农民土地斗争的饱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对于当时中国土地革命中整个阶级关系、革命形势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搞好调查。毛泽东作调查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调查工作同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观点,那就是“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一方面,解决问题必须要进行社会调查。也就是说我们相应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建立在认真调查研究的根底之上,切忌“拍脑袋工程。另一方面,社会调查必须要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调查者必须有清晰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深入基层寻找解决之道。在兴国调查中,毛泽东通过对农村社会阶级、剥削、各阶级对土地革命的态度等具体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成功地解决了当时“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政策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为我们的调研和决策提供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