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一:吴金印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吴金印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把群众带到富路上,把干部带到正路上 “老百姓养鸡为下蛋,养猪为过年,养狗为看家守院,养我们干部为了啥。如果不为老百姓办实事,连鸡、猪、狗都不如。这是XX省XX县区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挂在嘴边的“干部经。 早在上世纪年代,唐庄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太行山区乡镇就因他而名扬全国。在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余年来,吴金印始终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情系群众家长里短的知心人,更是与时俱进引领群众开展致富的主心骨。他说,“把群众带到富路上,把干部带到正路上是他一辈子的使命。 “帮助群众挖掉穷根,就是最大的联系群众 行驶在唐庄镇街道上,百威英博、北
2、新建材等世界强和银金达、六和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厂区从眼前掠过,花园、医院、学校、文化中心俱全的新农村社区秀美堪比别墅区,让人疑心究竟是置身大都市还是小乡镇。 吴金印仍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标志性打扮,头戴一顶军绿色小布帽,身上松松套着件白色上衣,脚蹬一双黑色的老布鞋,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认出来。他指点着唐庄新貌对记者说:“帮助群众挖掉穷根,就是最大的联系群众。 十多年来,唐庄镇先后投入亿多元,修筑“五横五纵条道路公里,完善水、电、气、绿化美化等根底设施,吸引了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产业集聚区。年全镇工业产值.亿元,帮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了业。 “车轱辘一转,一年十来万。在贴息贷款政策引导下,买货车
3、跑运输的村民越来越多。唐庄镇正在实施的“万亩林果园、“生态观光园等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也让农民的腰包迅速鼓起来,改变了从前“一家一户,一镰一锄,一犁一耙的小农经营方式。 “种了亩桃,去年卖了万元。岁的马胜奎家住石屏村,正好位于唐庄镇万亩果园内。指着自家宽敞明亮的小楼和新买的轿车,他难掩喜悦:“现在俺村家家有果树,户户走富路,这都是托了老吴的福。要不是他,俺现在还和以前一样在土里刨食吃,更别说发家致富了。 “当干部,只有为老百姓干实事,心里才踏实。吴金印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金印带着干部群众在山上造田,让吃糠咽菜的村民吃上了白馍;八九十年代,他引导开展乡镇企业,昔日花钱靠救济的农民摆脱了贫穷;
4、如今,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家家住洋楼,看病上学就业都在家门口。 “心系群众苗得土,背离群众树断根 在原本就不算大、因种了几畦黄瓜豆角而更显拥挤的唐庄镇政府院内,很难看到几个干部的身影,树影婆娑中透着一股安静。在吴金印的带动下,全镇干部都沉在基层,每人负责几个工程,经常吃住在工地。 “只有生活在群众中,才能了解群众,知道群众在想啥,才知道自己该干点啥。吴金印说,唐庄镇取得的所有成绩都是群体智慧的结晶,群众最有智慧,群众最有力量。 早年在狮豹头乡工作的年里,吴金印年住在军烈属、“五保户家里,年住在治山治水的工地上。到唐庄镇后,他不住机关、村委,而是串百家门,每天给老百姓交饭钱,一边帮他们跳水
