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瓷雕塑,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雕塑而烧制成的立体陶瓷的艺术品,它的制作需经模印、锒嵌,和镂、堆、塑、雕刻等多道手工工艺操作经高温烧炼才能完成。由于操作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圆雕、堆雕、镂雕、浮雕、雕镶、雕刻等种类。而人物俑属于瓷雕塑的一种。青白瓷是北方白瓷和南方青瓷两种瓷器技术碰撞产生的结果,在陶瓷史中有重要的地位。安徽地区是青白瓷分布比较重要的区域,比较著名的瓷窑遗址有繁昌窑。安徽地区出土很多青白瓷器,其中青白瓷雕塑的数量也比较可观。但宋元时期的瓷雕塑相对于江西地区要少很多。青白瓷雕的来源主要是墓葬、窑址、运河遗址等,种类有人物俑、动物俑、建筑等。关于安徽青白瓷雕塑的研究主要是对安徽某一地区的瓷
2、俑论述较多,如望江护城窑厂墓。对于安徽整个地区出土的青白瓷雕塑没有专门研究。因此笔者整理了安徽省出土的青白瓷人物俑的资料,详细研究其出土分布、类别、年代和艺术手法等问题。北宋时期瓷雕塑艺术比较流行,诸多瓷窑均有烧造,并且根据地方文化特色烧制出不同风格的瓷雕塑艺术类型。另在墓葬和遗址中也多有出土。形制大小存在差异,大者如高半米有余,小者入拇指大小。纵观宋代的瓷雕,根据瓷雕功能的差异性,可将其分为供摆设、观赏的小玩具(马、猴、狗、羊、鸡、骑马人、顽童等);有清供的观音、殉葬的明器(瓷俑:十二生肖、守护武士俑、男女侍从俑、午乐俑、文武吏俑、孝子俑、胡人俑以及胡人牵马俑等,四灵、避邪、堆雕皈依瓶、家畜
3、、家禽等),还有实用性瓷雕(蛟龙瓷枕、狮子戏球瓷枕、孩儿睡莲瓷枕、镂空炉、熏等)以及附属在壶、瓶、盒、熏、炉等器皿上1的捏制动物和花果之类。安徽出土青白瓷雕塑的种类虽然不丰富,但也存在不少种类,我们根据器物形态,分为独立人物俑、动物雕塑、附属器物上瓷雕塑、仿生瓷雕塑等。下面按器型种类分别介绍。(一)独立人物俑1990年9月,望江县城护城窑厂工人在城西南0.5千米处的黄土坡上取窑土时,发现了一座券顶单室墓,出土素胎青白瓷俑21件。其中武士俑2件,文吏俑5件,2卧俑l件,生肖人物俑6件。淮北博物馆内藏几件青白釉人物俑,有大人也有3小孩。主要有青白釉女首俑和抱球童等瓷塑。其中一件青白釉抱球俑,模制,
4、双腿盘坐,双手抱蹴鞠至于胸前,头部微右仰(如图一)。繁昌县博物馆藏一件胡人骑马俑,俑戴卷沿帽,似为胡人装束。人物骑于马上,双手握住马鬃,人物和马表情轮廓模糊,高鼻,圆眼。马首上昂,嘴闭,阔鼻,长眼,粗脖。四蹄呈奔腾状,长尾甩在一边。青白釉泛黄偏灰,有开片。高6.6厘米(如图二,1)。1985年在岳西县撞钟乡出土一件青白釉关公夜读俑像,现藏于岳西县文物管理所,高23厘米。关公头戴夫子盔,线球和丝穗垂于额上和鬓耳处,长鬓飘逸,坐姿夜读状。面部神情专注,右手捧书于胸前,左手放置膝盖上,长方形底座。红棕胎,较细而疏松。青白釉呈白泛灰青色,釉色凝厚光润,施满釉,【摘 要】安徽青白瓷人物俑的来源主要是墓葬
5、、窑址、运河遗址等;分布得比较零散。主要是景德镇窑和繁昌窑的产品,时代主要是宋元时期,反映了宋元时期青白瓷产品的流通范围比较广,民众比较喜爱,瓷器贸易比较发达。器物造型艺术符合当时审美情趣,反映当时社会流行的世俗化思潮。【关键词】青白瓷;人物俑;宋元;艺术造型安徽省青白瓷人物俑艺术研究王 倩安徽艺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3一、青白瓷人物俑的分布图一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青白瓷俑研究与应用RESEARCH AND APPLICATIONDOI:10.13212/ki.csa.2023.01.046068069言 论SPEECH言 论SPEECH阔鼻、圆眼、长弯眉、鬃毛鬣鬣。身体圆胖,两前爪并拢抓
6、地。长尾呈桃状。整体形象比较凶猛。枕面长17.6厘米,宽14厘米,高9.8厘米。通体施青白釉,釉10色泛黄且有开片。1973年安徽省灵壁县城出土一件青白釉双麒麟座枕,现藏于灵璧县文物管理所。高118厘米,枕宽117厘米,底面宽9厘米。枕面两侧上翘,呈不规则长方形,边部呈三曲花形;枕底面为近椭圆形,中有椭圆形孔洞,枕座中空;枕座为两个首尾相对的麒麟瓷塑,头大身细,塑形细腻,栩栩如生。胎体洁白细腻,较厚重。釉色青中泛黄,较凝厚光润,枕面上有11几何纹印花。(一)年代和产地望江护城窑厂宋墓出土一块纪年墓志,墓志记载墓主于嘉祐七年(1062年)四月十日死亡,可知墓葬的时代为北宋嘉祐年间。随葬的青白瓷雕
