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壮族铜鼓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代化进程及经济全球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使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受到了巨大挑战。各国政府都认识到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国家和民族开展过程中的根基作用,因此都比拟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在这种保护意识的驱使下,各国开展了旨在抢就、保护、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关键词: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23)12-0105-02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
2、为其文化遗产组成局部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这个定义的根底上,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方法中,这样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3、)和文化空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方法中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括的六项内容,这些内容前五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界定的五项内容一致,之外又列举了第六条为“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就上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与范畴的规定来看,壮族铜鼓文化无疑属于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壮族铜鼓文化面临的困境铜鼓是壮民族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据考古学家考证,大约公元前七世纪时就有了铜鼓艺术的萌芽。壮民族是最早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壮族民众铸造和使用铜鼓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铜鼓文化。在我国西南各民族铜鼓
4、文化面临濒危的今天,广西境内红水河流域的壮族聚居区,仍有“活态的铜鼓文化传承于世,每逢过年过节,或壮家人盖了新房时,都能听到浑厚的铜鼓声。壮族铜鼓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传承至今的活态性首批成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程,“壮族铜鼓习俗也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壮族铜鼓文化在当今社会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潜在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生存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它们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社会根底发生了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与农业社会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随着当今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开展,他们存在的社会根底正在逐渐消失。就铜鼓文化来说,铜鼓是人类社会青铜时代的产物,奴隶社会
5、时期是铜鼓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谢崇安在壮侗语族先民青铜文化艺术研究中认为: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奴隶制时期是“以铜鼓为权威中心的方国社会。那时的铜鼓具有政治与宗教上的绝对权威性。随着西南地区奴隶制的瓦解及其各民族社会的不断开展进步,直至现代化比拟兴旺的今日,铜鼓文化生存的社会根底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这个根本原因的影响下,壮族铜鼓文化延续到今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铜鼓神圣性的衰退,人们不再崇拜它,以前很多使用铜鼓的祭祀礼仪场合不再用铜鼓,人们只把它当作娱乐工具。而当今人们娱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壮家传统娱乐活动唱山歌、跳铜鼓舞等亦被电影、电视、唱流行歌曲等现代娱
6、乐方式所代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铜鼓的时候越来越少,现有生活方式不利于铜鼓文化的生存和传承。其次,现有铜鼓不仅数量较少,而且破损比拟严重。铜鼓铸造技艺已失传,现有铜鼓都是前代人留下的。这些为数不多的铜鼓近几十年来又经历了屡次浩劫,建国后的大炼钢铁运动和“文革都给铜鼓带来了灾难,很多铜鼓被销毁或者砸烂,红水河流域流现有铜鼓损坏都比拟严重。照此下去,再过几十年或上百年,铜鼓都不复存在了,何谈铜鼓文化的传承。第三,一些颇有造诣的铜鼓艺人年事已高无法表演,而后代年轻人又不原意学习铜鼓的演奏,铜鼓表演人才日益减少。铜鼓的演奏、歌舞以及相关习俗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危机。诸多因素造成了壮族铜鼓文化正处于举步
7、维艰的危险境地。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壮族铜鼓文化的保护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原那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突破。本文以为,做好壮族铜鼓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保护工作,确保其顺利传承和开展,继续发挥其文化功能和作用,要从政府、学者、民间组织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建立各种完善的体系。相对完善的法律、政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以实现的保障。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8、、倡导和支持主要应表达在对其在功能转换的引导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开展演变过程中,原有文化功能在一定程度已逐渐丧失,这是造成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而政府可以对此进行引导,如将其原有的娱神消灾功能向娱人乐群功能转换,将民俗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转换等。就壮族铜鼓文化而言,当地政府应该更新观念,将铜鼓文化放在人类文化多样性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充分发挥铜鼓文化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价值的根底上,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开展的规律,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市场开发。这样才能调动起铜鼓文化享有者和传承者的积极性,使铜鼓给当地人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促进其传承开展。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职能还应该表达
9、在对传承活动的关键因素传承人的保护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强调最多的就是传承人。传承人是民俗文化开展、传递和承接过程中的主体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技艺、技能或传统知识和经验,是以无形状态和非物质形式出现的,这些因素掌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中。关注和保护传承人,实际上就等于抓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展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也特别强调了保护传承人的举措,文件明确规定:“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传承人(团
10、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本文以为,面对壮族铜鼓文化中出现的传承危机,政府应当创造条件,采取种种措施。如全面搜寻民间铜鼓艺人,对隐藏在民间具有高超技艺的铜鼓艺人予以关注;利用教育方式,提高艺人思想觉悟,使他们能够自愿传承技艺和技能;提高艺人地位,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经济收益;政府要定期组织民间铜鼓艺人走进大中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课堂,让青少年充分了解铜鼓文化,使铜鼓文化有一个广泛的被认知空间;政府也要定期组织铜鼓艺人走进授业场所,给愿意接受传承的年轻人传道授业,保证民间艺人的传承后继有人、生生不息。所有这一切,政府的宏观调控都责无旁
11、贷。第二,学者的力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学者虽然不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者,所起的作用却是任何一方都无法取代的。学者从理论上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内容、价值和意义,以及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方法等。学者已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而对于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挖掘也是他们应该做的。王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重点强调的不是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说
12、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重视解读和挖掘其蕴含着的各种精神观念,这些工作都非学者莫属。就壮族铜鼓文化而言,铜鼓自产生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需要学者去研究发现,弄清铜鼓在历史上和未来的文化价值将更有利于铜鼓文化的传承开展。铜鼓传说是铜鼓文化的重要承载者,通过铜鼓传说,我们可以看到古时人们对铜鼓的认识和理解,它是人们全面了解铜鼓文化必不可少的材料。铜鼓传说的代代相传是铜鼓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对铜鼓传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也是保护传承铜鼓文化必有的内容。此外,铜鼓的铸造技艺已经失传,要让铜鼓文化更久远的流传下去,铸造新的铜鼓是必须的,对铜鼓铸造技艺的探索发现也离
13、不开学者。第三,民间社团组织也应该发挥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民间,扎根于民间,保护和传承也在民间,民间组织对其保护和传承有着很大作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告诉我们,民间社团在其保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惊人的。比方已延续几百年的河南周口的太昊陵庙会,每年都是由会首来轮流组织。壮族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综上所述,壮族铜鼓文化在当今社会面临着诸多生存困境,为了让这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国家、学者和民间组织都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对壮族铜鼓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对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作用。铜鼓传说是铜鼓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壮族铜鼓传说的研究对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一定的意义。参考文献:1 蒋廷瑜. 铜鼓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2 谢崇安.壮侗语族先民青铜文化艺术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3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作者简介:张东茹(1977-),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编辑,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民间文学,民俗学。基金工程:本文为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方案工程研究成果,工程编号:2023106080501M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