5、扫地,一边了解基层情况,跟群众商量制订开展规划。 “全镇大人小孩都认识他,他了解的情况比村干部还多还透,他一到山上去就有人围过来打招呼。吴金印多年的老同事孟双喜老家在山上,他介绍说,村民一提起吴金印就夸赞“这样的干部少见。 回想起几十年来的工作,吴金印感慨万千。“光靠咱一个人啥也弄不成。为群众办事群众支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吴金印说,“干部和群众,是种子和大地的关系。心系群众苗得 土,背离群众树断根,离开群众就是死路一条。 “为群众干事心里才踏实,干部要走在正路上 吴金印的“干部经不是说说而已。镇里上任何工程,他都是裤腿一挽身先士卒;他的 号是公开的,随时可能接到群众反映情况的 和短信。他自
6、己不会操作,经常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助回短信。吴金印说,干部一心为公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群众干事心里才踏实。年前后,唐庄镇准备搞高效农业蔬菜园区提高农民收入,要建多座日光温室大棚。为了少花钱多办事,镇里提供建筑材料,村民义务劳动,每个镇领导干部负责一个组。吴金印要求吃住在工地,围着多吨钢筋用玉米秆搭了许多草庵。 有人背后说闲话:“这年头了谁还在工地上住茅草庵。离家七八里地,来回也不算远。这是老典型作秀吧。时任唐庄镇镇长韩立平去问吴金印,吴金印说:“是不是作秀咱心里最清楚,咱不做出行动咋调动群众干。再说,多吨钢筋堆着,夜里谁顺手拿走几根谁知道。这一圈都住着干部,鼓舞士气,也能看好材料。 那一次,
7、全镇干部从月份住到天冷下霜,场地空了才撤。“大棚建好后承包给各村群众,为致富发挥了大作用。韩立平回忆说。 干部走正路,直接效果是赢得群众的信任。年,当几个贫困村被划归唐庄镇时,有村民兴奋地说:“老吴是真正为老百姓干事的,肯定能让俺过上好日子。 夸他的歌,唱了50年 一双粗布鞋,一顶老军帽。 快半个世纪了,吴金印的这个形象和他经年累月为百姓做的事,刻在了当地群众的心上,而夸他的歌传了50年还有人唱。 “老百姓是爹娘,谁不好好为他们办事,就是不孝之子 8月30日,河南某大学学生蔡玉辉给素不相识的吴金印打 :“吴书记,我在暑假期间给镇里一家企业打工,现在要开学了,厂里不能及时结算工资,能帮帮我吗。吴
8、金印撂下 就同企业沟通。第二天,吴金印又打 给该学生,得知问题已经解决了,才放下心来。唐庄镇老镇长韩立平说,这样的事情对吴书记来说是家常便饭:听说盆窑村李江龙家的屋顶漏雨,吴金印拿出自己的工资塞给该村支书李庆一,让他转送给李江龙买点材料修房子;在大池山,吴金印住在宋大娘家,修房、砍柴、挑水,拉大娘去医院看病,老人去世后又亲自给宋大娘料理了后事。 他在砂掌村蹲点时,了解到五保户武忠体弱多病,便住进了他家,给老人端水送饭、挑水扫地、买药洗衣服。老人逢人就说:“就是有个亲儿子,也不一定能像金印这样对待我啊。吴金印说:“老百姓是爹娘,谁不好好为他们办事,谁就是不孝之子。 “干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活鱼
9、水中游,死鱼水上漂 狮豹头乡李岩沟村民五牛见到记者,拽着就往家拉。走进他家的老房子,他指着门后说:“40年前吴书记就住在这里,现在我盖了新房不拆老屋,就是留住吴书记的影子,他在我家住了两年多,和我家结下了深厚感情。 40多年前,距五牛家最近的青年洞是造地时最大的工程。青年洞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景区,洞前数百平方米平台上,游人如织,洞旁一溪清泉流淌。当年,吴金印给李岩沟村留下的不仅是这一渠清水,还有几百亩旱涝保收的良田。 吴金印在狮豹头乡工作2023多年,带着群众凿山洞6个,筑大坝85道,建小水库和蓄水池25座,修渠道3.8万米,修筑高标准山区公路20公里,建公路桥8座,植树20万株,造田2022多
10、亩。 羊湾村党支部书记郭胜说。“吴书记在我们乡工作15年,在老乡家住了8年,在工地茅草庵住了7年,这样的干部百姓服。 乡亲们吃上了白馍,乐得合不拢嘴,对吴金印既感谢又爱戴。有一次,吴金印到五保户杨务 新家吃派饭,老两口偷偷地把老母鸡杀了。当香喷喷的鸡肉端上桌时,吴金印说啥也不吃。他说:“你们俩年纪大,吃了补身子。我年轻力壮,不能当客待。说完,硬是跑到另一家盛了碗粗饭吃,老两口死活没扯回他。 带着干部钻最深的沟,爬最高的山,跑遍村村户户,深入访贫问苦,成了吴金印每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吴金印调离狮豹头公社时,为不惊动乡亲们,他早早起床,带着简单的行李,推着自行车,悄悄地下山了。走到小店河村头时,被青