7、塑的年代也不晚于嘉佑七年,属于北宋中期的产品。在江西彭泽12县庆历七年(1047年)墓和进贤县发现的政和八年13(1118年)纪年墓中出土一批武士俑、叉手俑、十二生肖俑和卧俑等,与望江护城窑厂墓的俑比较相似。这些素胎瓷俑在繁昌窑遗址中未见类似的产品,在江西景德镇中则发现不少,应来自于江西地区的产品。宿松县城东郊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墓出土的仙人吹笙执壶也是具有年代标尺的意义。属于繁昌窑生产,为北宋中期的产品。魂瓶在北宋中晚期开始出现,此时颈部堆塑简单稀疏,颈长和腹长相等;南宋至元初,瓶体造型修长,颈长大于腹长,堆塑内容繁复有节,造型秀美;元代,颈部堆塑体积缩小,品种减少,布局稀疏,制作粗糙
8、。目前青白釉堆塑瓶发现最早有确切纪年墓的14是江西南城县发现的嘉佑二年(1057)墓。安徽地区还没有出现北宋中期的魂瓶,在江西南丰县发现一处宋代夫妇合葬墓,出土两组青白釉魂瓶。没有贴塑人物俑,造型比较简单。该墓出土墓志中载“维政和15八年岁次戊戌”等字,政和八年为1118年。另在江西临川县发现的南宋纪年墓中出土两对青白瓷魂瓶,其上贴塑立俑和伏听俑。这两对魂瓶与绩溪县馆藏魂瓶比较相似,出土的地券中记载墓主人葬于庆元四年16(1198年)。1965年江西清江县出土的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墓随葬的堆塑瓶,其腹部与纹饰所占比例17也与之接近。安徽地区的魂瓶的时代可能属于南宋早期至中期。柳孜运河遗址
9、出土的几件小孩俑的时代是北宋中18晚期。元代戏台形瓷枕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不超过十件,而岳西和安庆发现两件,其中岳西的瓷枕考证为“八19仙过海”枕。这两件瓷枕虽然没有纪年,但据万良20田等人考证,应该属于元代早中期的遗物。关公夜读像雕刻得惟妙惟肖,这是对关公信仰崇拜的一种体现。关公在唐代以前并没有多伟大,但自唐宋以后逐渐被神话,慢慢地被推崇到和孔子并列的“武圣人”。尤其是到了元代,很多地方出现关帝庙,关公信仰进一步地民间化和普及化。岳西出土的青白釉关公夜读像属于元代中期的作品。上述北宋至元代青白瓷人物俑的产地来源主要是江西景德镇地区,极少数是繁昌窑的产品。(二)艺术造型安徽出土青白瓷人物俑在艺术造
10、型上是有独特魅力的,反映了当时青白瓷发展的艺术水平和丧葬仪式。如望江护城窑厂墓中的瓷俑虽是灰白素胎,没有施釉。但人物造型比较逼真。执板俑表情庄严肃穆,眼眉倒竖,嘴角下弯。身体呈柱状,没有纹理,造型简单。武士俑造型也比较凶悍,圆目怒睁,高鼻,嘴角下弯,头微昂,戴头盔,披战甲,双手握剑。风格比较单一。生肖釉塑造的表情呆滞,头戴高冠,冠上刻有“王”字,双手握一生肖动物于胸前,身体呈柱状,无纹理。卧俑和文吏俑塑造得稍微精细一些,衣服纹理比较清晰。如大汉原陵秘葬经中“盟器神煞篇”记载公侯卿相、大夫以下至庶人的墓室都应安放“十二元21辰”和“蒿里老公”、“墓龙”、“地轴”等。仙人吹笙执壶中人物形象刻画得栩
11、栩如生,在工艺上,采用超写实风格的表现手法,多采用手捏和线刻相结合,壶把、手及笙嘴等部分位置为贴塑。头部写实手法表现集所有技法为一体,面部鼻、嘴、耳为贴塑,眉、眼、颈部和头发为线刻工艺,为追求极强的写实性艺术,其将头发用短直线施重釉,颈部为头与胸之间的连接处,采取浅刻手法,用短而细的曲线表现颈纹,头巾飘逸的捏塑造型表现最为生动,是画面中动态的点睛之处,将仙家飘逸的状态体现得淋淋尽致。衣领、衣纹也采取刻线和格压手法,线条流畅,粗细有度,衣领多用粗而直的线,釉色浓烈,衣纹曲线居多而釉色淡,关节处多用富有弹性的粗弧线施深色釉。整个执壶艺术样式是由繁与简的对比形成的视觉艺术作品,简而不空的壶腹既突出了
12、头部的写实,又与写实性极强的头部产生呼应。执壶是宋代饮酒的主要器具,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二、年代及艺术造型4底座部分露胎(如图二,2)。(二)附属器物上的人物俑附属于器物上的人物俑多数是附着在魂瓶上,其5中绩溪县博物馆藏宋代魂瓶较多,有四组八件。盂口,平沿,方唇,长颈,斜肩,长弧腹,圈足,足墙内外均斜削。颈部有螺旋纹,且贴塑盘踞龙纹,龙首残余双眼及鼻。龙身有方格鳞纹。龙身周围点缀云纹,颈下部有一周扉棱,肩部有一周波浪纹,波浪纹上站有十二个双手合十的菩萨或供养人,其中一个立于十一之上,均背靠于扉棱之上。满施青白釉,有开片,灰白胎。口7.9厘米,底7.5厘米,高35.1厘米,最大腹径11.
