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董梅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是在原隋唐含光门遗址根底上建立的一座集遗址保护、专题陈列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建于明清城墙的内部。将千年历史齐聚于一室的含光门博物馆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于2022年9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刚刚度过5周年华诞。作为遗址类博物馆,含光门博物馆主要有含光门门道、城墙断面和隋唐过水涵洞三处遗址,另有以城墙开展为主题的唐长安城和中国城墙开展史两个专题陈列,以及明清古建构建根本陈列。此外,该馆还设有一些丰富多彩的临时陈列展,是对根本陈列以及专题陈列的补充,具有周期短、内容新、灵活性强等特点。作为13朝古都的西安,凝聚了中国历史长河中千年的
2、文化精粹,周礼、秦制、汉典、唐诗熠熠生辉,唐长安城作为其中一颗耀眼的星辰,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依然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荣耀与魅力。含光门作为过往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诉说着昔日长安城的华美与繁华。隋唐长安城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始令宇文恺营造新都,当年六月开始开工,按照“先筑宫城、次筑皇城、次筑外郭城(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上),至次年三月,根本完工,始称大兴城。虽然营建时间只有9个月,但除外郭城墙工程过于浩大而来不及完成外,其他诸如宫城、皇城、大兴宫、百官衙署,都会、利人两市(唐代改称东市、西市),诸多坊里与寺院道观,及龙首渠、清明渠等引水渠道,多已建成。建筑规模之大
3、、工程进展之迅速,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前所未有。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遂将大兴城改称长安城。在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五年和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增修了外郭城墙;永徽五年在外郭城东西南三面九座城门之上修建了高大的楼观;开元时期在郭城的东壁,先后修筑了由兴庆宫北通大明宫、南通芙蓉园的夹城。随着唐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增强,长安城成为了国际化的大都市,其规划宏伟、规模空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面积达84平方公里。到了唐中叶玄宗开元天宝年间,长安城开展到了最为繁荣的时期。诚如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所说:“唐人诗所咏长安都会之繁盛,宫阙之壮丽,以及韦曲莺花,广运潭之奇宝异锦,华清宫之香
4、车宝马,至天宝而极矣。(廿二史札记卷二十)而后,经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饱受战火摧残,屡次遭受焚掠破坏,已逐渐凋敝。唐末藩镇朱温劫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改建几成废墟的长安城。韩建以原来长安城皇城为根底,放弃了宫城和外郭城。将新城改建为有着高大城墙的封闭的稳固堡垒。至此以后,唐长安城也不复昔日大唐帝国首都之荣耀,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城墙静静矗立于关陕大地之上。含光门是皇城南面自西向东第一座门,门内左侧为鸿胪寺及鸿胪客馆,右侧为大社;门外西侧为西市,与东市遥相照应,成为长安城中商贸集聚地。门上原建有庑殿顶建筑,至唐末遭遇黄巢、朱温两次战乱,被焚毁。之后,虽屡次被破坏但一直沿用至元,时间跨度
5、长达730余年,直到近代被开掘后才得以重见天日。1986年、2004年经过两次考古开掘,含光门门道遗址展现在世人面前。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长37.4米、宽19.6米,以纯洁黄土版筑而成,东部保存最高处8.2米,中、西部残存仅1米;有三个门道:中门道为御道,宽5.72米,东、西门道各宽5.35米,进深均19.6米,门道之间的隔墙均3.07米;东门道保存着唐代、宋代两层路面,中、西两门道是唐代的路面。门道中设石门限,两边有排列整齐的柱础石。门道及路土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印证了“纵火焚剽,宫室居市闾里,十焚六七(旧唐书僖宗纪)的记载。据史料载:“回纥以大历六年(771年)正月于鸿胪寺擅出坊市掠人子女,所