11、年突击队长闫玉礼最先发现了。结果,正在附近河边洗衣服的妇女,放下手中的衣裳跑过来了;正在路边田里锄地的小青年,丢下锄头跑过来了;村头的老大娘老大爷,也拄着拐杖赶过来了。 “帮助群众挖掉穷根,是最大的联系群众 行驶在唐庄镇街道上,百威英博、北新建材、银金达、六和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厂区,以及花园、医院、学校、文化中心俱全的新农村社区从眼前经过。 2023多年来,唐庄镇先后投入亿多元,修筑“五横五纵条道路公里,完善水、电、气、绿化美化等根底设施,吸引了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产业集聚区。年全镇工业产值.亿元,帮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了业。 其实,1987年11月吴金印任唐庄乡党委书记时,这个位于太行
12、山南麓的乡村,还是有名的“穷窝子。 吴金印说。“集体有,跟着走;集体空,没人听。心系群众,造福群众,就得挖掉穷根子。他“真情换真心,真心换真投,用人性化的招商理念,让唐庄产业聚集区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他带着干部群众,扛着铺盖卷儿,拉着锅碗瓢盆,在杂草丛生的山沟安营扎寨,使多年河滩变成了良田。 “种了亩桃,去年卖了万元。岁的马胜奎家住石屏村,正好位于唐庄镇万亩果园内。指着自家宽敞明亮的小楼和新买的轿车,他难掩喜悦:“现在俺村家家有果树,户户走富路,这都是托了老吴的福。要不是他,俺现在还和以前一样在土里刨食吃,更别说发家致富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金印带着干部群众在山上造田,让吃糠咽菜
13、的村民吃上了白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引导开展乡镇企业,昔日花钱靠救济的农民摆脱了贫穷;如今,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家家住洋楼,看病上学就业都在家门口。 在唐庄镇政府采访时,后沟村村民李红云表演了她创作的快板:“桃花围着俺村转,引来宾客当景观,百姓越过越幸福,幸福生活有根源,党委书记吴金印,亲力亲为带头干,典范力量做表率,不怕辛苦多流汗,男女老少抱成团,小康离咱已不远。 群众路线不抽象 吴金印和群众是什么样的关系。在太行山,群众悄悄为吴金印立碑,把他的名字刻在石头上。吴金印见一处名字,就磨平一处。他说,事业是群众干的,我一个人能干成。刻我的名,脸红不脸红。 吴金印从来不用刻意深入群众,因为
14、他从来没有和群众有所分别。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共产党员在群众中,像鱼生在水里,像树长在地上,天经地义。 不了解吴金印的人经常会问,一个人怎会有这么高的民望。别人想都不想的“傻事,群众愿意跟他干。别人啃不动的“硬骨头,他一句话,群众心服口服地去办。 原因简单到极点。吴金印提议办、带头干的,恰恰是群众心坎上的事。他带村民修130多米长桥,是因为村里石头果木要外运;他围山闸沟造良田,是因为石头沟里的山民太惜地,太需要脱穷根;他挖山不止,是因为老区群众巴望着脱贫;他叫停挖山,是因为时过境迁,群众期许环境改善。 在吴金印身上,群众路线丝毫不抽象,而是血肉饱满。吴金印不许他的名字刻在石头上,可他的名字“印在
15、老百姓心坎上。夸他的歌传了50年还有人唱,他造的粮田把他的故事写 在大地上。 名利淡如水群众重如山 在唐庄镇西山顶上俯瞰,一个个鱼鳞坑依山而建,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下,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在这里,吴金印带着群众苦干13年,人工开凿出了600多万个鱼鳞坑。经过治理后,西山水土得到保持,过去4500亩被称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高产稳产的“三保田,变成了花果山、生态园、旅游区。有人这样形容现在的西山:“山顶松柏戴帽,山坡果树缠腰,山脚经济林封底,山下片片良田。 今年夏天,吴金印出差回来,发现这里最高处的岩石上,刻着“吴公山三个醒目的大字。“这不是胡闹吗。他急得脸都红了,“改造穷山恶水是大家的功绩,你这一弄我夜里都睡不着觉。 群众自