13、9厘米。另一件是肩部有一周波浪纹,纹上站有十二个菩萨或供养人,青白釉有开片,灰白胎。口8.2厘 米,底7.6厘 米,高35.8厘 米,最 大 腹 径 是12.3厘米。安徽省太平征集一件青白釉人物水滴,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水滴分上下两层,上层与底座有子母口扣合。上部塑一仰卧童子及一小瓶。瓶内中空,可盛水。瓶上作一圆柱形盖纽。中间有一个小洞,盖纽插入瓶中可吸水上来滴入砚石上研磨。底座为长方形,四角呈棱花口,浅腹,平底,造型非常独特。长7.8厘6米,高10.5厘米(如图三,1)。1982年安徽省岳西县店前乡司空村墓葬出土一件青白釉戏台形瓷枕,现藏于岳西县文物管理所。枕面为如意头形,面微凹,两端翘起,弧
14、度适合,出檐,枕座为三开间戏台式造型,以贴塑和镂雕的手法,塑造出勾栏、踏道、柱廊等建筑结构,十分精致。殿堂和回麻中共塑十八个古代人物像,有男有女,或端庄打坐,或恭敬肃立,或拱手施礼,或捧果献物,或相视而语,姿态各异,人物衣褶毕现,裙带似随风飘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似表现作场的场景。经研究和考证,认为其可能表现的是幅“八仙庆寿”场景。胎质洁白,细腻精致。青白釉呈白泛青灰色,莹润光亮,通体施釉,但部分人物未施釉。枕面印花,满饰菱形图案,内着“卍”字纹,边为划线构出的边框。应属江西景德镇窑烧造。高18厘米,长32厘米,7宽15厘米(如图三,3)。1994年安徽省安庆市郊出土一件青白釉戏剧人物瓷枕,
15、现藏于安庆市博物馆。枕的造型为一座戏台,以塑和镂雕的手法,塑造出舞台和戏剧人物,再现了元代戏剧舞台“勾栏瓦含,舞厅露台”的结构样式。台柱上以龙纹和勾连如意云纹作装饰。舞台上正在上演着一场戏剧。反映了元代戏剧流行的社会风尚。瓷枕质洁白,通体施青白轴,镂雕精细,集建筑、舞台与 瓷 塑 艺 术 于 一 体,十 分 精 美。高15.9厘 米,宽829.6厘米(如图三,4)。(三)仿生俑青白釉仙人吹笙执壶,1994年宿松县城东郊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墓出土,现藏于宿松县文物管理所。高193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95厘米,为女仙吹笙造型。壶口开于人头发顶端,口沿饰羽冠,脑后至肩部以两根飘带并列为壶把
16、;直流塑成笙状,笙与人嘴之间由一细管相连接,双手捧笙以固流,溜肩,人身以刻划纹勾勒成袍服为壶腹,直筒形,平底,下端饰两点为双足。人物面目清秀,形态生动。青白釉呈赭白色,布满小块开片,淡雅光润施满釉。9以棕褐色彩饰发、襟和管等部位(如图三,2)。安徽省博物馆藏一件狮子枕,长圆形弯弧式枕面,枕座为堆塑一座蹲卧狮子形象:阔咧嘴、龇牙、图二 繁昌出土和岳西出土图三 水滴、执壶和枕068069言 论SPEECH言 论SPEECH阔鼻、圆眼、长弯眉、鬃毛鬣鬣。身体圆胖,两前爪并拢抓地。长尾呈桃状。整体形象比较凶猛。枕面长17.6厘米,宽14厘米,高9.8厘米。通体施青白釉,釉10色泛黄且有开片。1973年安徽省灵壁县城出土一件青白釉双麒麟座枕,现藏于灵璧县文物管理所。高118厘米,枕宽117厘米,底面宽9厘米。枕面两侧上翘,呈不规则长方形,边部呈三曲花形;枕底面为近椭圆形,中有椭圆形孔洞,枕座中空;枕座为两个首尾相对的麒麟瓷塑,头大身细,塑形细腻,栩栩如生。胎体洁白细腻,较厚重。釉色青中泛黄,较凝厚光润,枕面上有11几何纹印花。(一)年代和产地望江护城窑厂宋墓出土一块纪年墓志,墓志记载墓主于嘉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