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党员队伍状况调查 惠州农民党员队伍的现状最近,xx市委组织部组成调查组,对本市农民党员队伍结构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分析,总的看来,农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不甚合理,三偏现象突出。现有农民党员中严重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三偏现象。据1999年底统计,全市共有农民党员39657人,其中56岁以上的占49.5,在他们中还有相当一局部属老弱病残者,根本丧失了劳动能力;35岁以下仅占11.9;平均年龄为54岁,个别乡镇的农民党员平均年龄高达58岁,有的村党支部被群众称之为老龄委,支委班子被形容为五个支委八颗牙。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占84
2、.74。从数量上看,农民党员仅占全市党员总数的32,而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比例就显得更低了,仅为2.2,远远低于全省3.95的比例。三偏问题的存在,使农民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二是政治素质不高,党性观念淡保主要反映在:(1)理想信念动遥一些农民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动摇了,不管主义,只管利益;不相信唯物主义,而信奉宗教、迷信,甚至参与X等xx组织,政治信仰荡然无存。(2)思想道德滑坡。个别农民党员在脑子里完全淡忘了党员意识,观看淫秽录像,参与赌博、嫖娼,小偷小摸,损人利己,虐老欺小,邻里不和,甚至聚众,纠纷械斗等,根本上成了党员不像党员,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
3、。(3)责任感、使命感衰退。有的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丧失了以强村富民为己任的责任感,只要组织照顾,不愿履行党员义务,行动上的先进性日益减退,甚至在缴交公购粮、统筹款、执行方案生育政策等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坏的影响。(4)组织纪律观念淡保个别农民党员,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讲价钱,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三是缺乏致富本领,双带作用乏力。不少农民党员与农村市场经济很不适应,想问题、做事情习惯于方案经济的老一套,满足于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有的面对
4、农业结构调整、剧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搞种养没技术,做生意怕蚀本,入股办企业怕砸锅,从事贩运怕上当,承包经营怕吃亏,真是市场广阔,茫然无措。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农民党员中,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约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0左右,相当一局部党员仍处于不前不后状态,甚至有的还属扶贫对象。如某县有一个山区小村,有587人,党员18名,平均年龄63岁,文化程度均是小学以下,这些党员因受年龄、文化、自然条件等的制约,经济生活普遍不如当地非党群众,根本谈不上带的问题,根本上失去了感召力,以致那里的群众说:党员没本领,别想他帮富;要想家中富,自己闯新路。党员在致富中的带头和带着作用成了空谈,
5、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四是要求入党者少,后备来源短缺。从调查的情况看,不少农民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不高,青年农民要求入党的热情更为锐减,一些遥远山区、经济落后的情况更差。据一个欠兴旺的山区镇调查,全镇有17个村党支部,1980年至1999年20年,全镇共开展农民党员12023名,平均每村每年开展党员0.3名;有2个村党支部连续3年没有开展1名党员,占村党支部12;6个支部连续2年没有1人写入党申请书,占35;其中有2个支部,从1980年至今,尚未有人递交过入党申请书,党员的开展几乎成了无源之水。就全市的情况看,农民要求入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有下滑的趋势。全市1999年申请入党的农民比1998年下
6、降6.8。这种要求入党人数减少的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党员队伍的质量和活力。另外开展不太平衡,分布尤显不均。党员开展普遍存在城郊农村好于遥远山区,强村好于弱村,在一些老、少、边、山、穷的地区,几乎成了党员开展的沼泽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客观环境的因素一是历史原因所致。据统计,全市农民党员中,前入党的有13879名,占35,而现在这批党员正趋于高龄化。 解放后至前这一时期,开展党员主要看重成份好、政治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期间入党,那么过分强调思想挂帅,政治领先,知识越多越反动,越穷越革命,致使这一时期入
7、党的农民党员年龄老化和文化低化有着明显先天缺乏的历史痕迹。二是大量人才外流。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守业务农,不少农村基层领导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通过三个一批的渠道外流走了:即读书升学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亲靠友挂出去一批。留下的多是胆小质弱和老幼妇女,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开展党员后继乏人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民党员队伍结构的改善。三是集体经济薄弱。这些地方的党组织由于缺乏经济实力,既不能有效地带着群众开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相反,还动不动向农民乱摊派,致使不少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向往党组织的热情大为减退。四是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人
8、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讲实惠,不讲政治,想赚钱,不想入党,在政治追求上存在一些消极心态,认为入党吃亏,入党无用,入党不自由等。 (二)组织管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偏差。特别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加强农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缺乏,片面认为农村以农为主,只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均迎刃而解,从而重农轻党,对农民党员的工作很少过问,无暇顾及。二是教育和管理滞后。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无论是对农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是对普通群众的教育引导,普遍存在层次不分、方式方法单调、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状况。在教育对象的层次上,男女老少、亦工亦农亦商一锅煮。在方式方法上,习惯于集中上大课,开大
9、会听报告,读读报纸,念念文件,或者套用听课讨论总结老三步曲。在内容上,大都是统一食谱,千篇一律,不因人、因时、因需施教,出现供求不对路,学用脱节。管理上对如何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及时研究制订新的、分层分类的管理措施十分欠缺,比方:对流动农民党员、老党员、中青年党员、贫困党员、无职党员、从事乡村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不同类型的党员管理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使管理流于形式。三是个别人为设阻。一些村党组织负责人私心杂念重,嫉贤妒能,成心压制人才,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愿开展年轻有为的农民入党,有意设置重重障碍,采劝拖、卡、压等手段,将优秀青年农民拒之门外。这种人为设卡,堵塞了农民党员队伍的源头,制
10、约了整个队伍的优化。 (三)党员自身的因素一些农民党员放松或无视理论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有的认为,农民天生就是种田打工,学习既学不来粮食,又学不来经济,更学不饱肚子,视学习无用。有的自知文化水平低,但又认为年龄大,修成庙来和尚老了。有的对学农科知识还有点兴趣,而对政治理论根本打不起精神,长期失学。据调查,相当局部农民党员不知道(邓小平文逊有多少卷,xx同志提出的四自、xxxx是什么,分不清楚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区别。由于不重视学习,致使农民党员队伍低、老、少、缺的状况普遍存在,即觉悟低、观念老、知识少、技术缺,面对开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步履维艰,甚至行为失范。针对农民党员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切
11、实改进队伍状况已刻不容缓。从当前的情况看,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第一,改善结构,建立健全严格的吐故纳新机制。严格党员进口关,拓宽视野和渠道,把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吸收到党内来,同时,对不合格的党员,及时作出严肃的处置,疏通出口将其淘汰出党,使农民党员队伍始终保持肌体健康。第二,提高素质,加强农民党员的学习教育。教育要突出重点,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教育内容上,着力解决好局部农民党员理想信念动尧党性观念淡雹愚味落后、信奉封建迷信等问题;着力解决好一些农民党员政策法律水平低、应对市场经济的根本功差、缺乏致富能力和本领问题。第三,鼓励与约束手段并举,塑造农民党员的新形象。在鼓励方面,努力提高农民党员的政治地位,积极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给予老党员 和贫困党员更多的帮助和关心。约束方面,要建立以制度约束为基储管理约束为重点、监督约束为保障的约束机制。第四,构筑党支部坚强的堡垒,增强优化农民党员队伍的原动力。一要建设一个好的支部班子,二要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模范作用,三要大力开展壮大集体经济。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