6、繇官禁止,反怒,殴以三百骑犯含光门朱雀门。是日,皇城诸门尽闭,帝使中使刘清潭宣慰乃止。由此事件不难看出含光门的重要作用。而其门道遗址的完整性、真实性、唯一性更值得称赞。这一用纯洁黄土版筑的门墩,一高一低,巍然耸立,其散发出来的黄土气息,让人浮想联翩,犹如长安城的雄浑气势散发出咄咄逼人的光芒。该馆历来收集的明清古建构建,造型精美、图案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大连檐,用整根原木凿琢而成,漆色至今保持鲜艳,是非常珍贵的研究明清古建的实物资料。城墙断面遗址,是对城墙开展史的立体展示,通过地层关系,形象生动地向世人展示了西安城墙的开展历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2004年的考古开掘,结合地层及
7、历史可知,西安城墙最早修建于隋开皇二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其中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隆庆二年(1568年)改土城而为砖城,清、近代的屡次修葺、增建,形成今天的规模。这段历经千年的城墙,见证了一代繁华帝都如大厦倾倒般轰然倒塌,亲历了兵火战乱、朝代更替、民族动乱,包孕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展示价值。这在我国现存城墙遗存中也较为罕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过水涵洞遗址,是2004年在对城墙断面展开考古调查时在城墙底部发现的。其轴线与城墙走向垂直,压于隋代所筑夯土城垣之下,现存直壁高约1.5米;顶部为单
8、拱拱券,拱跨度约0.6米左右,拱高约1.2米,涵洞全高接近3米。拱洞南部外侧,水平横向埋设有长0.8米、宽0.45米、厚0.19米的花冈岩质大石条,左右砌入砖壁,下石条上面与上石条下面相对凿有横排3个边长0.1米、深0.09米的菱形方孔,内插铁栅,作为涵洞外侧的栅门。这处水栅既能通水,又能防范外人从涵洞进入皇城禁区。其栅用边长近10厘米的粗方铁柱直立,间缝隙甚窄,一般人即使儿童亦难由其缝进入。含光门之内为国家重要机构所在地,大社太庙与百官衙署、禁军仓廪均设于此。无民居。戒备森严,门有鱼符方得通行, 故皇城城墙下设带栅水门亦不可或缺。涵洞南高北低,经测量,两端底部高差在20厘米左右,内部水流应为
9、从高到低,从南向北。从地形图看,长安城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故诸渠引水皆从城南进入向北流淌。此处涵洞位于含光门西侧,处于南高北低的地势上,推测可能与城内外大街西边排水路沟有关。隋大兴城的设计者中宇文恺与贺娄子干两位都精通水利。长安城引有清明、永安、龙首、漕渠、黄渠等数条大渠入城,另外,城中还有诸多支渠与水沟,并与诸大渠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供排水系网络。这处涵洞覆压于隋代所建皇城之下,而隋皇城建筑时代比较明确,自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始规划,至三年春即建成主体并迁都于新城。所以,这处涵洞应当是公元581582年间建成,先修建下水系统而后再筑城,这种设计思路是非常合理和先进的。过水涵洞的发现对研究
10、隋唐长安城的建筑设施与水利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处过水涵洞采用的是当时先进的砖券顶形式,这就保证了上部沉重城墙的压力和夯筑时的震动不致于对券洞产生破坏,证实古人的设计是科学的。如不遭到历史上的人为破坏,其完全可以历经1000多年保存至今。涵洞式水道结构非常类似于现代公路铁路上的涵洞,说明在公元7世纪左右,对于大型工程的过水结构已经开展成熟。这处残存的过水涵洞,还为我们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它的存在,使我们掌握了一处隋唐皇城外界的精确位置,与其东侧的含光门遗址外界相配,可以大致定出这段唐皇城的走向。唐含光门遗址向我们展现了古城西安城市开展的历史脉络,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唐长安城的雄浑气势。那灿烂夺目的华光穿过了千年历史,依然荣耀闪亮,这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是隋唐无韵的离歌,它咏颂着隋唐长安城那诗画般的城市境界。责编 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